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的種類很多,如果你只是喜歡一般的城市旅游,你選擇25L—40L(DAYPACK)左右的背包即可;但如果你要進行長途旅行或穿越活動,則要選擇50L以上的大包,它由上下兩層構成,下層放睡袋,上層放其他物品,這類包大都有外掛系統,背負系統也可調節,有腰帶和胸帶,使整個背包被很好的固定在身上,背負起來比較輕松。背包的主要品牌有BIGPACK、VAUDE、JACKWOLFSKIN、JNSPOT、NIKON等。
背包的材料
背包的主包面料和背帶都是以“XXX”D來表示的,“XXX”是指面料的尼龍線的密度,做背包當然是密度大好,一般主包都是在400D--1000D。
還有一種杜邦公司的防撕裂的材料:Cordula,這種面料表面是網格狀分布的,可以有效防止面料被劃開后的創口進一步拉大目前,BIGBACK,VAUDE,OZRKA等背包都采用了這種面料,在包身上都特別掛有標志“Cordula”如果包身使用了Corula,那么對“XXX”D的要求就可以低一點。400D--700D就足夠了。所以相對而言,BIGPACK,VAUDE的背包都在500D-750D左右……
防水性能:
雖然一般的包都以“1000”mm的防水度自夸,但那是靜態的理想數字,實際情況中,水是慢慢滲入背包的,所以一定要準備一個防雨罩。
防雨罩要買比背包大一點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還有外掛的帳篷或防潮墊。外出時防雨罩最好一直套在背包上,不一定要等到下雨,也可以避免背包掛傷或是弄臟。
背負系統:
這是選包的關鍵,也是各大廠商的競爭武器,比如BIGPACK的TCS背負系統,CR系統,VAUDE和SEATOSUMMIT的X背負系統等……
就個人使用而言,TCS背負系統最牢,結實,不會左右搖晃,而且也可以讓包的重量均勻傳遞到腰部下方,VAUDE和SEATOSUMMIT的X背負系統最舒服的,比較適合亞洲人體形,可以根據個人需要調節肩寬。
CR系統在小容量包中表現不錯。
自從BIGPACK推出了頂級的TCS系統后,很多的仿造,比如一款OZRKA的,也有側撐桿,只不過BIGPACK是用的鈦合金,而OZRKA用的是塑料管而已。有很多人盲目推崇TCS系統,其實如果不是背負重物走很遠的路,TCS系統就完全是大材小用。
背包品牌和選擇
買背包,首先要考慮好自己的身高和背負能力。
驢行目的也很重要,登山至少要選50升以上,探洞就要用20升左右的小包了(有專業的探洞包)
呵呵,實用最重要,簡潔才是美……
A: Big pack 和 Vaude
這兩個牌子幾乎就是國內背包的貴族,都是以技術和用料取勝。
由于Big pack 較早進入中國市場(1992),而且是交由南京降落傘廠生產,銷售控制嚴格…… 所以,國內Big pack 的名氣很大。但是在國外,幾乎是看不到Big pack 的。
真正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老大是 德國的 VAUDE ,也是歐洲唯一能打入北美市場的背包品牌。
可惜,VAUDE 進入中國晚了一步,而且幾款優秀的背包也不在國內銷售……失去了大好河山
現在,VAUDE 對 Big pack 的競爭保持低調,下調價格來吸引驢友……
VAUDE 包在同檔次系列中,定價略比Big pack 要低,看來是想搶點市場……
其實,Big pack 的包,除了performic系列的TCS系統外,別的包就沒有什么競爭優勢了,
價格太貴,還不如買VAUDE ,或其他的包……
B: Ozark 和 Nikko
我想這兩個牌子的背包才是真正的貴族,真正的花瓶!!
價格又貴,東西也不是很好,除非你想買來在大都會吸引 MM 的目光……
Ozark 的強項是保暖防水裝備,Nikko的強項是休閑游用品……
不過,NIKKO的小包還是不錯的,只是價格貴,但款式很多。
OZARK 的包,打折時還算可以,原價購買就不值了……
呵呵,還有一點,我覺得這兩個牌子的背包,外觀和顏色非常漂亮,買來送菜驢MM最合適不過……
C:Sea to summit 、 Freetime 和 Jack wolf skin
這幾款背包的價格比較適中,性價比非常高,很適合專業的驢友,
SEA TO SUMMIT 的扣件和外掛很不錯,這一點我在以前的介紹過。
法國的 FREETIME 背負系統很舒服,背墊的透氣性也不錯,
JACK WOLFSKIN 的防水性是最高的,就算不用背包罩,其本身的防水性也遠遠高與其他頂極品牌
但是,JACK WOLFSKIN 的工廠在湖北,生產的背包全部直銷日本和東南亞市場。
D:In way 、 One polar 、 Foxmoor 等等
這幾個牌子的包,價格低得驚人,當然質量也不敢勉強,如果只是走走重慶近郊也足夠了。
IN WAY 和 FOXMOOR 稍微好一點,畢竟是正規廠商的產品,
FOXMOOR 的小包很好 ,耐用 。
IN WAY 背包價廉物美,是這個價格中算最好的入門級背包了。
ONE POLAR 估計是廣州一帶的仿冒制品,不然依“極地”的品牌,不可能生產這么低檔的背包……
工薪族的首選啊!!
