入行已久,做的領域也從瀏覽器擴展到桌面端甚至是手機端,對 Web 標準多少有些自己的看法,今日斗膽一說。
兩種家
我們困惑不解、迷惑不安,很大程度上源于沒有指導思想。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究竟是想做科學家,還是想做工程師。簡明扼要,科學家經常要問“為什么”,他們關心了解人類不懂的知識;工程師則利用科學家發現的知識,制造對人類有用的物體或工具。前者研究,后者實戰。很明顯,我們大多數人屬于工程師,W3C 那一群才是科學家。端正自己的態度,很多疑問就會迎刃而解。
兩種用法
HTML 生為標記語言,是組織文檔的一種格式。隨著技術和社會的不斷進步,HTML 的用途也逐漸升級。今天它不僅出現在瀏覽器上(普通網頁),它還出現在桌面程序上(Adobe AIR),出現在手機程序上(PalmPre WebOS);它不僅用來展示網頁,也用來構建程序的用戶界面。Web 標準要求我們,HTML 必須有良好的語義化,對于展示內容的文檔來說,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對于只是作為構建用戶界面的程序來說,強調語義是沒有多大意義的。要注重語義的時候一定不能松懈,只是用戶界面而已的話,怎么方便怎么來,利用最方便的手段做最適合的布局。
實用主義的前提
工程師信奉的是實用主義,但不等于可以放棄原則和規范。工程師關鍵任務是在遵守規范的前提下,發現、理解并結合實際的局限來達到滿意的結果。作為一個流量巨大的網站,Google 對待 HTML 的態度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省略</body>
和 </html>
的做法我們何曾想過呢?但這卻是符合 HTML 4 規范的。詳見: http://code.google.com/speed/articles/optimizing-html.html(需自行翻墻)。
工程師和科學家的區別
工程師和科學家的區別 |
(原文寫于08年12月,現在,我們的儀器原型已經出來了)
前兩天和研究院院長應邀去參觀美國航天局在Huntsville的實驗場,真是開眼界。最感到震撼的是每個零部件,每個小小的東西都是工程師們特制的。把那么復雜的東西,那個含有千千萬萬個零件的東西送上天,還要正常的運作,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議的事?
因為我們正在研發自己的分子鑒別診斷儀器,每天都和幾個高級工程師討論。我發現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我們這些搞自然科學的人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普通的PCR反 應設立,人手簡單的幾個動作,到了工程師那里可以被分解成九十幾個步驟!他們要訓練成機械性地思維,嚴謹的邏輯推理,這本身就是非常難的事情。
我們去參觀的是NASA的生命維護體系,他們正在研制的是今后要到月球上建立的長期工作站。在太空,除了大便經過處理丟掉以外,尿液,汗,和呼吸出來的水 分全部經過處理回收并循環利用。整個空間站的復制件我們都看到了。因為我們有多種病原體微生物同時檢測的技術,這正是他們需要的。所以我們會跟他們有進一 步的合作。
科學家發現自然中的規律和現象;工程師能制造出一個人為的世界來。
我的工程師夢在九歲時就破滅了。那是從我父親的朋友那里借到一本老的蘇聯雜志叫做《知識就是力量》,上面有一篇文章介紹如何自己動手做針孔照相機。原理很 清楚,于是我就動手做了起來。父親的一個在X線科的醫生朋友給了我幾個柯達公司裝X光膠片的硬紙板盒,里面一層是黑色的。我用小刀切到一半,可以折疊成很 漂亮的盒子。我設計了一個很好看的盒子,還找我舅舅的同學幫我設計了一個用橡皮筋的“快門”。萬事具備,可是等我要往里面放膠卷時才在被子里(做臨時暗 室)發現沒有給放膠卷的地方留一個門!結果漂亮的照相機只能做擺設。
這么多年,動手做東西的能力幾乎沒有任何進步。前兩天買了一個凳子,昨天把它拼裝起來,一共只有不到二十個螺絲,結果我幾次把東西裝反,不得不從新來。
 工程師是一群非常值得敬佩的人,他們有獨特的思維方式。我最愛聽的一句他們常說的話就是“Everything is possible". 對他們而言,只要想做,什么都能成。科學家就缺少這種肯定性。對我們來說,每件事都有很多可能性,有些可能性變成了必然性,為什么?這是我們的思維方式。
工程師也經常申請專利,但是工程上的專利就不如生物技術上的專利含金量大。因為從工程的角度講,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去達到目的;而生物學的一個酶 反應很難用其它酶來代替。換句話說,工程上的專利是保護人的杰作;生物技術上的專利是保護“上帝”的杰作。想繞開一個人為的壁壘不難,想繞開一個自然的壁 壘就相對難些。
人生能有機會和不同思維方式的人一起工作是一件樂趣。我們在研發的儀器已經經過許許多多的設計方案了,看到他們能夠想出各種巧妙的方法,真是一種享受。
|
posted on 2009-09-14 14:47
七星重劍 閱讀(3437)
評論(7)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