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鉛水晶玻璃杯是否真會造成鉛中毒?”近日,《健康時報》報道稱:“據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中毒科主任朱啟上教授介紹,該院中毒科收治的鉛中毒患者中,許多都是使用水晶玻璃容器飲用了酸性飲料。”該報道在消費者中引起強烈反響,許多成都市民打電話到本報咨詢“怎樣區分普通玻璃杯、含鉛水晶玻璃杯和無鉛玻璃杯”。
■核實:醫院不用玻璃容器查尿鉛
“我們中毒科重金屬中毒檢查的尿鉛檢查都不用玻璃容器盛裝尿液。”10月20日,記者來到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找到了中毒科主任朱啟上教授。朱啟上教授告訴記者,玻璃容器內很可能含鉛,如果用玻璃容器盛裝尿液,就會影響檢查結果,“我們都是用塑料容器盛裝尿液!”
■專家:含鉛玻璃易致鉛中毒
“鉛中毒的原因很多,不排除經常使用含鉛玻璃容器盛裝酸性飲料或食物的因素!”據朱啟上介紹,在日常生活中,若用含鉛的人造水晶制成的杯子盛放酒類、可樂、蜂蜜和含果酸的果汁等酸性飲料或其它酸性食物時,鉛離子可能形成可溶性的鉛鹽隨飲料或食品被人體攝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朱啟上教授說,當血鉛濃度達到30微克/升時,就會出現全身乏力、頭暈、頭痛、貧血、記憶力下降等神經毒性反應。
朱啟上教授建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含鉛玻璃器皿時需盡量避免盛放酸性飲料或食品,最好使用普通玻璃器皿;條件允許,使用無鉛玻璃作為酒杯和廚用器皿,這樣更安全可靠。
■根源:加鉛后玻璃像水晶
“玻璃中加入鉛后就如同水晶一樣漂亮了!”10月21日,山東華鵬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工藝部趙處長告訴記者,市場上流通的玻璃容器按照材質分類,可分為普通玻璃容器和水晶玻璃容器。水晶玻璃容器又分兩種:無鉛水晶玻璃和含鉛水晶玻璃。趙處長還告訴記者,由于普通玻璃的色澤、質感、光澤度都不太理想。在玻璃中加入鉛的成分,可以大大提高玻璃的折光率,看上去就如同水晶做出來的,故稱為水晶玻璃,一些各種造型的擺件、水晶玻璃杯、水晶燈等等就是由含鉛玻璃制成的。
■難題:國家沒有相關標準
“據我所知,我們國家沒有制定水晶玻璃的國家標準!”趙處長說,由于沒有國家標準,許多企業都是自己制定企業標準進行生產,但多數企業都參照了歐盟標準進行生產。歐盟標準中把水晶玻璃杯分為無鉛、中鉛和高鉛3種。中鉛玻璃杯的氧化鉛含量達到24%;高鉛玻璃杯的氧化鉛含量達到36%。“如果水晶玻璃容器按照歐盟標準生產,不管哪種產品,里面含有多少鉛,國際上都有嚴格的規定,對人體應該都是安全的。”趙處長說,“但由于我國缺乏標準,也不能排除個別廠家生產的隨意性大,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的情況。”
隨后,記者咨詢了另外幾個生產銷售玻璃容器的企業,其中做銷售的企業沒有一家能說清楚其生產工藝和標準,而生產企業多數以技術人員不在而拒絕記者采訪。
■市場:玻璃容器材質難辨
10月19日,記者走訪了成都市部分銷售玻璃容器的超市。在2號橋頭的百佳購物廣場3樓玻璃容器銷售專柜,記者看到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品牌價格不等的玻璃容器,其中除了山東華鵬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石島”牌玻璃杯在其產品上表明是“無鉛水晶玻璃杯”外,其他牌子的玻璃杯的標簽上都沒有標明是什么材料做成的,甚至多數產品只有銷售商的電話,根本沒有生產廠家的具體名稱和聯系方式。
記者將貨架上下來回仔細將各個品牌各種型號的玻璃杯對比查看了30分鐘,也沒有分清楚哪種是普通玻璃杯、哪種是水晶玻璃杯,更不知道哪種是含鉛的水晶玻璃杯了。記者詢問該超市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練先生告訴記者,他們超市沒有專門負責銷售玻璃杯的銷售人員,也不清楚各種玻璃杯的具體材質。隨后,練先生同記者一起對這些玻璃杯進行查看,覺得這些玻璃杯的光折度與“石島”標明的“無鉛水晶玻璃杯”的光折度差不多,根本無法區分其材質。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成都市其他幾個超市銷售玻璃容器的專柜,其工作人員同樣不能分清楚其玻璃制品的材質。
■支招:外觀、手感等可區分
“可以通過聲音、手感、外觀等對玻璃、含鉛水晶玻璃、無鉛水晶玻璃進行區別!”山東華鵬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工藝部趙處長說,普通玻璃制品色澤暗淡、折光率差、做工粗糙、手感差,甚至部分地方還有氣泡,輕輕敲擊聲音沉悶;水晶玻璃制品相對普通玻璃制品色澤光亮、折光率強、做工考究、手感好,看上去像水晶做成的,輕輕敲擊有清脆的金屬聲音。
含鉛水晶玻璃制品與無鉛水晶玻璃制品相比,要略顯得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