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歲月流轉,往昔空明

            C++博客 首頁 新隨筆 聯系 聚合 管理
              118 Posts :: 3 Stories :: 413 Comments :: 0 Trackbacks
            今天在網上閑逛搜索發現了這么一帖子。雖然個中觀點我不是很認同,但是我覺得它說得還是相當有道理的。轉貼入下,以共勉。


            【轉載】閑談GIS專業導向與個人定位問題
            發信人: shybottle (惡魔吹著笛子來), 信區: SESS
            標??題: 閑談GIS專業導向與個人定位問題zz
            發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3年08月07日15:08:40 星期四) , 站內信件


            登陸此論壇數月來,和諸位網友往來交流,受益頗豐。與此同時,也見到一些網友(特別
            是本科階段的)對于從事GIS行業的前途和個人發展方向感到有些迷茫。為此,我基于個人
            的一些經驗教訓就GIS專業導向和個人發展定位的問題談一些粗淺看法,和諸位交流,希
            望對部分網友能有些參考作用。其中疏漏荒謬之處在所難免,還望大家指正。此外,我的
            一些觀點可能和日前ESRIBOY網友貼出的一篇非常有價值的帖子中的內容有所重復,為求
            行文流暢,結構完整,仍然在此贅述,還望見諒。

            GIS發展到今天,已經完完全全成為一個大雜燴。在一個綜合性的大型GIS會議上,“搞G
            IS”的人,談論的可以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東西(一個人可以是在發表一種新的空間索引
            結構,另一個人則是在展示他用桌面GIS軟件畫出的幾張本應用專業的專題圖)。可能有些
            人認為后者不夠“專業”,算不上“搞GIS”,我個人則認為只是分工不同,正是所有這
            些人員共同構筑起了不斷壯大的GIS產業。從另一方面說,GIS涵蓋的范圍的擴大和涉及的
            不同專業的增加又使得學習GIS的人往往有重點不分無從下手的感覺,因為有太多的東西
            可能都有用,好象都應當學,結果很可能是什么都沒學好或者正好漏掉了將來工作中要用
            到的東西。

            說實話,有鑒于目前地理信息科學內涵之廣大,我個人對于在本科階段開設一般性的GIS
            專業持保留態度(有些觀點前些天在隔壁數據結構版貼過了,現在再重復一下),特別是如
            果師資不具備或者教學體系不靈活的話,很容易搞成四不象,還不如老老實實拿應用專業
            (地理規劃地質環境等)的學位。

            至于對于GIS有特別興趣的學生,在最后一年到一年半選修幾門課,做個設計就可以以XX
            專業GIS方向畢業了,真正專業化應該放到研究生階段。不過,三年碩士可能太長,可以
            模仿英國的課程碩士(taught-course master),開設一年的研究生班(或者雙學位班?),
            根據本科的不同背景來補充選修一些課程并做個設計了事。對于那些真正想鉆牛角尖的X
            DJM,可以繼續上兩年拿正常的碩士或繼續攻博(有RMB的當然可以本科畢業后直接到英國
            這類地方一年就混個國家承認的碩士然后海龜一把)。從這個角度看,目前大量的GIS專業
            也許應該改成為“GIS及XX應用專業”(而計算機系里的GIS專業-如果有的話-則應該稱為
            計算機軟件及GIS應用或者是軟件工程及GIS應用專業)。

            話說回來,目前必須面對的現實是大量的GIS專業已經開設,大量的學生已經在讀。對于
            這些XDJM,我個人的建議是要有個側重點,要么強化計算機方面的技能,要么選擇一兩個
            應用領域深化,這樣將來就業時的靈活性要大得多(搞不了GIS你至少還有個過得去的專業
            )。

            否則的話,計算機比不過計算機科班出身的畢業生,而比其它專業的畢業生又強不了太多
            ;另一方面,應用專業方面可能比計算機畢業生強一些,但是與應用專業科班的水平又差
            距甚大。這樣的知識結構的后果可能是什么都能做點兒但做什么都費勁。對于外行而言,
            某些應用領域可能很容易入手,而其它一些領域可能很久都“沉”不下去,因此只有早做
            準備。

            ***************

            暫且先不談研究,初略地說,和GIS有聯系的人員可以分成幾類:

