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成為游戲的原因 分享
http://leyeslau.blog.sohu.com/95186921.html
首先介紹一個有趣的游戲,被稱為“史上最無聊游戲”:http://tech.163.com/digi/06/0525/11/2HVDJ20400161U6V.html
這是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游戲,可能80%以上的人都曾經或多或少的玩過。但是,當我們在電腦上玩過一遍后,我們卻不禁會產生一個疑惑:這真的是個游戲么?
事實上,我們從來沒有過一個對游戲的清晰的,具有實用性的定義,那么OK,我們就依從于大家的主觀體驗,認為這不是一款游戲。接下來,我們來嘗試幾個小的改動:
1.給游戲加一個計時器,再加一個排行榜。
2.玩家每次把一屏的泡泡都點破,就有一個美女少穿一件衣服(當然,這確實是一個很庸俗的主意)
3.這些泡泡里面的某些個是炸彈,點到了就GameOver。而當點到其他的泡泡時就會顯示它旁邊有幾個炸彈泡泡——當然,這個游戲叫做六邊形版掃雷。
事實上,經過以上的任意一種改變,我們都會認為它足以被稱作一款游戲,無論這款游戲是否好玩。那么,以上的改動究竟增加了什么呢?
計時器,是對于玩家完成游戲好壞的一個評價,而排行榜更是一個玩家追求的方向。
美女圖片的變換為玩家提供了一個目標,同樣也是玩家進行游戲時的一個追求。
當在這個軟件中加入了陷阱的挑戰,以及失敗的判定后,玩家自然而然的找到了游戲的目標和挑戰點。
因此而言,我認為,游戲之所以成為游戲,是因為它提供了判別標準,以及追求方向。在一款游戲中,玩家可能會選擇不同的游戲行為,不同的游戲路徑,但是殊途同歸的,對于他們的玩法好壞是有著共同的一個或者多個判別標準的,而與此同時,游戲也會為玩家提供一個或者多個追求的目標。
一個更加典型的例子就是《Second Life》及其同類的產品。我們常常爭議的一個話題就是《SecondLife》到底是不是一個游戲,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爭論,我認為正是因為《SecondLife》及其同類產品提供了一個足夠開闊的虛擬世界,提供了豐富的行為給玩家,但是沒有給玩家提供判別標準,也沒有給玩家提供一個或多個明確的追求目標。因此的,對于中國的玩家而言,它常常僅僅被視作是一個平臺,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游戲。
同樣的道理,撲克并不是游戲,斗地主,21點,梭哈才是游戲。開心網不是游戲,但是爭車位確實是一個游戲。
文章來源:
http://ly-weiwei.blog.163.com/blog/static/72975283200811217311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