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一下這篇文章:
首先以用Abstract的一句話 Spatial Proximities of end-effectors with tagged objects during zero-crossing in acceleration space are used to isolate significant events and abstract constraints from an agents`s action
空間的距離約束的目的就是為了抽去出具有明顯意義的幀
The zero-crossing point in trajectory implies changes in motion such as starting from rest ,coming to a stop ,or changing the velocity direction .
以抓取被子為例,首先在手上有一個mark點,杯子上有一個tag點。
當二者之間的距離小于一定值的時候,開始進行跟蹤。然后在加速度空間中進行Zero Crossing

第一個圖是距離約束,第二個圖加速度約束,其中黃色的代表橫向加速度,方向如右圖所示。進行過零檢測就是在Acceleration空間中進行的。。但不清楚這個結果怎么樣。。
感覺這個實驗就是檢測加速度變化,但套上了一個ZeroCrossing的帽子。。
與我們實驗的區別:
1 首先這個加速度是一個二維的。。人體的Gait Analysis是一個3維的過程,但可以再前進方向上進行投影。。從而達到二維要求。
2 我們的Gait Analysis中沒有tag點。。如果說有,也只能是地面算作是一個tag點。。黃武師兄說,這其中有一個地面標定的過程。。這個的確需要。。
還需要將3D數據,從標定坐標系中轉換到地面坐標系中,因為我們使用的約束條件都是地面坐標系中的。。
3 這個實驗實現起來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