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esh Shah的文章原文我沒有找到,不過GameLook上的幾點精華歸納也足夠了,很值得參考。另外,這篇文章再次提到了合伙人章程這本書,可惜dangdang上依然缺貨 :(
游戲目前已經(jīng)不是個人英雄能夠全盤搞定的項目,所以,合作是必然的。當然,如果有足夠的魅力,憑著自己的個人品牌價值,或者足夠打動投資人的策劃案,直接拉來投資,然后雇傭其他人來干活,這樣就不用考慮創(chuàng)始人合作的問題。但是,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技術(shù)創(chuàng)業(yè)人員來說,這還不是那么的靠譜,還是需要與合伙人一道從零開始努力。
合伙人之間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分配利益。
當然,你可以很容易的說,根據(jù)付出來分配收益。可事實上,這個的可操作性并不強,付出如何衡量,每個人的重要性如何界定,這都是很難量化評價的。很多時候,這大概也只能靠大家來協(xié)調(diào),來讓每個人都能基本滿意吧。或者,有那么一兩個有魅力的合伙人,來給大家算上一筆明白賬,并且讓大家能夠相信這個未來確實是美好的。
至少,很多人的建議都是,平均分配不是一個好主意。
如何分配利益,我有過一個粗淺的想法。
每個有意合作的人,拿出一個對未來三年后的最低利益期望,這個期望值要比自己在目前工作情況下,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要高,具體高多少那就是自己的預期,另外再有一個稍高一些的期望值。我想,如果是誠心合作做事的人,這個期望值的提出不會太離譜。我也認為,有可能在這些人的期望值之間獲得一個平衡。當然,這需要協(xié)調(diào)者做比較大的努力,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人因為不滿意而退出,但從一開始達成平衡要比將來再扯皮要好得多。
第二個問題,如何做決策的問題。
先不考慮在引入投資人后的投票權(quán)問題,單單只說合伙人之間。最樂觀的期望是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jīng)Q策的過程中來,讓每個人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在創(chuàng)業(yè)的核心里。但實際上,這實行起來可能也是不大可能,或者效率會很低下,或者引發(fā)的矛盾會更多。
也許,一兩個強有力的決策者能讓這個過程更順暢,但是,這個決策絕對不能影響到其他每個人的利益。
也許,找對了人,這并不會是多大的一個問題。
然后是成員離開的問題。
看到這一點,我又想起了DOOM啟示錄。這本書也是一本好書,我認真的翻過兩遍。如果失去了做游戲的激情,那就看看這本書吧。看看那一伙充滿激情的年輕人是怎樣走到一起,怎樣通力合作,怎樣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當然,也要看看最終他們是遇到了怎樣的問題而不得不分道揚鑣的故事。
對于每一個合伙人,即使有一天不能再一起合作,不能同時走到最后,那也依然還是非常好的朋友。至少,當初是因為相互信任,有共同的理想與目標才走到一起的。羅梅洛和卡馬克在很多年后不也還是共同走進了那個會場么。當然,這個期望也可能太過于理想化,看看業(yè)內(nèi)的情況大概就能知道,一旦離開,基本就成了對手,這還是比較好的情況。不過,期望總是美好的。
如果真的很不幸,有人必須要離開,不管是出于怎樣的原因,主動的還是被動的,當然要保證留下來的人和留下來的項目不受損害。不論離開的這個人是誰。羅梅洛從id的離開其實也是很友好的,甚至可以說是多贏的。這種方法也未嘗不可以借鑒。
有關(guān)每個人投入的問題。
這個可能會比較棘手一些。尤其是當合伙人中有人面臨比較大的生活壓力時,比如有家族,有小孩。這個又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適合創(chuàng)業(yè)的問題。
并不是每一個想法的實現(xiàn)都能一帆風順,也許這個努力奮斗的過程會相當艱難,也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大家都只能靠在別的地方打工來生活,這時,如何去衡量每個人的付出,如何去評價每個人有多投入,會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也許,這還會給未來的利益分配埋下爭執(zhí)隱患,也許,這也會成為一些人離開的直接或間接原因。但是,這也可能是一部分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必經(jīng)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