            1- GIS軟件系統和通用功能模塊開發人員;
            2- GIS應用系統和應用功能模塊開發與應用系統維護人員;
            3- GIS軟件的直接使用與簡單應用開發者;
            4- 定制的GIS應用系統的使用者。

            我想,上述前三類人員都足可以稱為“搞GIS”的。

            這三類人員中,第三類其實多數是其它行業(地理,規劃,環境,地質等)的專業人員。他
            們主要是使用通用或專用GIS作為工具對本專業的空間數據進行一些處理,可能也涉及一
            些宏語言級別上的簡單開發。對于這些人,在高教階段學習幾門結合本專業的GIS基礎課
            程應該就足夠了。許多在地理規劃環境等院系從事GIS研究的人士基本也處在這個層次上


            作為“GIS專業”的學生(本科或研究生),將來不論是在教育界或者是在企業界,其定位
            都應該是在上面的第一二類人員,而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則是在計算機技術和一個或數個本
            人比較感興趣的應用行業的知識之間尋求一個良好的平衡,結合自己的條件能力和所在院
            系的師資情況,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

            掛一漏萬地設想一下上述一二類GIS從業人員的具體工作和相關技能:

            -GIS軟件系統開發:

            相對而言,無疑這是計算機專業人員(軟件工程,數據庫,計算幾何,圖形學和網絡等之
            綜合)的勢力范圍。從確立用戶需求的角度考慮,一定的測繪制圖空間分析等的應用域的
            輸入也是必要的。

            當然,這個方向上能有幾個坑可以種多少蘿卜也是不言而喻的。

            -GIS通用功能模塊開發:

            這一般是指開發基于GIS基礎軟件的專有或第三方的通用擴展功能軟件模塊,也可能是功
            能專一但規模較小的獨立系統(例如,注記系統,掃描矢量化系統等)。這些系統或模塊偏
            向應用,但往往是為多個應用領域使用。許多中小型GIS軟件公司開發的往往是這類產品
            。從事這類開發仍然需要較強的計算機背景,但是同時應用域知識的重要性也大大增強了


            -GIS應用系統和應用功能模塊開發:

            這應該是GIS產業中最大的一塊(ESRIBOY網友說“半邊天”似乎還有些保守了),恐怕大多
            數“GIS公司”的主要生意都在這一塊上。

            基于GIS通用軟件的GIS應用系統可大可小,可以是一個“數字城市”,也可以是(打個比
            方)放在PDA上讓某位村長管理村里的那幾個“一畝三分地”。做應用系統,除了對軟件的
            熟悉之外,軟件工程的概念十分重要(尤其是做大系統時),此外再加上對應用行業的深入
            了解,才有可能搞出好的系統設計,順利完成項目。現在太多的應用系統是“鑒定驗收等
            于葬禮”,一半的原因恐怕就是沒有在項目實施時很好的運用軟件工程的原則外加對應用

            域的理解不確。

            GIS應用功能模塊的概念有些含糊,除了為具體用戶量體定制(例如,根據其管理流程和組
            織結構)的一些模塊外,也可以包括一些功能非常具體的行業化應用模塊。這些東西和上
            面所提通用功能模塊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晰。基本而言,應用模塊開發對于應用域的知識的
            要求相當高,而對計算機技能的要求相對降低。

            -GIS應用系統管理:

            上面提到了存在許多“死掉了”的應用系統的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就是用戶方面的管理
            問題。大中型的應用系統如果沒有專人維護(一般意義上的系管網管應付GIS這樣的專業系
            統多半有些勉為其難),即使開發商提供技術支持,也是很難運轉良好的。這不僅是國內
            的問題,國外也有的是失敗的事例。隨著應用系統的增多,對GIS應用系統管理人員的需
            求也會不斷增加。

            一個GIS應用系統管理員除了需要熟悉系統使用的GIS軟件外,往往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操作
            系統和硬件知識。此外,可能還需要擔負起培訓系統用戶(上述第四類人)使用該系統的職
            責,并且參與到業務中,提供一些應用方面的服務(對于小規模應用系統的管理人員,這
            種可能性尤其大)。

