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初中的時候,班級里有一個男同學,他上課的時候會號召大家一起溜號,閑扯,調皮搗蛋,跟老師抬杠。自習課上看課外書,桌子上的筆是用來轉來轉去的,下課會第一時間沖出去踢球,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你幾乎看不到他在學習,可奇怪的是,他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學年榜單前幾名,無數花癡苦讀的少女為他的聰明竟折腰。
傳統的學霸,應該是聽話的書呆子。可他號稱自己從不熬夜苦讀,每天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我呢,看似很用功,上課認真聽講配合老師舉手回答,同桌上課回來非塞給我一根臺灣烤腸逼我吃,我只能趁著老師在黑板寫字的功夫偷偷咬一口,然后小心臟撲通撲通充滿了罪惡感。下課還偶爾跟同桌一起背幾個單詞,自習課上從不擾亂課堂,把MP3的耳機線從袖口拽出來,跟同桌一人一支,小心翼翼的塞進耳朵里,再用長頭發蓋上,假裝很認真的低頭寫字,其實是在抄歌詞,那已經覺得自己很叛逆了。我也會讀課外書,不是那種漫畫跟武俠言情小說,不是故意展示給別人看我要跟枯燥的教育斗爭,晚上很少會在十點以前睡。一本一本的買磁帶,聽午夜各個波段的電臺節目,我的電臺情懷就是從那個時候培養起來的,磨磨蹭蹭的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可像我這樣看似一個乖巧刻苦學習的好孩子,除了作文,數學成績差強人意。
有一次他把英語老師惹急了,我們英語老師向來心直口快,她指著那位男同學說,別看他一天天不學習,擾亂課堂,他是不讓你們也跟著學,然后晚上回家偷著學,你們一個個才真傻,上當受騙,你知道我跟他媽媽聊天,他媽媽告訴我,他回家話很少,吃晚飯就開始學習,經常在凌晨才睡,練習冊做完一本又一本,做過無數套的真題試卷,這些你們知道么?
班級里異常安靜,我偷偷瞄了他一眼,他臉上帶著一抹奇怪的笑容,似無所謂,似尷尬,他想極力的掩飾自己的情緒,手卻在扣桌子下面。其實,有一次我無意間翻到他的練習冊時,除了學校統一布置外,還有很多從海淀密卷到北京四環的模擬習題,統統寫滿了答案,我就猜到了,他不是一個只聰明不努力的人,那些寫滿了答案練習冊,不會說謊。
只是我想,如果他能更好的利用白天時間,那么成績應該不止于此吧?
posted @
2015-08-15 14:45 jay 閱讀(6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各位伙伴,你們有堅持一件事在21天以上的嗎?
好的,那你們感覺怎樣?這樣的堅持是享受還是痛苦呢?甚至還有在堅持了21天之上放棄了的呢?
其實堅持一天兩天,甚至二十一天可能也不容易,但是放棄卻是分分秒秒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很多人也在質疑,說好像是堅持二十一天就會養成一個習慣,但是之后好像只要不行動,習慣馬上就沒有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不論你怎么堅持,只要有放棄的念頭,你要放棄了,習慣也可能馬上就會終結,因為習慣最好的方式是變為狀態或者生活,也就是習慣和生活一體化,因此我們要享受這個堅持的過程,要有一個堅持后的結果。
那么這是態度和感覺的問題,態度好了,有感覺了,那么我是靠哪七招學會堅持的?
第一,開始行動當我們有了一個想法的時候,不要再來思考怎么計劃,怎樣做更好,就來簡簡單單的行動,用行動來做計劃,然后不斷的前行。那么為什么把行動放在第一位呢?可能我們都會知道其實很多時候道理誰都懂,但是差距就在行動。
舉個我親身體驗行動過的例子,之前新精英古典老師發起過一個玩法,清晨三件事。我是一個具有強執行力的伙伴,于是當我看到之后便開始引用到了我們的QQ群里,然后幾乎沒有怎么約定,只是告訴大家我們要玩一玩這個,然后我便在第二天早上六點多的時候發了自己的清晨三件事,沒想到第一天就有將近十個人一起來玩,后面人數開始不斷的增多,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8個人,而我們的群人數在55人左右,所以這便是開始行動的力量,也是我們在用行動來帶動一群人的行動。還有一個例子就是秋大這邊的動手獎,你們還記得嗎?只要動手就送書,但是試問你們有誰都動過手呢?