還有兩款不錯的背包J:mountainsmith和Gregory,國際名牌,國內少或貨不正。
就象任何一種消費品一樣,當市場和行業體系發展到一定階段,在同一個檔次中用途相近的產品會趨于同質化。基于這種觀點,我更喜歡對品牌的定位做分析而不太熱衷于對一個檔次內的不同品牌進行細節的比對,后者所得出的結論最終必然是“各有千秋,難分伯仲”,跟廢話一樣。
當然也有一些用途定位偏高端而價格定位偏低端的產品系列,這樣的產品通常成為消費熱點。比如GARMONT R2 FLASH,NORTHLAND和牧高笛2004新款系列。非常令人欣喜的是國產品牌中的多數產品系列都采用這樣的定位,而這些品牌正在漸漸成熟,一旦解決了質量、性能上的問題,可謂山友之福。
話題扯回來,我們講背包。如上所述,我們來按檔次進行分類并且不考慮非正規渠道的品牌。假使正品能全方位切合你的需求,要那些雜貨做什么?
下面的內容中對品牌檔次進行分類的依據是該品牌高端產品的價格,選取的范圍限國內正貨。請各位僅僅作為一個短期信息看待。至于個人好惡的影響和視野問題是必然存在的,可能一兩年后這個帖子也不具備參考價值。
頂級品牌:ABOUT RMB2500-5000
GREGORY
ARC’TERYX(始祖鳥)
OSPREY
DANA DESIGN
特點:美系背包為主,應用尖端科技,設計富有針對性,用最好的材料,產品定位專業性極強,高端款型通用性高、載重量大且勝任最為極端的使用環境。這些廠商通常產品類型單一(只生產背包)或以背包為主,它們就象蘋果電腦一樣,花費巨大的投入獲取一點點進步,竭盡全力站在業界最前沿。
高檔品牌:ABOUT RMB1500-3000
VAUDE(沃德)
DEUTER
LAFUMA(樂飛葉)
THE NORTH FACE
MARMOT(土撥鼠)
LOWA ALxxxN(樂攝寶)
FERRINO
KARRIMOR(卡雷莫)
SALEWA(沙樂華)
CERROTORRE
OZARK(奧索卡)
COLUMBIA(哥倫比亞)
BLACK YAK
BLACK DIAMOND
WESTMOST
特點:在這個系列中,歐美系背包仍然是主流。這些背包技術先進,設計科學,用料精良,工藝精細,但以銷量為主導的定位思想使它們沒有太專注的研發和應用新技術和特別細致的對用途進行分類。這類背包生產商通常同時是一個或多個國際著名品牌的擁有者,雄厚的資金和龐大的規模使得它們的產品能夠同時保證質量和銷量并引領潮流。
中檔:ABOUT RMB 800-1500
BIGPACK(派格)
SEA TO SUMMIT
LE MONT
MOTFLY
TOREAD(探路者)
KINGCAMP
垂直極限
IN WAY
MANGROVE(曼哥夫)
NIKKO(日高)
SHEHE(詩河)
KOLUMB(哥倫布)
atunas(歐都納)
特點:在這個檔次中國產品牌開始占據主流,這也是近年才出現的情況,以往,這個部分由高檔品牌的中低端產品來彌補。很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見以價廉物美著稱的韓國品牌。這些品牌多半還處于品牌建設的過程中,但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它們懷著進軍高端的雄心壯志,同時又要注重實際的銷量。因此山友們冀望出現的偏高端用途定位、偏低端價格定位的產品多出現在這個級別。這些廠商正在通過借雞生蛋、模仿流程、擴大銷量和抄襲設計來壓低成本以期獲得上述的定位優勢,因此他們的產品通常看起來很美,比如局部使用一些高檔材料或者全套照搬進口品牌的設計。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產品外觀、質量和性能上往往未獲得進口產品的精髓,設計用途體現不到位,應用感受略差。
低檔:ABOUT RMB300-800
ACME(阿珂姆)
k2(凱圖.巔峰)
ONE POLAR(極地)
爬山虎
源天
驢友
特點:在這個級別里,我們已經看不到進口產品的身影,這是成本使然。這個檔次沒有廠商能否生產出好包的問題,而是廠商本來就打算賣給低消費能力群體,所以只有這么多成本預算,所以只能做到這么好。這些包用料普通,質量過得去,談不上科技含量,即使所謂應用什么什么技術,那也是不再先進的東西。至于設計,幾乎就是拼湊。它們能夠在不太苛刻的環境下正常使用(有些甚至做不到),但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