            由后面這兩點可知,對于系統所服務行業知識的了解,即使不是必需,也會非常有幫助的
            (例如,如果我是規劃局長,我會選一個或者至少要配備一個計算機還過得去但是懂一些
            規劃的GIS專業畢業生而不是一個計算機高手來管理局里的規劃管理信息系統)。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上面談的是工作性質,而非工作單位。即使是專業GIS軟件公司,里
            面也不全是計算機瘋子(我有個以前的同事在OHIO州立地理系跟著Marble老頭做了個碩士
            然后去了ESRI做“產品專家”,基本不編程了)。不同單位里各類GIS人員大多都有一些,
            差異在于比重不同機會多少而已。

            ***********

            基于上面的這些討論,我想一個“GIS專業”學生的最基本的知識結構可以概括如下:

            -數學方面: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概率統計

            -計算機方面:基礎程序設計;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數據庫設計導輪;軟件工程導輪

            -地理測繪方面:基礎地理學;計量地理導論;地圖學與測量學導論

            -GIS原理方面:GIS原理;空間分析(也許可以和計量地理合并);基本GIS軟件使用(矢量
            柵格各一)和基礎二次開發

            上面這些內容中,對于鐵了心往應用領域發展的人而言,數據庫和軟件工程也許不是必需
            ,GIS軟件二次開發也許也可以適可而止。

            基礎編程方面,我很吃驚VB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門語言。當然,VB容易上手,也確實是個好
            工具,可以很快搞出些“紅紅綠綠”的東西,但是對于想往計算機方面傾斜的學生而言,
            VB因其語言成分的局限,絕對不是學習編程原理與方法的最佳工具。

            如果在以前,pascal可能是最合適的(pascal本來就是作為教學語言設計的),現在大概只
            有C/C++了(開始時學到Object-based就可以了,高級部分可以開為第二門課講),JAVA也
            許可以用,但從了解計算機原理的角度看,還是太高層了(用Delphi?)。另外,學編程一
            上來就和GUI“親密接觸”絕對不是好事(這也是不應從VB入門的原因之一)。

            如果想往計算機方面發展(成為某種“實用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上面地理測繪方面的
            內容有可能合并成一門,下面這些內容則需要學習:

            -可以自己看書掌握一點基本概念的:計算機體系結構;操作系統原理

            -應該學習到至少是入門程度的:離散數學

            -需要認真學習的: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高級編程;

            -搞應用或相關研究需要認真學習的:GUI,網絡,因特網與WEB編程;GIS軟件二次開發進


            假設用C/C++入的門,在高級編程階段可以深入學OO和generic programming,可以同時結
            合數據結構來學習,有事半功倍之效果。學完C++再學JAVA,會容易得多。有了扎實的PL
            概念,學其它語言或框架也會快多了。

            -如果還想往GIS的最底層走:高級數據庫原理;計算機圖形學;計算幾何

            -視興趣而定,也許還可以學習一些其它計算機課程(模式識別,數據采掘等)和測繪制圖
            課程(畢竟測繪制圖是GIS的原型和表現方法的基礎)。

            最后,如果想往某個應用方向傾斜,除了該領域的專業課程外,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強化一
            下數理統計和空間(統計)分析,這是正確合理使用幾乎所有高級GIS功能的關鍵。

            ************

            上面這些只是我個人一個很片面的概括,供現在在讀的同學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而已
            ,而個人的設計要實現也需要一些外界條件:必要的院系師資配備和(需要時)足夠的跨系
            選修的自由度。可能的話,不妨和指導老師或系里討論一下。

            另外還有幾句也許算是題外的話想說一下。在論壇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很明顯是尋求作業
            的現成答案的帖子(甚至是幾個貼主同一內容,大概是同班同學吧?)。對此我十分不以為
            然。如果連一個很簡單(當然,對于初學者而言可能不那么簡單)的問題都不肯自己動手編
            一下程,那么如何指望提高水平,將來如何做大項目呢?蒙混一時
            也許不成問題,蒙混一世古今能有幾人得逞?遠的不說,畢業找工作多少還是需要些真才
            實學的(當然,哪位有好爹媽有好路子則另當別論)。如果做不出來,可以和同學討論,可
            以把自己的結果和遺留的問題都貼上來,至少也顯示一下自己已經思考了努力了。說白了
            ,這是一個基本的學習態度的問題。

            我有個在英國某大學計算機系教書的朋友,前些日子和我聯系時談到他的一個學生交來的
            作業上的JAVA程序里的括號是“往一邊走”(只有“{”!這哥們大概是個堅定的左派)。
            當然他沒法給此人高分。沒想到此學生拿著截屏打印的結果找他發難:“我的結果和別人
            的一樣,為什么只給我這點兒分數?!”我的朋友也火了:“你這程序能編譯嗎?你先告
            訴我你這結果是哪里來的!”那學生一下子給鬧了個大紅臉。

            我想,這學生以后能成啥樣子可想而知,沒人愿意象這么個樣子吧(公司招考真槍實彈的
            時侯可是沒處找現成答案的)?