posted @
2015-08-14 15:05 jay 閱讀(10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一姐跟我說:她兒子的女朋友長得很難看,但她兒子說了,長得難看的放在家里安全!我哈哈地笑了。
前幾天,坐另一姐的車上,她說她兒子找女朋友了,但長得不好看,我說給我看看。于是她拿起手機,打開照片,給我看。我上下打量,說:也不是很難看啊,還行啊!即使很難看,我也沒傻到在她面前說這女長的真不怎么樣吧!她繼而說道:我兒子說不要太漂亮的,太漂亮的女的都不掙錢,還要辛苦掙錢給她花!
于是乎,我也呵呵地笑了。
有些人有可能會說,那兩兒子肯定長得難看,所以沒相信找個漂亮老婆!其實你們錯了,那兩兒子還真是長得不錯!不管是長相還是身高,都屬中等偏上!不知道是什么觀念讓他們竟會有這種想法!進而影響他們的擇偶標準!
這兩位兒子對“漂亮”的定義就單從臉蛋來找戀愛!當然漂亮臉蛋有一定的標準,從生物醫學研究人員,結合現代心理學的實驗,得出一個結論:美的臉是大眾化的臉。這種大眾化的漂亮臉蛋描述為:額頭飽滿,嘴唇豐滿,顎骨短小和下巴尖細。通俗點無非是:有瘦削的下巴,大而明亮的眼睛,嘴和下巴之間的距離要短于平均值。我在百度上搜索到對“漂亮”的定義:形容事物出彩,人物或物體好看。反義詞是難看。就從這一句話的解釋我找不出如何劃分為漂亮或難看!
特此申明下:這里指的漂亮女孩是指正經菇涼,并非燈紅酒綠下的裝X女!
posted @
2015-08-14 15:02 jay 閱讀(11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南風是我大學時同屆不同系的校友。今年7月的一天,我們約在一家餐廳吃飯。點好菜以后,南風把手機遞了過來,“夏,幫我看看這篇文章,有空幫我改改。”
“怎么,你也開始走文藝青年路線了,你不唱歌了?”南風是我們那屆“校十佳歌手大賽”的第一名,一曲藏歌驚艷全場。
“歌當然還唱了,這篇文章我是打算投到公司期刊上的。”現在的他,在上海陸家嘴附近一家著名的外資銀行上班。自從老大提拔他當了助理后,他明顯感到自己周邊的氣場都不對了。公司里流言四起,很多人都在背后議論,這個人并非金融科班出身,畢業也才兩三年光景,憑什么就坐上了副總裁助理的位置。南風說,“我畢業后,為了適應職場環境,掩去了許多鋒芒。這一次,我想將自己的鋒芒一點點地凝聚回來,用實力證明給他們看,我不光能將助理的工作做得很好,還有許多他們看不見的閃光點和特質,唱歌、鋼琴、運動、寫作等等。”
如果沒有人看見我,那我就站到有人能看見的地方,讓別人看到我的光芒。不僅是南風,其實,我也做過這種事。
那是2013年的夏天,非廣告科班出身的我,憑借較好的中文功底和英文水平進入上海一家小有名氣的廣告公司擔任文案策劃。剛進公司的前兩個月,我很清閑,大概他們也不知道我這個新人能做什么事情,不敢委以重任吧。
直到九月份的時候,事情出現轉機,公司拿下了一個著名全球500強品牌的亞洲峰會的案子,與我同期進公司的英語較好的幾個實習生都被抽調到這個案子的項目組支援。峰會前一天晚上,我們才陸續拿到該品牌全球各部門領導的演講PPT,需要在一晚上的時間內把所有的演講PPT進行英漢互譯、整理匯總和調整排版。
在臨時布置的會務辦公室里,項目總監問了一句,“你們今天誰把PPT整理出來?”他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原本有些嘈雜的酒店客房里忽然安靜了下來。誰都想要在關鍵時刻表現一下自己的能力,得到領導的賞識,但這畢竟不是練習,是實實在在的項目執行,如果搞砸了,豈不是自毀名聲?
