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下博弈(game theory)的幾個問題,看到了一篇文章,ikki的懷念自己ACM/ICPC日子的文章。
全文轉載如下:
又是一個賽季……看到很多不知名的ID開始在OJ上的出頭,看到以前我們傳統意義上覺得可能是“弱校”的一些學校也開始奮起,真的很為他們感到高興,尤其是天津大學,看到天大已經可以在沒有RoBa的情況下也能力壓其他的名校拿到學校名次第三,真的還是有很多感慨的。
于是,作為styc筆下的"a notorious martyr of acm/icpc",懷念我的6次Regional。
1) Shanghai 2004
上來就全場第一個Submit了C - The Counting Problem,沒有看數據規模就暴力了一下,沒有任何懸念的TLE掉了,然后開始搞H - Tian Ji - The Horse
Racing,看了一眼題目就說是最大匹配,開始拍匹配,又沒算復雜度,匹配匹完之后發現又TLE了……最搞笑的事情是我當時還寫了個Hopcraft-Karp匹配……后來發現說可以最優匹配...當然,也TLE了……
最后我在比賽場上幾乎就是無所事事,憑著我們隊長jwise的神勇發揮在最后一個小時頂住全場N多氣球但是我們沒有氣球的壓力,把那兩個題目過了..最后一分鐘我好像是在貪心J - Jamie's Contact Group,后來才知道那個題目是個網絡流。
第一次比賽總是很難忘,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反應出來自己弱也沒什么其他可以說的。
2) Beijing 2005
一個暑假在POJ上割了800+題目之后發現很多題目好像可以寫一寫了,這就有了自己的Beijing Regional之行。我如果沒有記錯這場比賽是ACRush第一次出道acm/icpc,開場3分鐘ACRush過掉了E – Holiday
Hotel,全場震驚,后來大家發現這是一個菜題紛紛AC,我好像是在10分鐘還是15分鐘過掉了這個題目。在這個時候ACRush過掉了G – Desert
King,15分鐘,過了2個,大家就紛紛覺得G也是個菜題,然后開始看G,我也不例外……不過看著看著我先以為G可以貪心,后來想了想(我不記得有沒有交程序驗證了),反正過不掉,后來突然想起來這個題目好像在SRbGa的黑書上有寫類似的……所以拿出黑書,找到“最優比率生成樹”
,現場學算法,現場過掉了……好像那個題目還有一點點卡常數因子,因為是稠密圖所以Kruskal過不掉,好像焦哥當時是被卡在了這里。
過了兩個題目之后隊友發現了A – Angle and Squares是個弱題,寫了一下過了,中間好像還以為忘記了sin和cos是弧度制的調了很久……然后就是比較順利的用匹配過掉了C – Purifying Machine,當時4題的時候自己真的以為快要出線了,因為好像還有兩個小時。
然后就是痛苦的2個小時了,先是看到了我覺得最有希望過的D – Finding Treasure,明顯就是一個高斯消元嘛,但是怎么都過不去……怎么寫也過不去,雖然后來我知道更簡單的做法是隨機代點,但是高斯消元也是可過的……但是我就是過不去……B – Get Luffy
Out是個2SAT,但是我不懂2SAT……所以看著隊友眼睜睜的貪心了很久,很久很久……后來傳聞說這個題目數據弱,搜搜也過了……其他題目我連題目都沒看……
3) Hangzhou 2005
在Beijing拿了個第七,宋老師當時還對我們隊寄予厚望說爭取在杭州出線,我也真以為我們能圓個Final夢,很開心的去了杭州,這次比賽HQM,ZY,YSY好像是一隊,并且很順利的他們切掉了ACRush……
上來很順利的切了A – Auction,然后看到B – Bridge發現不會那個積分,看到C -
Cell我一下就開心了,說我KAO這不是個LCA么,拿出例程開始敲,敲完發現RE了,頓時FT,以為數組開小了數據不合法,所以測試了很久很久很久……甚至到最后自己開始寫了一個測試機開始生成數據,在自己機器上測試發現也RE了……那個時候想到原來是stack
overflow…我就問隊友會不會把遞歸改非遞歸,得到的答案是不會……當時我就知道這個題目,完全知道問題在哪里,知道該怎么做,但是不可能過了……當然了,后來我知道那個題目對應于白色括號定理,可以直接DFS……但是還是要寫非遞歸的DFS,我還是過不掉,所以死在了DFS上。
B發現不可做之后我開始翻手頭的大學數學書,在大學數學書上找到了一個類似的式子,把那個拋物線長度積分積出來了,記得當時的judge還有點卡常數,不過幸好,B – Bridge過了。當時的情況我記得我的判斷是出4可以出線,所以只能拼題數了,把I –
Instructions丟給what20,what20看了看告訴我是貪心,他肯定能過,我就沒管了,后來發現怎么寫也不過怎么寫也不過,到最后比賽還有20分鐘結束我看了一下題目我說KAO這不是個最短路么,刪掉他的支離破碎的程序開始重寫……但是來不及了……在最后比賽結束的時候,我的程序好
像剛剛寫出了可以compile的雛形,but that’s definitely too late.
