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運動對強身健體有明顯的效果。但是,如果跑步的時間較長,運動量過大,也可以引起損傷。其中,“跑步膝”便是最常見的一種。“跑步膝”引起的疼痛,位于膝蓋骨(髕骨)前下方一個叫髕腱韌帶的地方。主要原因是跑步時大腿肌肉反復收縮,使膝關節重復地彎曲、伸直,造成髕腱韌帶承受的壓力過大。當這種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引起髕腱韌帶的細微損傷,長此以往可以產生局部的無菌性炎癥,以及髕腱的變性、變脆,甚至發生撕裂。
剛出現“跑步膝”時,病人只是在跑步之中或跑步之后感到痛,每當坐下并伸直腿時疼痛加重;如果患肢長時間維持某個位置,則可以出現關節僵硬,但很少出現關節疼痛。如果髕腱韌帶處出現疼痛,即應減少運動量;疼痛比較嚴重的應該停止跑步2~4周,同時口服一些抗炎藥物。
除此之外,采取適當的防治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局部冷敷。疼痛明顯時,可用小冰塊或浸過冷水的毛巾,敷在疼痛的地方,每日2~3次,每次5~15分鐘。
二、自我牽拉。
1.牽拉大腿后肌群:面向陽臺站立,抬起一腿,將腳跟放在陽臺上,盡量伸直膝關節。上身緩慢地向前彎曲,直到大腿后面的肌肉有被牽拉的感覺。保持這一姿勢10秒鐘,然后放松還原,重復壓腿4~6次。兩腿交替進行。
2.牽拉小腿后肌群:面向墻站立,兩腳前后分開,前腿彎曲,后腿伸直,腳掌著地(不要抬腳跟),雙手掌撐在墻上。上身不動,腰及臀部向前下方運動,直到小腿后面的肌肉有被牽拉的感覺。保持這一姿勢10秒鐘,然后放松還原,重復4~6次。兩腿交替進行。
3.牽拉大腿前肌群:右腿單腳站立,右手扶桌子或陽臺,左腿向后屈曲膝關節,用左手握住左腳,并向左臀部牽拉,直到大腿前面的肌肉有被牽拉的感覺,保持這一姿勢同樣10秒鐘,然后放松還原,重復4~6次。兩腿交替進行。
《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