我在大腦里快速地權衡了利弊,走了一步險棋,攬下了這個既苦又至關重要的活兒。那天晚上,我從六點多開始弄,先從頭到尾過了一遍所有的演講PPT,然后按照會議流程做好了目錄的page,然后一邊翻譯,一邊調整排版。到凌晨兩點多的時候,實在困得不行了,我站起來泡了杯咖啡,就這樣強忍著睡意,一直到第二天早上7:45的時候,終于整理好了主會場的所有演講PPT,中英文加起來一共400多頁。
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是蓋世英雄,與眾不同,好像隨時會發光一樣。可是長大以后,遇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我們的世界卻反而變狹窄了。我們很少再凝視宇宙、星辰和大海,很少再天馬行空地思考稀奇古怪的問題,眼光慢慢聚焦在眼前的悲歡離合和生活的跌宕起伏上,也不再相信自己有什么特別之處。
posted @
2015-08-13 15:10 jay 閱讀(7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去往北上廣,還是回故鄉?這讓很多年輕人焦慮到不知所措。這是一種抉擇,但我們的教育系統卻似乎從未教授過你該如何去面對生活里的選項。我們更愿意逼迫你準確地開根號和背誦元素周期表,而不是告訴你該如何把握自己的生活與未來。實際上,真的進入社會之后,所有人才會發現,之前你學到的那些“知識”基本是失效的,生活里到處布滿抉擇的陷阱,遠比試卷上的四個選項難以招架。
最初,年輕人義無反顧地投奔大城市,就如同這世上再沒有其他驛站可供停留;不久,這群人又毅然決然地返回出生地,臉上覆蓋著和他們當年奔赴北上廣時一樣的堅毅表情。總體而言,他們是被外部的聲音鼓動著做出的選擇。如果真的徹底想清楚了,也不會有如此倉皇而焦慮的遷徙。
這群奔突的年輕人一直在為別人的觀點買單。但實際上,在面對這樣抉擇的時刻,我們應該認真、理性地想問幾個問題。第一,我們自己想要什么,怎樣的生活才是自己覺得滿意的?第二,我們得判斷,這座將來要長期生活的城市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第三,我們需要評估,自己的能力能為這座城市提供什么——不是奉獻——而是認真評判我們掌握的技能能否保證自己在這里安身立命。最后,我們要想清楚代價。任何抉擇都有代價。所以,我們必須評估自己能否承擔代價中最沉重的部分。這四個問題,一旦自己想清楚,別人的觀點就再也不會干擾到你。
有的人想要的就是安穩,希望今天的樣子就是生命終點的樣子。但有的人想要的就是“無限的可能性”,那會讓你覺得刺激而充滿希望。這是兩種選擇,就如同愛吃甜還是愛吃辣。本質上,它們不具備高下之別。想清楚,你自己是哪一種。前者更適合小城,后者更適合北上廣。
posted @
2015-08-13 15:08 jay 閱讀(10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少年時代意氣風發,做人說話都難免氣盛,接納現實,承認失敗,從天上落到地上,這是一個特別痛苦的過程。
有人用了很短的時間,有人卻用了很久……那么我呢如果說去人生地不熟的南方,是我的一個決定的話,我得說這個決定并不冒失。
我大學畢業之前就想:我要走得遠一點才行,一來是不給自己想家的機會,二來是斷了后路,我才能安下心來。
那時候,北京是我最后的退路。我從一開始就很怕來北京,因為北京離家很近,幾個小時的車程,萬一受挫了、被騙了,我邊哭邊坐車回家,估計淚水還沒干就到了。
我覺得這不行,你開始不對自己狠一點,后面一定會有更多讓你哭的事兒等著你。
這一點,我始終都這么想。
所謂堅強,其實就是你熬過了最難的事兒,那么以后你就會安慰自己:再難也不會比那時候更差了。
經歷過最差的低谷,你才有了承受能力,然后爬坡、向上,這都只是一個時間的過程而已。
去南方之后,我的第一個決定就是不同意當時面試的那家學校的霸王條款,這件事的代價就是之后一個月里找不到工作。
