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NACC學習
深入剖析eSNACC源代碼!
摘要: 本文研究eSNACC的C運行時庫動態內存管理。
eSNACC的運行時庫和代碼生成用的內存管理函數用的是統一的宏定義原型,但是支持用戶自己配置內存管理方案。eSNACC本身提供兩種內存管理方案:
一個是mem.h/c定義的直接分配;另一個是nibble-alloc.h/c定義的Nibble memory系統。
閱讀全文
摘要: 我們前面已經寫了一篇文章剖析eSNACC哈希結構的設計和實現 剖析eSNACC哈希結構的設計和實現 ,而本篇我們專門剖析eSNACC中的hash函數。
閱讀全文
摘要: 本文剖析hash.h/c,從源代碼來剖析eSNACC哈希結構的設計和實現。
為什么要在這里剖析hash呢?一個順理成章的理由是:我們準備剖析eSNACC對ANY(s)類型的編碼和解碼,可是ANY的實現依賴于hash,所以我們就需要先把這條路打通了。O(∩_∩)O哈哈~是不是很有說服力呀?
好,閑話少述,言規正傳。我們知道hash對一個系統而言,一般都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底層基礎設施。從作用上來說,他實現的優劣極大的影響著整個系統的性能。從技術上來說,也是很能體現含金量的一個模塊。所以,對eSNACC實現的這個寶藏,我們下定決心要刨根問底、直搗黃龍!
閱讀全文
摘要: 首先讓我們來學習一下ASN.1的Constructors類型 。
然后我們來研究eSNACC的C代碼生成和C運行時庫對ASN.1 constructors的處理辦法。
閱讀全文
摘要: 本文剖析asn-oid.h/c,從源代碼來學習eSNACC對OBJECT IDENTIFIER的編碼和解碼。
在研究代碼之前,我們先來說明什么是OBJECT IDENTIFIER。
閱讀全文
摘要: eSNACC運行時庫直接支持各種各樣的ASN.1字符串定義。這包括PrintableString, BMPString, TeletexString, NumericString, IA5String, UniversalString, UTF8String, VisibleString。其做法也大同小異,所有這些字符串都是在eSNACC的字節串基礎上typedef過來的,只是根據各自特性的不同而在編碼解碼時有某些判斷,或者加了某些判斷函數等。只有UTF8String相對比較復雜一些。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閱讀全文
摘要: 本文剖析asn-octs.h/c,從源代碼來學習eSNACC對OCTET STRING的編碼和解碼。
eSNACC對字節串OCTET STRING的處理與上一篇描述的比特串的方法類似,而且字節串的處理更加簡單。所以在上一篇的基礎上,我們專門分析上一篇中對連接型串解碼時沒有展開講的函數,也作為上一篇的補充。
閱讀全文
摘要: 本文剖析asn-bits.h/c,從源代碼來學習eSNACC對BIT STRING的編碼和解碼。
比特字符串的編碼和解碼比較復雜,而且我認為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代碼吧。
閱讀全文
摘要: 本文剖析asn-int.h/c,從源代碼來學習eSNACC對INTEGER的編碼和解碼。
eSNACC中的整形與上一篇所講的布爾型一樣,也很簡單,不過代碼中還是有一點有趣的地方。
閱讀全文
摘要: 本文剖析asn-bool.h/c,從源代碼來學習eSNACC對BOOLEAN的編碼和解碼。
閱讀全文
摘要: 本文剖析asn-len.h/c,從源代碼來學習eSNACC對長度的編碼和解碼。
在正式引出源代碼之前,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強調幾點非常重要的知識:
1、eSNACC編譯器對數據的編碼設計是反序的,也就是先編碼數據并寫進緩沖區,以此而知道了編碼好的數據長度,然后再將本長度值編碼插到緩沖區前面。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減少性能的損失。而很多其他編譯器是開一個臨時緩沖區來完成這個工作,這就帶來了性能的損失。詳細的說明,請參加eSNACC文檔。我們要記住的是eSNACC編碼時反序的。
2、eSNACC既支持確定長度編碼也支持不確定長度編碼。原理是:確定長度編碼,那么在數據之前的若干字節來表面后面數據的長度;若為不確定長度編碼,那么數據前面的長度字節為0x80,此代表長度不確定,然后在數據最后用EOC(End-Of-Contents)來表示數據的結束。
3、eSNACC支持BER和DER編碼。不過BER允許不確定長度,但是DER只支持確定長度,所以在他們的編碼解碼函數上有所不同。
4、如果感覺代碼中的PROTO和PARAMS很陌生,請讀本系列中的《關于老式函數聲明》一
閱讀全文
摘要: #ifdef __USE_ANSI_C__
#define PROTO( X) X
#else /* !__USE_ANSI_C__ */
#define PROTO( X) ()
#endif /* __USE_ANSI_C__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