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存在的角色留下溝通的渠道——讓項目的歷史有據可查
《大道至簡》第四章“流于形式的溝通”,除了很深刻的討論了上一節所講的如何解決開發與客戶之間關于需求調研的溝通的問題外,本章第4節“為不存在的角色留下溝通的渠道”也很有意義,這對項目的后續維護和開發很有意義,所以這里再次“借題發揮”,以強調讓項目的歷史有據可查!往往我們都關注的,也不可能被忽視的是:與客戶的溝通、開發與測試的溝通、開發與設計的溝通等等,但是又有多少人會想到還有這么一號角色——現在壓根不存在的角色的溝通呢?誰知道他是男是女,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還得想著他?!
是的,當我們做項目的時候,是得想著他,而且最好好好的想著他。因為,說不定,下一個項目,或者下一家公司,你就是那個“不存在的角色”!我想你應該已經經歷過這種痛苦了。看著完全沒有文檔,而又編碼不規范,設計拙劣的代碼,還得在進度之前完成新的功能。
事實上,很多公司,口里確實一直喊著要有完整的文檔、資料。可是正與溝通一樣,這些大多數都流于形式,因為當下的人都不看,又有幾人用心維護,甚至壓根就沒搞這玩意,或者在某次換辦公室的時候完全交給了碎紙機……。
可是,毫不夸張的說,對之后的那個“司馬遷”而言,這可是他的一切呀!可憐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可惜,作為一個軟件開發人員,包括我在內,一方面一直在扮演著無暇留記號的遠古先人,一方面卻又一直在過著可憐的司馬遷的生活……
如果由我來主導IT項目管理,我想我會更重視和切實履行這一點:讓項目的歷史有據可查,為不存在的角色留下溝通的渠道。
posted on 2013-07-11 16:42 Tim 閱讀(328)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品讀《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