幸運不會天天都降臨,煎熬、被否定、苦悶、迷茫,甚至金錢上的壓力,都是隨之而來的連鎖反應。
posted @
2015-08-13 15:07 jay 閱讀(8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楊絳說,她小時候特別羨慕那些可以躺在床上不斷睡覺的人。直到有一天,她再也不羨慕了。
“那天,三姐跟我說,她有一個同學的媽媽,一天到晚躺在床上睡覺,但同學的媽媽很痛苦。因為,她是一個病人。”
原來,可以成天躺著的,多是病人啊。
有一個人,也特別喜歡睡懶覺,但女兒上了高中之后,他就再也沒有賴過床。
原因是,女兒上高中之后開始住校了。他的家離學校不遠,每天早上五點半,學校早操的廣播響起的時候,他便起床,在屋子里拾掇拾掇做些事。有時候,一早上干的活,勝過以前一天干的。
他之所以這樣做,用他的話說就是:我要用這種方式陪著女兒。
人世的好多懶覺,有的人是不愿睡的。當然了,你讓他睡他也睡不著。
有時候,是因為疼;有時候,是因為疼愛。
posted @
2015-08-12 15:50 jay 閱讀(6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莎士比亞說:“人生如舞臺。”
人的一生有前臺,也有后臺。前臺是粉墨登場的所在,費盡心思化好了妝,穿好了戲服,準備好了臺詞,端起了架勢,調勻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渾身解數:該唱的,唱得五音不亂;該說的,說得字正腔圓;該演的,演得淋漓盡致,于是博得滿堂彩,名利雙收,躊躇滿志而歸。
然而,當他回到后臺,脫下戲服,卸下妝彩,露出疲憊發黃的臉部時,后臺有沒有一個朋友在等他,和他說一句真心話,道一聲辛苦了,或默默交換一個眼神,這眼神也許比前臺的滿堂彩都要受用,而且必要!
后臺的朋友,是心靈的休息地,在他面前,不必化妝,不必穿戲服,不必做事情,不必端架子,可以說真話,可以說泄氣話,可以說沒出息的話,可以讓他知道你很脆弱、很懦弱、很害怕,每次要走入前臺時都很緊張、很厭惡。因為你確知后臺朋友只會安慰你,不會恥笑你,不會奚落你。
況且,在他面前你早已沒有形象可言了,也樂得繼續沒形象下去。人生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在這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暴露弱點,可以是全身弱點,這是很大的解放。有此解放,人可以在解放一陣子之后,重拾勇氣,重披戲服,再次化妝,再次端架子,走到前臺去扮演好需扮演的角色,做一個人模人樣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贊美。
posted @
2015-08-12 15:49 jay 閱讀(7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有個晚上逛知乎,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有人問:“明末張岱說的那句‘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古話總有千般解讀,而拋開到底哪份回答最為精確,我卻因此讀到一份贊同無比的評論:“一個人若無所癖好,沒有特別喜歡的事或特別喜歡的人,必定心性涼薄,缺乏深情和真氣。”
翻開朋友圈,我有那么多對生活充滿熱情、擁有無數趣味的朋友。有人鉆研攝影,拍山拍海,拍笑臉拍淚滴;有人喜歡兩棲動物,家里養著蜥蜴和蛇,在蛇蛋上畫笑臉,數著日子等待蛇寶寶的誕生;有人每天堅持做營養又色澤鮮艷的早餐;有人做皮具,做布藝手工;也有人烘焙,從遠方烤好不同口味的曲奇,寄給我分享。
被興趣和愛好填滿的生活,讓每個人都充滿能量,元氣滿滿。
你,是否曾認真注視過周圍的一切?
