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晶玻璃杯飲酒、喝飲料,品起來似乎更是滋味無窮,令人愛不釋手。但很多人想象不到,在水晶玻璃杯晶瑩剔透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個嚴重的問題——慢性鉛中毒。
出場人物:葛梁
年齡:38歲
酒齡:8年
葛先生自從而立之年后,就堅持每天喝上一杯小酒。您可別以為葛先生是個“酒鬼”,其實他可都是為了養生呢,原來葛先生天天喝的都是自己泡制的藥酒。
朋友們也都知道葛先生有自己泡制藥酒的習慣,這不,今年春節就有個朋友特意從外地給葛先生帶回來一套水晶酒具。葛先生看著晶瑩剔透的水晶酒具,別提多愛不釋手了,為了和水晶酒具“門當戶對”還專門買了上好的人參和鹿茸,馬上就動手泡上了一瓶大補酒。
轉眼冬天到了,葛先生想起自己拿水晶瓶泡制的藥酒也到了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用水晶酒杯喝酒,不但看上去華美絢麗,品起來更是滋味無窮。
可是沒過多久葛先生就覺得身體經常不舒服,有時候還惡心想吐,整夜整夜地睡不著。這可把一向注意養生的葛先生嚇壞了,趕緊跑到醫院進行了全面的身體檢查。醫院的診斷結果令葛先生大吃一驚,自己怎么會鉛中毒了呢?
低檔水晶玻璃器皿多含鉛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玻璃器皿可分為普通玻璃器皿和水晶玻璃器皿兩種。由于普通玻璃的色澤、質感、光澤度都不夠理想,所以制造商在普通玻璃中加入氧化鉛后制成水晶玻璃器皿,這種水晶玻璃器皿的折射率、硬度、光亮度和透明度都比普通玻璃器皿大大增強,看上去就如同水晶做出來的一般。
嚴格說來,市場上流通的水晶玻璃器皿又分為兩種:無鉛水晶玻璃器皿和含鉛水晶玻璃器皿。前者一般含鉀,多為高檔工藝品并在外包裝上有標識;后者則含鉛,即在超市和地攤上常見的水晶玻璃器皿。專家指出,一般低檔水晶玻璃器皿多為含鉛水晶玻璃制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種器皿易致鉛中毒。因此,生活中使用無鉛水晶玻璃器皿和普通玻璃器皿,更安全可靠。
含鉛水晶玻璃器皿是一種頗具威脅的鉛污染源,這種水晶玻璃容器中的氧化鉛含量高達20%至30%,用它來盛水,一般還不至于引起鉛中毒。但若用含鉛水晶玻璃制成的器皿盛放酒類、可樂、蜂蜜和含果酸的果汁等酸性飲料或其他酸性食物時,水晶玻璃容器中的鉛就會被析出并溶于酒或酸性飲料之中。
實驗表明:酒對鉛元素的溶解量與時間成正比。也就是說用含鉛水晶玻璃杯盛酒的時間越長,酒中的含鉛量就越高。用這種水晶玻璃杯盛酒1小時以后,酒中的含鉛量會升高1倍。另有國外的實驗證明,用含鉛水晶玻璃杯盛1升酒,5年后酒中的含鉛量可高達20000微克/升,遠遠超過環保部門關于飲品中含鉛量要低于50微克/升的規定。
慢性鉛中毒后果嚴重
在日常生活中,若用含鉛水晶玻璃器皿,鉛離子可能形成可溶性的鉛鹽隨飲料或食品被人體攝入,嚴重危害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如果一個人的血鉛水平大于100微克/升就屬于鉛中毒。血液中的鉛蓄積到一定程度后,會使人記憶力、智力下降,出現精神障礙、噩夢、失眠等問題。鉛中毒對兒童的危害更大,容易引起兒童智力發育障礙。
專家指出,早期的鉛中毒常常不易被發現,長期使用含鉛水晶玻璃器皿飲用酒類和酸性飲料會造成長期慢性鉛中毒,而在出現中毒癥狀后,卻常常因無明顯的鉛接觸史而被誤診。因此,要盡量避免長期用含鉛水晶玻璃器皿儲存酒類、果汁或酸性飲料,以免鉛蓄積引起中毒,損害健康。用搪瓷杯盛咖啡可引起鉛中毒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最近告誡公民,飲食中的鉛可以來自搪瓷器皿,用搪瓷杯喝咖啡、橙汁等酸性飲料有害健康。
搪瓷器皿表面的瓷是由硅酸鈉與金屬鹽組成的,其中鉛的含量很多,還含其他有毒金屬元素。
咖啡屬于酸性熱飲料,如果用搪瓷器皿貯存或飲用咖啡,容易使搪瓷器皿中的鉛析出。柑橘類酸性飲料與熱咖啡情況相同。
此外,搪瓷所含的鉻、錫、鉍、銻等均屬有毒金屬,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研究稱,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搪瓷器皿用醋酸浸泡,即可滲出一定量的鉛、鎘等有害元素。經過100℃高溫和一定時間煮沸,也可溶出一定量的鉛和鎘。
如何預防有毒金屬元素
許多塑料餐具的表層圖案中的鉛、鎘等金屬元素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一般的塑料制品表面有一層保護膜,但這層膜一旦被硬器劃破,有害物質就會釋放出來。不銹鋼中的微量金屬元素同樣會在人體中慢慢累積到一定量危害人體健康。不銹鋼餐具不要長時間盛放強酸或強堿性食品,防止鉻、鎳等金屬元素溶出;一旦發現不銹鋼餐具變形或表層破損,應及時更換。鋁制餐具輕巧耐用,但鋁在人體內積累過多,也可引起智力下降,記憶力衰退,導致老年性癡呆。
文章引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