            另一個問題以前已經提到過,同樣大量的帖子是找這找那的(當然不象是找作業答案)。我
            回過的一些基本都是現搜GOOGLE,在一兩分鐘內找到答案的。我不知道這些帖子的帖主有
            多少是自己找了但搜索方法有問題沒找到還是根本沒找,我不認為全是后者,但覺得至少
            有相當部分是如此。不管怎樣,這不是態度問題也是方法能力問題,都是需要加以改進的


            說到底,大學四年,如果能夠培養出一種認真勤奮的學習態度,基本掌握到獨立自主的自
            我學習提高的方法能力,即使其它什么都沒學到,也算沒白費時間,也不用害怕未來了。

            ***********

            最后想談一下GIS研究與創業的一些問題。

            最近看報道稱某校研究生抄襲作弊被捉,有人為之辯護稱導師不夠資格或是指導不力(方
            向都要自己選等等)云云。又聽友人稱其國內同學帶研究生帶得不止是扶上馬送一程,簡
            直是手把手無奈中幾乎要替學生寫論文了。

            我不太清楚現在國內對于碩導博導的期望與要求究竟如何,只想在此簡單談一下英國的情
            況,供大家參考。

            英國沒有什么“博導”之類的頭銜,基本上是“你是PHD就可以指導PHD”,因為對導師主
            要的要求是指導研究
            方法和保證研究質量。因此,當講師不久的PHD自己也開始帶PHD的比比皆是。另外,如果
            在三年本科階段成績突出,可以直接讀PHD,否則先讀個課程碩士(一年)或研究碩士(MPh
            il,一到兩年),也可以讀博士。

            如果學生拿的是帶項目的獎學金,研究的大范圍自然一開始就確定了。如果是拿一般性的
            獎學金或自己出錢讀PHD,那研究方向主要取決于你自己,導師會提些建議,會看看你自
            己的研究動議是否可行,但不會迫使你去搞某個特定方向。導師可能在大的研究方向上和
            學生搞的東西差不多,但很可能對學生搞的細節了解并不多。

            上面這樣一個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傳授研究方法,訓練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我想可以這樣
            說,一個好導師是可以在研究方向上給予具體指導的老師;一個合格的導師是不給學生幫
            倒忙給予不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指導的老師;一個壞導師則是搶奪學生成果或給學生錯誤
            引導的老師。

            關于最后這一點里的成果問題,如果學生拿的是導師搞來的錢,即使成果完全是學生獨立
            完成的,按慣例老師也是有份的(例如,英國研究評估時老師帶的博士或博士后的文章都
            算老師的成果,對博士生等研究生和博士后等research staff不獨立考慮)。

            當然,署名問題很復雜,各專業慣例不同(GIS和CS大概是比較亂的),不同導師的習慣(或
            者還不如說道德水平)也不同。非常好的和很糟糕的我都見過聽說過。

            倫敦帝國理工的醫學院有位老師,有個項目,其中有個小的本科生實驗。學生稀里糊涂做
            完了把數據隨便分析了一下交給了老師就拋到腦后去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該老師告訴
            學生說那個實驗的結果發表了。學生找來期刊一看,文章完全是老師寫的,第一作者是這
            個學生(主要貢獻人-功勞也罷苦勞也罷),中間夾了一堆該實驗所屬項目的其它參與人員
            ,最后是那個老師(項目大老板),完全是按照行業的慣例。后來,該學生在找工作時因為
            有此論文(雖然不長)而受惠不少。

            另一個例子是牛津的一位老師,他的學生寫了文章,如果把他署第一作者,他就順水推舟
            ,如果把他放后面,他就假惺惺地說沒參與,不要署名了(然后就是小鞋伺候)。有個他帶
            的中國學生為此干脆三年PHD一篇不寫。

