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有好壞之分
據梁醫生介紹,膽固醇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尤其是動物的內臟和腦中最高,而魚類和奶類中的含量較低,比如每100克豬腦、羊腦、雞蛋黃和雞蛋(含蛋清)分別含膽固醇2571毫克、2004毫克、2850毫克和585毫克。人體內膽固醇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內源性的,即由肝臟合成的,這部分約占總膽固醇的70%;另一部分是外源性的,即來自于食物中的膽固醇,大約占30%。如果食物中膽固醇長期攝入不足,體內便會加緊合成,以滿足人體的需求。
固醇類除膽固醇外,還有植物固醇,最常見的是谷固醇和麥角固醇,后者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維生素D中的一類。膽固醇又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通常稱之為“好膽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險性就會增加,通常稱之為“壞膽固醇”。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每單位在140~199毫克之間,是比較正常的膽固醇水平。
脂肪越多膽固醇吸收越高
食物中的膽固醇并不會完全被人體所吸收,膽固醇吸收的多與少主要取決以下幾個因素:第一,膽汁酸。當體內膽汁酸缺乏時,膽固醇的吸收會明顯降低,食物中的脂肪可以促進膽汁的分泌,脂肪的分解產物還有利于膽固醇的吸收,因此,食物中含脂肪越多,就越能增加膽固醇的吸收。第二,體內膽固醇的吸收率隨著食物中膽固醇含量的增加而減少,食物中膽固醇含量越高,人體的吸收率就越低,但當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高的時候,人體的絕對吸收量會增加。第三,飽和脂肪酸有助于膽固醇升高,而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膽固醇降低。第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影響膽固醇的吸收,如谷固醇就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食物中的膳食纖維也具有此類功能。
年輕時膽固醇高 日后易患心臟病
美國研究人員星期二說,體內膽固醇含量偏高的年輕人長大后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更大,這個發現足以鼓勵從小就采取諸如改變飲食習慣的預防性措施。
繞道手術是醫治心臟動脈阻塞的辦法。
研究人員分析了以8萬名18歲或以上的美國人為對象的三項長期研究結果后發現,三分之一膽固醇水平不健康的人,占后來死于與心臟病有關的疾病的人的三分之二。
分析的結果顯示,血清膽固醇的讀數特高,超過240的人被心臟病奪命是讀數在200以下的人的3.6倍。
根據調查研究,膽固醇偏高的男人的壽命比膽固醇偏低者的短了四年到九年。研究人員觀察參加者,短則16年,長則34年。
膽固醇已知會阻塞通往心臟動脈或是使它變窄,對男人和女人來說,都可說是引發心臟病的的主因。
調查研究報告作者、芝加哥西北大學醫學院的斯塔姆勒說:“對男性青年來說,它證實了我們已經知道了的中年男女的情形:如果少年和青年時期就發現,血清膽固醇是個非常嚴重的風險因素。”
他在《美國醫學學報》上寫道,這個發現突出了留意年輕人的膽固醇水平,改進飲食習慣,必要的話,服用減低膽固醇藥的重要性。
他寫道:“(這個發現)支持了全民必須致力鑒定血清膽固醇水平不如人意的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
醫生建議,血脂高的人應多吃下列食品以有效降低膽固醇、血脂和血壓:
1)豆制品--豆制品中不含膽固醇,還能阻止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膽固醇,含有的卵磷脂能使膽固醇不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含有的大豆蛋白又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2)黑木耳、香菇--黑木耳有抗血小板凝集和降低血脂及阻止膽固醇沉積的作用。香菇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降血脂、降血壓作用,并能降低肝臟中的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
3)蕎麥、燕麥--蕎麥、燕麥中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能抑制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膽固醇水平。據研究,血膽固醇高的人每天吃100克燕麥片,數周后血膽固醇可降低5%。
4)大蒜、洋蔥--大蒜有舒張血管、抗血小板凝集和阻止膽固醇合成的作用。洋蔥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有降血脂、降血壓和抗動脈硬化作用。
5)魚--魚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動脈硬化。尤其是海魚,因富含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降脂作用更好,像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因大量食用海魚,竟無人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6)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中的纖維素含量多,攝入一定量纖維素,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
7)茶--研究證明,各種茶葉均有降低血脂、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其中以綠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癥的患者不妨多飲茶。
8)此外,甲魚、海藻、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酸奶等均有降低膽固醇作用。
總之,人到中年之后,基礎代謝率減低,能量需要量降低。有高脂血癥的人則更應嚴格控制能量的攝入,每人每天的能量攝入要控制在29千卡/千克之內,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過3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