說說G – Generator,這個題目是具體數學上的原題,我的隊友猜出了一個公式,我口算了一下說好像和答案差的遠……根本沒試……2題,結束了杭州之行,連銅牌都沒有。
賽后Savior跟我說的一句話,我到今天都記得。因為我們在北京的名次說不定你該運氣好還能出線,所以Savior說:“Final見啦……” 這一句話成為我永遠的傷,無限逼近但是永遠進不去……后來,我們還確實扎扎實實的為了從Beijing拿名額出線做了一番爭取,Beijing一開始給了非常
少的名額,我就想去爭取這個名額,發信給李文新老師和黃金熊,北大的李文新老師還為
我們爭取名額,最后幫我們排名前面一位的USTC爭取到了,我們沒有……還記得當時USTC在POJ的BBS上說謝謝李老師,李老師說不用寫我,要謝謝Ikki……哎,雖然看到USTC的兄弟出線也不錯,但是好歹是為他人做了個嫁衣裳……
4) Beijing 2006
2006年,我準備出國了,在準備GRE和GRE SUB……所以我其實基本沒做什么準備,但是這次組到了JiangYY同學和FreeDian同學,當時我感覺這是南大近幾年能組出的最強隊了,所以對Final也充滿了美好的YY。
還記得JiangYY同學跟我說:“拿金牌和出線哪個意義更大,我們顯然要出線……”好吧,那就出線吧,清華的比賽,賽前那一天晚上朱澤園同學跑來告訴我們說明天你們不要緊張,我們賽前試題這套題目很簡單,你們的實力應該能做出7題……我在這個時候開玩笑跟JiangYY說,如果明天
考平面圖最大流你會做不,JYY說當然懂,我全懂,不就是Dijkstra么……我說你會做就好,反正我是不懂……
比賽的時候FreeDian先告訴我E – Guess是貪心,迅速的過了E,當時的速度好像差一點就是全場第一個過E的,然后發現H –
Ruler明顯可做,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做,當時先猜了一個猜想,發現猜想不對,后來搜,發現那個數據規模搜肯定超時了,所以我就問JiangYY 同學怎么做,我說“JiangYY你不是還寫過如何搜索的文章么……你搜一個。”JiangYY同學說毛……我搜不出……后來實在沒辦法了,我開始加隨機
化的剪枝和一些小的優化,并且拿一個暴力的搜索和那個隨機化的優化在不停的對拍,等到對拍那個優化后版本能全過了,我就交。
為了這個題目我寫了N個貪心版 + 一個暴力版 + N個改進優化版 + 數據生成對拍器,當我過了之后我興奮不已,但是細細一看,咦,我好像交錯程序把那個暴力版交上去了,我KAO,原來這個題目數據弱,暴力搜索就能過……當時要殺人的心都有了。
差點忘了本次比賽最戲劇性的場景了,JiangYY同學翻題目,翻了一下告訴我說“昊哥,真的出平面圖最大流了。”我說那好啊,你不是會做么……JiangYY同學說:“會個毛,我就知道Dijkstra,不知道怎么Dijkstra。”我KAO當時我在場上心都涼了,然后YY同學就在不停的建模怎么Dijks
tra……一會告訴我要三次,一會告訴我要6次,一會告訴我要12次Dijkstra……這就是B – Animal Run的悲慘遭遇。
后來YY同學,自稱為過了USACO所有Gold Contest圖論題,圖論小王子的YY同學,開始搞G – What a Special
Graph,然后一會告訴我要收縮一下花做DFS啥的……后來我說不對…幸好我沒被迷惑住開始敲G……賽后和Bamboo的一句話,Bamboo 說:“我們判斷一個隊,有沒有前途,就是看他在不在搞G,如果在搞,就沒前途了……”G是個論文題,不可做的…當然了,這套題目我當時在賽場上好像是
都看了的,A – Robot有點想法但是不會,I – A Funny Stone Game太像DP了,但是也不會……都不會@_@