            國內的情況我想類似,也是什么樣的鳥兒都有。如果準備讀研做研究,對這些問題要有思
            想準備,最好事先了解一下情況,找以前的學生可能最清楚,不然看一看未來導師的文章
            的署名規律也能看出些名堂來的。另外很重要得一點是,即使遇到了一位好導師,也還是
            要努力培養自己獨立的研究能力。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對導師不要有過多的依賴感,而對
            于導師的付出(具體指導也罷,經費津貼也罷),即使不需要感恩戴德,也別貶得一文不值
            。導師具體研究做得可能少了,但是一方面教學負擔不輕(要不誰去教課?),另一方面科
            研管理(定方向拉項目搞經費招學生等)也成為一個主要任務(要不學生都喝西北風,大家
            全玩空手套白狼?),這在哪兒都是一樣。

            具體到GIS研究方向上,前些天ERSIBOY網友提到的搞應用還是底層開發的問題以及重新發
            明車輪的問題事實上是兩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前面已經提到,今天GIS所涵蓋的范圍實在太廣,對所有方向即使只是淺嘗輒止也幾乎是
            “mission impossible”,能夠有些基本概念就不錯了。搞GIS研究,在一個時期內(例如
            讀碩讀博),只能是選擇一個主要方向深入下去。當然,其它方向可以也有必要有所了解
            ,掌握基本概念。

            選定了方向(不論是搞底層還是搞應用),第一件事就是讀文獻。這實在是老生常談了,但
            從實際情況看,還有強調的必要。不了解行業的進展,首先可能根本沒法深入下去,其次
            很可能在重復別人早就干過的東西,全無新意(寫文章發表就別指望了,碩士答辯也許還
            可以“狡辯”過去,博士大概就沒門了)。另外,新想法往往也就在看別人的東西時冒出
            來(然后還要繼續再看文獻確定是不是真的是新想法-往往不是)。最后一點,文獻看夠了
            可以寫成“回顧”性質的文章投稿發表(這類文章和“書評”一樣,往往成為研究人員的
            處女之作)。對于這類文章,每個學術期刊都還是有一點需求的。

            以底層開發為例,許多基本計算幾何問題都已經有了大量的算法和大量的源碼的實現。在
            了解現有進展的前提下,如果只是為了技能訓練的需要而自己從頭設計算法或者對已有的
            算法做實現,這還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意義的。如果不是這樣,那不僅僅是重新發明車
            輪,發明的很可能還是牛車木輪了。

            前些日子有人問判斷點線關系的算法(即點在線段的左面或右面的問題),有位網友貼了個
            長長的函數,使用了一次平移加一次旋轉變換,還加反三角函數算角度值。這個方法原理
            上沒錯,但是即使不考慮大量計算的累計誤差,光這計算量就相當可觀了。事實上,如果
            不需要知道共線時的具體情況,用基于三角形面積或者矢量原理(二者在計算上等價)的話
            ,五六行代碼就搞定了。這在好一點的計算幾何或圖形學的教科書中都有,網上更是一找
            就有。這個問題已經不屬研究的范疇了(還需要研究的是浮點計算的誤差問題)。

            另一個例子是TIN的算法。好幾位網友談到在做TIN,但是提到的算法都是比較陳舊和不太
            強壯(容易因浮點計算誤差導致出錯)的。我想這主要還是教科書內容和指導老師的問題。

            說實話,我個人也不喜歡看文獻,但是還是不得不看。一句話,看文獻不是萬能的,但不
            看文獻是萬萬不能的。
            至少,今天的文獻條件比起前些年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大量的東西都在網上,動
            動手指就拿到了,基本用不著花錢費力去圖書館復印了。咱們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向前看,
            但是在眺望之前,首先要確定咱們的確是站在人家肩上,而不是腳背上。

            還以底層開發為例再談點兒研究的具體問題。在CS研究方面現在有種趨勢,搞研究越抽象
            越好。我見過一些在計算機系里號稱搞GIS的人,幾乎從不編程,寫的東西象數學論文但
            是很多往往又沒有數學的嚴密性,甚至想實現也沒法實現。這些文章里不乏杰作,但對其
            多數我實在不敢茍同。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于研究結合實際應用,研究的東西要能動起來
            ,哪怕是個很簡單的原型都可以。

            開始做實現之前,我想應該先問自己一些問題:

