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離合法的換擋過程大致分解為如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踩離合(器),松油門;
第二步:換擋;
第三步:抬離合、加油。
以上三個步驟中,哪一步可能產生沖擊呢?下面試著一步一步地逐個分析。
第一步:踩離合(器),松油門
這一步有可能產生沖擊。產生沖擊的原因是踩離合松油門的順序不對。如果先松油門后踩離合,由于發動機停止供油而離合器未分離,可能出現“反拖”即發動機制動現象,這會產生“頓挫”沖擊感。當檔位較高(如四、五檔行駛)時,發動機制動作用較輕,不會有多大感覺,但檔位較低(如二、三檔行駛)時,“頓挫”感就會比較明顯。
踩離合松油門的正確操作方法是,踩離合和松油門應同時(或幾乎同時)進行。就算要排個先后次序,也應是踩離合在先,松油門在后。注意,松油門的時間不能太滯后,否則,由于踩下離合后相當于卸去了發動機的負荷,而油門又未及時松開的話,發動機轉速會迅速升高。這時燒的油算是白費了。
踩離合、松油門后,發動機轉速隨之開始下降。
第二步:換擋
這是整個換擋過程中的實質性步驟。正常情況下,由于同步器的作用,一對待嚙合的兩個齒輪(從賽歐車變速器的實際構造來看,實際上是變速器輸出軸上的同步器結合套和待換入檔位齒輪上的齒環)在轉速未達到同步前是不會接觸的,因此不會產生齒輪撞擊(同步器的同步原理,雖不是特別復雜,但如不配上一兩幅插圖什么的,倒還不容易把它說清楚。不過僅就同步原理來說,這對我們并不太重要,不說它也罷)。轉速同步后,兩齒輪會順利嚙合,所以這一步不會產生什么沖擊。
不僅如此,換擋時如操作(施力大小、換入時機)得當,還會產生類似換擋桿被自動吸入到位的感覺,這對駕駛者來說,不啻為一種“快意”。
這里把變速器內待嚙合兩齒輪轉速的同步稱為“變速器同步”,以與后面要提到的另一種同步相區別。
第三步:抬離合、加油
這是最容易產生沖擊的一個階段,抬離合的控制非常關鍵。我認為,抬離合的控制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抬離合的時機,另一個是抬離合的操作。
抬離合的時機
抬離合的時機是指換入新檔位后(即上面第二步),何時抬起離合器進入半離合狀態。
當踩下離合器將變速器手柄換入新檔位時,變速器內待嚙合兩齒輪的轉速是被同步器同步后才順利嚙合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發動機轉速與離合器摩擦片(以下簡稱離合器片)的轉速也同步了,絕大多數場合,兩者仍存在較大轉速差。于是,我們會很自然地想到,當發動機轉速與離合器片轉速達到同步時就應是抬離合的理想時機。
那么,怎樣才知道發動機轉速與離合器片轉速達到同步了呢?很顯然,這需要了解換擋時發動機轉速與離合器片轉速是如何變化的。
踩離合、松油門后,發動機轉速很自然地隨之下降,其變化通過發動機轉速表就可一目了然,這比較單純和簡單。從踩離合、松油門后至換入新檔位時的這段時間內,離合器片的轉速又是怎樣變化的呢?下面我們舉一個實際例子來分析一下。
賽歐車在發動機2500轉時由二檔換三檔。
賽歐車以二檔、發動機2500轉行駛時,按計算,車速約為32km/h。二檔時,離合器片是經二檔齒輪付(一對大小齒輪,速比為1.96)與變速器輸出軸相連的,換入三檔后,離合器片則改由三檔齒輪付(速比為1.322)與變速器輸出軸相連,雖然此時車速仍為32km/h(按上面的假設),但由于三檔速比的關系,離合器片的轉速發生了相應變化。按車速32km/h反推計算,離合器片的轉速應下降為1686轉。
為便于理解上述這段話的含義,下面列出換擋前后的簡略傳動路線以及各主要傳動環節處的相應轉速(有一點四舍五入誤差):
二檔時:
離合器片(2500轉)→ 變速器輸入軸 → 二檔小齒輪(2500轉)→ 二檔大齒輪(1276轉)
→ 同步器 → 變速器輸出軸(1276轉)→ 差速器 → 車輪 → 車速 =32公里
二檔行駛時,三檔齒輪付雖同樣在旋轉,但三檔大齒輪并未與變速器輸出軸相連,處于空轉狀態,其連接路線及轉速如下:
離合器片(2500轉)→ 變速器輸入軸 → 三檔小齒輪(2500轉)→ 三檔大齒輪(1891轉)
三檔時:
換三檔時,在同步器的作用下,三檔大齒輪的轉速(1891轉)被強制同步到變速器輸出軸轉速(1276轉)后即可換入三檔,于是:
離合器片(1686轉)← 變速器輸入軸 ← 三檔小齒輪(1686轉)← 三檔大齒輪(1276轉)
← 同步器 ← 變速器輸出軸(1276轉)← 差速器 ← 車輪 ← 車速 =32公里
通過這么一比較就應該很清楚了,換入三檔后,離合器片的轉速由換擋前的2500轉降低到1686轉,足足下降了2500-1686=814轉。下降量幾乎相當于整個怠速轉速,不可謂不小。
這就是二檔換三檔檔過程中離合器片轉速的變化情況。
知道了換擋后離合器片的確切轉速,就知道了抬離合的時機。既然知道了抬離合的時機,剩下的操作其實就很簡單了,只需在發動機轉速下降到離合器片轉速時抬離合就行了。按上例,其過程如下:
第一步:踩離合,松油門。
說明:踩離合、松油門前車速為32公里,發動機轉速為2500轉。踩離合、松油門后,發動機轉速開始下降。
第二步:迅速將變速手柄由二檔推入三檔。
說明:換入三檔后,由于車速仍為32公里,按32公里和三檔速比計算,此時離合器片的轉速已降為1686轉。
第三步:觀察發動機轉速表,當轉速下降到1686轉時,按抬離合的操作要領進入半離合狀態。
說明:由于是觀察轉速表,所以只能大約以1700轉左右為準。
可以看出,這種換擋方法與一般換擋方法的區別僅在第三步,它是看著轉速表,等待發動機轉速自然下降到離合器片轉速時再進行抬離合操作的。打個比喻的話,這種操作方法就象在發動機與離合器片之間裝設了同步器一樣,只不過同步器的扮演者不是機器而是人。
上面的情形是加檔時的例子,減檔是加檔的逆過程,將上例倒個個兒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減擋后,離合器片的轉速不是降低而是升高了。例如,車速同為32km/h時由三檔換二檔,換擋前離合器片轉速為1686轉,換擋后離合器片轉速升高到2500轉。因此,減檔時的情形與加檔時截然不同。減檔時,要想使發動機轉速與離合器片轉速同步,只有靠主動地踩油門提高發動機轉速才可能實現,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而加檔時是被動地等待發動機轉速的自然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