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可以說是最簡單的排序了。我們學習C語言循環的時候都會提到。
可見這是一種淺而易懂的排序算法!
但不見得這種算法就沒用處。首先,他很容易理解,這樣在各種教材中比較適合拿來“開門見山”。其次是他很穩定。 若明確知道即將排的數字很混亂,隨機性很強,則用冒泡排序也未償不可。 誰讓他始終是O(n^2)呢。
冒泡排序法代碼:
1
void BubbleSort(int a[],int l)
2

{
3
for(int i = 0; i< l;++i)
4
{
5
for(int j = i+1; j< l; ++j)
6
{
7
if(a[j]<a[i])
8
{
9
int t = a[i];
10
a[i] = a[j];
11
a[j] = t;
12
}
13
}
14
}
15
}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每次都會將后面的L-(i+1)個數拿來和a[i]比較,然后將小一點的換到前面。有人就覺得啊,這個每次都交換很費性能,影響效率。所以他們就將a[j]和a[i]比較后的最小值的下標記下來,當比較完之后,最后記下的下標就是最小的值的下標,然后再進行一次交換。于是便有了選擇排序法。
選擇排序法代碼:
1
void SelectSort(int a[],int l)
2

{
3
for(int i = 0; i< l; ++i)
4
{
5
int k=i;
6
for(int j = i+1; j<l;++j)
7
{
8
9
if(a[j]<a[k])
10
{
11
k=j;
12
}
13
}
14
int t = a[i];
15
a[i]=a[k];
16
a[k]= t;
17
}
18
}
雖然,我們并沒有根本性地扭轉冒泡排序的地位。但效率是有明顯提升的,至少減少了L*(L-1)-L = L*(L-2) = L^2 - 2*L次交換!
另外,目前廣為使用的快速排序和選擇排序聯合使用,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提升!
眾所周知,當用快速排序法排序時,劃分到很細的時候,明顯很虧。 比如:兩三個數排序卻要劃分成兩堆,這樣很劃不來。所以,我們可以設定一個閥值,當快速排序劃分到一定粒度的時候,便采用選擇排序。 至于這個閥值,可以通過performace來測試,以得到一個“最優值”
1
void QSort(int a[],int l,int r)
2

{
3
int p;
4
if(l<r)
5
{
6
if(l-r<= DEFINE_NUMBER)
7
SelectSort(a,l,r);
8
else
9
{
10
p = Partition(a,l,r);
11
QSort(a,l,p-1);
12
QSort(a,p+1,r);
13
}
14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