            做實現的目標是什么?如果就是練練手熟悉一下算法,或者就是為了一篇文章,那么怎么
            簡單怎么干就行了(如果是寫文章,那么搞拿來主義也不錯,比全部自己實現要省事,質
            量可能還更有保證)。

            如果要派正經用途或者是后續研究可能用到,動手前恐怕要先花大量時間(往往一半以上
            時間)好好分析設計一下,考慮考慮強壯性和重用的問題。這也是一個很多人都明白但是
            往往忽略的原則。做個實現不容易,做出個強壯的實現更困難,做個強壯而又可重用的實
            現更是難上加難。即使你不打算公開你的實現,即使將來就你一個人用,好好考慮一下上
            面的問題(特別是重用性)也一定會有好處的。事實上,很多時侯你選擇不用網上現成的代
            碼而是自己編寫,就是因為這些代碼接口或功能不符合你的需要而直接擴充改寫又太費力
            。而有時侯你不得不重新實現以前已有的代碼,也是由于類似的原因。

            記得有網友提到CGAL不好用。CGAL是有它的很多問題(如和C++標準結合不夠),但是它設
            計成現在的樣子考慮的主要就是通用性和運行效率。聽一個參與了CGAL項目的人說一開始
            考慮用JAVA(估計結果會是一堆interface),但是JAVA做精確浮點計算實在太慢,最后使
            用了基于C++模板的結構并利用了已有的LEDA庫,滿足了兩方面的要求。

            相比之下,網上很多現成的東西的最大問題是在通用性方面考慮得很少,和使用者的數據
            結構結合起來很困難。


            最后談幾句研究轉化為生產力的問題。


            研究成果能成功地產業化,我想最重要的是市場定位問題。對此我想用兩個例子加以說明


            ESRI的動態地圖注記產品Maplex的原型就是大學的研究成果。該大學在其原型相對成熟后
            成立了一個公司,后來為ESRI所收購。這個東西瞄準的是個很專一的問題,和絕大部分的
            GIS功能可以分離開來,同時又有廣泛的用途(有不少地圖網站現在大概在用這個產品),
            因此獲得了成功(開發原型的人跟著去了ESRI,而學校小賺了一筆,開發原型的人的老板
            還搞到了一些研究經費)。

            另一個例子是國內的(也許算不上正式的研究),Geoway公司。該公司的老總張揚(武測的
            本科畢業生)在十一二年前大家基本還是用數字化儀手工數字化底圖的時侯開始研究掃描
            數字化,并由他的夫人(也是武測的畢業生)完成了第一個實現。他在以此軟件為敲門磚進
            入建設部某設計院的一個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九八年和一個同事下海開始自己干,當
            時是租了幾間房子雇了幾個人搞輸圖,大年初一都不休息,最終有了現在七八十人的規模


            Geoway成功的原因主要還不是技術上的,而是管理經營上的。還在張揚下海前,不少人認
            為應該賣軟件,張揚堅持搞輸圖,并因為此軟件而相對大多數競爭者有了成本和質量上的
            優勢。那個時侯正值底圖數字化的需求大增(以規劃行業為例,此前一段時間計算機輔助
            規劃大大普及,但底圖始終是個難題,因此CAD出的圖沒有底圖,都不符合規劃規范),張
            揚等因此有了一些積累,為后來自己發展打下了基礎。試想如果他一開始就賣軟件,其結
            果必然是盜版滿天飛,而輸圖的活(幾張圖大概就夠一套軟件了)全肥了別人。現在Geowa
            y雖然也開始輸出軟件并搞其它項目,但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數據加工上,沒有搞大而全
            ,可以說秉承了當年的眼光。

            如果有人想象Blackryder所言做MBA項目,Geoway絕對可以成為一個中小企業發展的成功
            事例。

            舉上面這兩個例子是想說明,通過研究而創業并不是空想(書中有沒有顏如玉說不準,黃
            金山倒是有可能的)。有大志而且不想純搞研究的網友不妨在搞研究時把目光放遠一些,
            在選題,開發和潛在市場等方面考慮得周全一些,也許不久你就會擁有你自己的事業(雖
            然不一定列上“那死大個”,但好歹是自己的“孩子”)。


            =============斑竹編輯=========
            下面轉自??
            http://www.arcgisworld.com???? 作者 sam

