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人在貧瘠而悲涼的土地上生活了幾千年,一代代死去,一代代活著,苦苦地掙扎著,醞釀出復雜的文化,失敗的文化,一個遠離生命意義的文化。近代的文明無情地沖擊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證明了其錯誤性,脆弱性,和誤導性。近百年來,這種沖擊似乎在執行著一個巨大的計劃,而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仍然忠心崇拜著錯誤的文化,用一生的時光換取生命的消逝。
閱讀全文
摘要: 2006年7月,互聯網上出現了一段視頻。影像的內容是一位84歲老人,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練成了傳說的絕技———隔空打物,一經出掌就能讓相隔數米的磚頭自行倒地,讓裝滿水的水盆來回移動。影像一經傳播,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有人說這就是傳說中的絕技武功,也有人說這是特異功能,那么事實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閱讀全文
有藥可救和無藥可救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社會已經無可救藥了,也或許是我自己無可救藥了。
現在想想,真佩服以前的那些吶喊者革命者,魯迅,陳獨秀,李大釗。
還有不走的
譚嗣同,“哪國的變法不因流血而成功,可中國從未聽說因變法而流血,此所以國勢不昌。變法需要流血,流血就從我開始吧!”
這些人往往承受著極大的身心壓力和危險,他們用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才換來我們今天的茍延殘喘。
但佛不度不可度之人。
摘要: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閱讀全文
摘要: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以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閱讀全文
摘要: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閱讀全文
摘要: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雖有拱、璧、以先四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閱讀全文
摘要: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常以靜勝牡,牝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閱讀全文
摘要: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閱讀全文
摘要: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蚤服。
蚤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