2題,再一次結束了,結束了我本科生涯的acm/icpc。
5) Seoul 2007
陰差陽錯的來到了HKUST之后,可以出國比賽,Seoul和Danang也成為了人生acm/icpc的絕響,最后的兩個第四也讓我永遠對Final說了聲再見。其實Seoul的失敗,可以說死在我的手上,B –
Editor是一個非常弱的最長公共子串的題目,串長小于5000,明顯DP嘛,不知道我當時大腦為什么抽筋了,開始寫Suffix Array,而且還是寫的是線性時間的Suffix
Array,寫完之后發現自己很久沒寫后綴數組了,過不去了,調不過樣例,這個時候細細一想才把B用近乎暴力的方式過了……這個時候在時間上我們已經浪費將近一個小時了,后來發現如果我們把這一個小時節約在罰時上,每個題目都少了不少的時間,我們應該就第三名出線了……第三名
也是7題,罰時比我們好一點,比我們少了123分鐘的罰時,如果我們這道題目沒有按照我YY的方式做,就……應該是第三了吧?
當然,現實沒有如果,而且我那兩個隊友當時還問我說是不是可以DP的樣子,我直接斬釘截鐵的說“不可以!”并且告訴他們這個是后綴數組經典題,他們聽完就不說話開始任我YY的寫了……
我犯的第二宗罪就是那個I – Turtle Graphics,當時我過完一遍題目看到I – Turtle
Graphics之后我頓時就想到了CERC還是NEERC一道也是這種走水平豎直方向亂搞的題目,那個題目我好像不會,頓時心理陰影產生了,當隊友問我這個題目可做否,我直接一句話“這個題目我以前好像看過,不會做,你們別看了……”從始至終,那道I就沒有被我們碰過……后來發現是個弱
題。
人說,自作孽,不可活。
6) Danang 2007
其實Danang賽區我對自己的表現也還是滿意的了,主要是題目太RP,同樣的C – Prime k-tuple,某隊Miller-Rabin就能過,我Miller-Rabin就TLE,D – The longest constant
game,這次確確實實是要上后綴數組了,很可惜我只帶了O(nlogn)版本的,發現居然卡這個logn的常數,后來實在沒辦法亂搞了O(n) 的后綴數組才過,E – Lazy Susan,這個題目我和Math Guy現場推了好久的規律,最后搞出來的時候真的是非常興奮,J –Space
Beacon,這個題目是我最怕寫的題目,陳琛敢于上手,并且在最后WA的時候我給他現場寫數據生成器暴力對拍,在最后2分鐘的時候過掉這個題目,PH的一聲咆哮Yes,全場為我們的鼓掌……雖然最后由于種種原因詭異的被Rejudge了一個題目排名掉到了第四,但是第一次,讓我感覺在賽場
上似乎沒有遺憾。在4小時封板的時候我也第一次看到了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居然站在當時的第一位上,離Final的夢,當時讓我感覺是這么近。
這么多次,其實合作最愉快的還是在HKUST,盡管隊員的實力不是特別強,但是他們肯配合我肯為我做事情想題目,一直堅持不放棄的精神我也一直可以看到……真的很希望能和他們一起站在Final的賽場上。
只是可惜,這一切都已經是似水流年。
突然很感慨,就像ikki最后一句,這一切都是似水流年。。。
在Arena上有他的個人比賽記錄,看到了那句logo:Never underestimate or just rely on your potential.是對自己的忠告!加油!或許,某一天當ikki看到自己的這篇總結還能激勵著某些人前進行的時候,他或許也會感嘆一句,似水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