比如回家路上抬抬頭,關注晴天夜晚時星星的明暗變化?比如注意路人精致的發飾,好看的妝容,賣氫氣球的小販將氣球拴在寵物狗的身上,可愛無比。又或者,是葉子綠了又黃,風吹過裹上花香。
你,是否關注過自己時間的開銷?
劃來劃去的手指,刷來刷去的朋友圈和微博,占據上下班的路上,回家后的空余時光,清早醒來吃早餐的間隙。
可是,這些零碎的小時間,這些不起眼的小變化,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全部的生活。
生命只有一次,生活,卻可以有千萬般模樣。
不能做動物園飼養員,那就讀與動物有關的書,看紀錄片和電視節目,了解生命的神奇奧秘。不能成為光芒萬丈的偶像,那就帶著小小的暖意,讓每一個與我相識的人,都受到溫暖的感染和影響。不能去世界每一個地方旅行,那就先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歷史和故事,當一個好的導游,在每一個朋友來訪的時候,給他們最好的旅途回憶。
曠野或田間,若熱愛,便去徜徉和享受,用力呼吸,使勁美好。高山峻嶺,若不喜歡,那就放棄對雄偉的征服,不用世俗的成功勉強自己,溫柔照料那顆心。
曾經有人問我,未來希望擁有怎樣的生活?
答案是,豐富而輕盈,踏實而有趣。
posted @
2015-08-12 15:47 jay 閱讀(6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熟人約我到飯館吃飯,她因為一盤菜的咸淡與服務員發生爭執,聲音越來越大引得別人紛紛側目,外面的天氣已經暑熱難擋,吃個飯還要生場氣好不值得。對方終于答應再換一盤,她還不讓把原來的撤下,我不解,她說:“你不知道這種小飯館的素質,說不定就是用這盤再加工一下又端上來了。”我說:“既然你知道小飯館的問題所在,來了又何必那么計較?”她回答:“我就是不能慣著他們的毛病!”
一次外出,登機時間看似正點,可當我們坐進飛機內卻遲遲不見起飛。前座的女子坐立不安不時找乘務員理論,對方也一直在反復耐心解釋,可她越發歇斯底里,一副自以為是的“上帝”模樣,我以為她大概是有“幽閉恐懼癥”。
結果起飛后看她沒事人般地吃吃喝喝,原來也是“不能慣著別人的毛病”,并且衛道士般忠于自己的選擇。原本已經坐在了頭等艙里,一上飛機就有貼心服務,后面經濟艙沒起飛前根本沒有服務,也沒聽到如此吵鬧不休。有錢可以讓你享受比別人舒適的條件,可你卻選擇了如此不舒適的方式也折騰了自己,是不是有些對不起那些錢?
我也不喜歡小飯館的粗糙和不衛生,但既然去了就不要在公共場合和服務生爭執,大不了不去第二回。那天我也在機艙里待了一小時四十五分鐘,才見飛機滑向跑道,心里也不舒服,但我受過的教育不允許我對乘務員發泄不滿,又因此影響到旁邊的乘客。流進血液里的東西會制約我們的思想,限制我們的行為,有些話你說不出來,有些事你也做不出來,這種差距來自內心的淡定和良好的教養。
大部分“不能慣著別人毛病”的人自己就一身毛病,你讓別人不快樂的時候,你自己也是不快樂的,甚至是不體面的。我們既不能說一個在社交場合彬彬有禮,而私下總說人壞話的人有教養,也不能說一個在公共場合因為別人的錯誤,就肆無忌憚討要說法的人有教養。
教養的本質是對人的關懷,你怎樣待人,別人也會怎樣待你。而有教養的行為久而久之會讓你具有人格魅力,你的社會交往和社會贊許度得到充分滿足后,你便為自己創造了一種有助于持續發展的良好人際環境。如此,你又具備了一個人可以依賴的最重要的外在資源之一,健康的人際關系。這首先會讓你自己感到輕松快樂,工作上和生活上更容易客服困難,平安度過人生一些最艱難的時刻。
posted @
2015-08-11 15:45 jay 閱讀(7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