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網將多家BBS的內容聚合在門下,實現了三贏局面。但在多家同質網站日現江湖之時,它該如何在內容和贏利上做出突破?
兩年前一次偶然的聊天,讓ChinaBBS從概念變為了現實。但現在的發展勢頭確實有點出乎王定標的意料。“當時并沒有想到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回憶起2004年夏天投資ChinaBBS的沖動,王定標說“完全是興趣”。
今年3月20日,ChinaBBS正式改名為“大旗網”,啟動了以“頂”為核心的全新品牌戰略。身為董事長的王定標說:“改‘旗’并不意味著脫胎換骨,聚合模式仍舊是大旗網的發展方向。”
簡單地講,大旗網的 “聚合模式”就是通過技術的手段,將國內中文論壇、博客等在內的平民資訊內容抓取到一處,然后再經編輯人工整理,去除其中格調、可信度不高的信息,最后以分類導航方式,將內容呈現出來。入口是大旗,但流量和內容仍被導引回去,該是誰的還是誰的。
從2004年11月上線至今,不到兩年時間,王定標把大旗網從一個社區論壇做到了擁有“兩百多名員工、全球前20家中文網站”之列,并保持著每天近千萬人次的瀏覽量。“大旗網的定位是民間智慧、民間爆料、民間身影、民間喜怒哀樂的東西。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為它來自民間,就跟我們的綠色LOGO一樣,代表草根,代表民間力量。希望它就像豐茂的野草一樣,生機勃勃。”
聊出來的機會
2004年的夏天,前西陸創始人之一的葉林、丁紅波、黃春剛與王定標聊天,大家都覺得BBS確實很好,人氣旺。在當時的情況下,BBS已經是火燒燎原,但問題是內容太散,“東一塊,西一塊,不太符合沒有多少時間上網的人”。 而在當時個人博客還處于啟動階段,注冊用戶并不多,還很難看到它的前景。因此,王定標決定還是從在中國用戶數目最多的BBS著手。
王定標承認如果當時單純做一個類似BBS的網站,可能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大旗網了,讓他決心投資做ChinaBBS的原因是當時聊天時談到的一個“聚合模式”的好想法。
“互聯網再往下面走不是轉載,是創造,開始創造以后才能賦予互聯網真正的生命力。” 王定標認為,BBS恰好是原創最好的聚集區,在新浪、網易等網站上看信息,基本上沒有廣大網民原創的信息,但如果自己去BBS看信息,除非有相當的時間,所以一個聚合眾多BBS內容的網站對于解決這些問題來說是個很好的辦法。
于是王定標開始在“聚合模式”上投下籌碼,在2004年8月前后,投下了數額為百萬元人民幣的第一筆錢。現在已是大旗CTO的葉林、技術總監的丁紅波和編輯部總監的黃春剛都是當時的創業團隊成員。
2004年11月,ChinaBBS正式上線。“當時上面所有的內容都是搜索引擎自動生成的,沒有任何人工編輯,所以整體感覺很粗糙。” 王定標說當時只有6個人,但推出的頻道卻很多,在開始后不久,就發現了內容質量上的問題,于是兩個月之后,ChinaBBS開始加入人工編輯。
擴軍
去年的3月~4月間,ChinaBBS的Alexa排名迅速上升,很快就進入前400名,而這讓王定標始料未及。在他看來,至少也要一年的時間才會有這樣的收獲。
對于互聯網王定標并不陌生。1999年底王定標加入好耶(ALLYES)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任總裁職務。在好耶的這一時期是他創業生涯中的重要階段。在這段時期,王定標不僅使好耶成功融到生存下去的第一筆創投資金,更為重要的是讓他獲得了與VC從談判交流到最終融到資金的經驗和方法。
2002年王定標離開了好耶。之后他先后參與過北京數動時代、天天在線等項目,并都曾成功獲得了IDG的投資。
所以經驗豐富的王定標在這時意識到ChinaBBS到了招兵買馬的時間。“術有專攻”,如果還憑創業時的一班老人馬,已經很難再將ChinaBBS的關鍵環節—內容推上一個臺階。
去年4月,王定標向馬曉霖正式發出了邀請。當時王定標的想法比較簡單:一是要求有一定的管理經驗;二是能夠把握內容的方向,不至于出錯;再就是要將內容推上一個檔次。
馬曉霖當時身為新華社高級記者、《環球》雜志社總裁兼總編輯,并已成功地將虧損中的《環球》雜志扭虧為盈。當時馬曉霖已累計有17年的傳統媒體經驗。2004年,雅虎中國曾邀請其出任副總裁、總編輯的職位,但被馬回絕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兩個人相識。王定標看了馬曉霖寫的幾本書,開始從欣賞轉變為合作意向,于是向馬伸出了友誼之手。
在對王定標的經營、管理風格做了一番調查后,馬曉霖在去年6月份正式加盟。
之后的大旗網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里,從二十來人的規模發展到一百三十多人的團隊,辦公環境從一套公寓房擴張到將近一層寫字樓,流量從綜合排名500名進入65名,中文網站排到前20名,在同類網站排到第一名。王定標認為這都要“歸功于大旗網的總裁、總編輯馬曉霖”。
贏利的難題
如果說ChinaBBS是測試階段的產品,大旗網則意味著這個測試項目的成功。
按照王定標的想法,大旗網是一家線上線下業務相結合的綜合性傳媒公司,未來的收入方向有四個。一是通過提供免費內容,獲取廣告收益。這與當前大部分網站的盈利模式基本一樣,是最初級的收益層次。二是通過賣內容而獲得收益。這相當于傳統媒體中通過發行來賺錢,它對內容的要求很高,只有讀者認為值得才有可能掏錢,當然這里所說的內容不包括任何不良內容。三是通過線下出版賺錢,即將網上內容結集成線下出版物投入市場,這與傳統傳媒走得更近了一些。四是發展電子客戶,這方面大旗網做過詳細測試,認為很有前景,主要面向的是個人用戶或者中小企業用戶。
總體而言,大旗網未來的盈利模式就是充分地利用其網絡聚合的優勢,直接對相關信息產品進行價值轉化,向多元化的領域和方向發展。王定標說:“我們的盈利模式是多維的、多方位的,比如音像出版、線上定制,甚至是無線增值業務、跟作者利益共享等等,在很多領域我們都有了一定的意向伙伴,并且有實質性的操作,正在逐步付諸實施。”
但事實上,除了第一項在目前還比較具有現實意義外,其它幾項盈利模式要想落實到現實中,都有相當的難度。王定標承認大旗網目前還是對網絡廣告這一業務比較有信心,“現在每月的收入在百萬元級以上,這從三月份就已經開始了”。
毫無疑問,做互聯網上的“讀者文摘”不是什么公益事業,VC之所以會投資,原因就是因為前方有收益,但如果等待的時間變成了十年或更長,很明顯,這種“等待”并不是VC們的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