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log
http://www.caozenghui.cn/archives/331.html
前幾天,techcrunch宣布其RSS訂閱讀者已經超過了100萬,其中排在前面的四個主要閱讀器分別是:Google Reader, Outlook, NewsGator, BlogRovr or Netvibes。作為一個關注于互聯網、Web2.0創業領域的blog media,100萬訂閱用戶的價值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另一個讓大家感興趣的數據就是:《紐約時報》homepage news單就來自Google的訂閱量就達到了220萬。也就是說,有數百萬讀者在通過閱讀器這種工具獲取最新信息。
不可否認,在美國,RSS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工具。
工作關系,使我對blogger、新興blog media、報紙網站有大量的接觸,這其中以傳媒業極其發達的美國為主。探究RSS的滲透使用,新聞網站作為RSS的主要承載內容是至關重要的。而我之前也提到過,RSS的普及推廣,新聞網站是最重要一環。
對當前RSS的使用,我覺得可以簡單總結如下幾個部分:
1,blogger和blog media。由于RSS是blog的一種基本屬性,幾乎全部的blogger和blog media都把RSS訂閱用戶作為很重要一部分來推廣,這也是blog media有別于傳統媒體網站的地方。在這里,訂閱用戶的價值甚至比PV還要重要,所以feed輸出全文也是必須的。
2,傳統新聞網站。其中包括幾類:雅虎、CNET之類的新聞網站;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類的報紙網站;再有就是路透、美聯等通訊社類。值得欣喜的是,當下幾乎全部主流的新聞網站都增加了明確的RSS訂閱功能,并且提供了詳細的訂閱分類和使用說明。
不過,所有這些網站也都只是輸出了簡單的文章摘要,而沒有輸出全文,這主要是由于輸出全文后對網站流量的影響,以及feed閱讀本身仍無法開發足夠對等的收入,再有恐怕就是輸出全文后對原有付費訂閱用戶的破壞(比如WSJ這種仍保留收費項目的)。
因此,它們只是認識到了RSS的重要性,妥協性的把它作為網站的“標配”,作為一種分發內容的“渠道”,但卻無法去充分考慮用戶的體驗。
3,聚合網站服務的使用。大量的Web2.0網站在通過RSS技術實現第三方內容的聚合。比如twitter、friendfeed、Netvibes等等。這些更加體現了2.0的本質。
至于中國,RSS依然是一個泛互聯網圈子的玩物,離大眾依然很遙遠。即便是目前主流的blog服務,RSS也成了一個擺設,更不用說當下國內主要的新聞網站。
究其原因,大概會有:1,國內網民獲取信息的“門戶情結”很重;2,網絡媒體內容過于集中于門戶,不像美國市場那樣分散(雅虎-門戶、紐約時報-日報、華爾街日報-財經類),且更加細化;3,我們的互聯網閱讀需求依然處于很低級的被動獲取階段,價值閱讀遠遠沒有形成。當然,這些也決定了基于RSS開發的應用會比較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