            位仁兄的觀點很多都相當有見解。不過。。。

            在他看來,搞GIS的,作為“GIS專業”的學生(本科或研究生),將來不論是在教育界或者
            是在企業界,其定位都應該是在下面的第一二類人員:
            1- GIS軟件系統和通用功能模塊開發人員;
            2- GIS應用系統和應用功能模塊開發與應用系統維護人員;
            3- GIS軟件的直接使用與簡單應用開發者;
            4- 定制的GIS應用系統的使用者。

            值得商榷!
            “本位思想”又來了!好像搞程序的人才是正宗,別人是搞的都是旁門左道。
            GIS的終極目標應該是為DE服務(只好俗一點,暫且沒有別的詞),大家都應該來參與。
            剛剛落幕的ESRI用戶大會有12000人參加,這里面沒有幾個專業出生的正宗程序員。

            GIS的技術生命力是有限的,而無限的是其應用生命力。為什么這么講?
            按照通俗的說法,假如DE是一個項目的話,那么三分之二的資源應該花在數據上。接下來
            才是把DB中的東西應用化,讓地球人都知道,這里面的活就五花八門了,涉及純GIS的東
            西只是滄海一粟。最底層的才是那么一小撮人為大家寫的平臺軟件。中國幾百個GIS專業
            都去搞一二類的東東?

            GIS一點都不神,GIS越來越成為一個Framework,一個婦孺皆知的不自覺的概念。就象幾
            千年來人們都一直在使用地圖來表達空間概念和空間思想一樣,GIS不過是把這個做法放
            到了CyberSpace中而已。不要想告訴所有地球人,他們正在使用某些人編出來GIS模塊來
            定位什么的。就象你用不著告訴農民伯伯他正在使用“精確農業”技術在耕田一樣。

            GIS,地球人都可以在里面展現自己、創新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不要再有大包大
            攬的思想了。
            再論GIS技術。

            屬于GIS的本質技術只有幾點,
            1。表達與存儲,(XYZ坐標),實際上已經定型了
            2。空間關系操作
            其它全部都是現有IT技術。

            以此說來,GIS專業直接放到計算機專業去好了。何必在地理、測繪、規劃、地礦領域中
            濫輿充數?要想在這些專業中培養出程序員來,本身環境就不對。注定是四不像。

            只要地理空間概念在中學就搭建好,GIS放到計算機專業去整到不是不可能。


            ============版主編輯===============
            (這是owl在后面的帖子)

            感謝諸位的回應,特別感謝斑竹將其它論壇的回應轉過來。

            借此機會,就幾個問題再解釋幾句。

            編程問題(更正確地說,開發問題),恰如geo.lin網友所言:

            ????不是說“搞gis還就是搞編程”,而是搞GIS基本離不開編程

            最低程度上,也得使用GIS軟件提供的script語言。事實上,稍微“高級”一點的用戶都
            已經到了這個層次上。

            如果哪位不喜歡編程開發,我的建議是趁早向其它應用專業方向上傾斜,免得最后夾在中
            間,不倫不類。

            學習計劃問題,geo.lin網友所言也極有道理。其實多數專業前兩年都是基礎課,也的確
            不容易找到明確的方向的。我想一方面作為學生要好好打基礎,另一方面老師和院系方面
            在課程設置與引導方面也應該多下些功夫,為學生在后面順利確定方向創作條件。

            arcgisworld的sam網友認為我有“本位思想”。我想這里頭有些誤解,可能有些東西我沒
            有說得很明確。

            首先,我本人就不是什么“搞程序”的,甚至不是學地理測繪的,更不是什么GIS專業的
            畢業生。以前說過,本人接受過的唯一正式計算機訓練就是一學期的Fortran。我也從來
            不認為“搞程序”就高人一等。如果一個人只知道搞“程序”,根本就不能算個合格的開
            發人員。做GIS,哪怕是最低層的開發,也不能只知道搞“程序”。最起碼,一個小組里
            至少要有個知道搞“程序”之外的東西的人。

            其次,我想sam網友沒有仔細看我后面關于一二類GIS從業人員的具體工作和相關技能的闡
            述。我強調GIS專業的學生定位于:

            1- GIS軟件系統和通用功能模塊開發人員;
            2- GIS應用系統和應用功能模塊開發與應用系統維護人員;

            的原因是要使其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我已經說過,我個人并不贊成在本科階段開設GIS
            專業。現在既然開了,就先得設法解決在讀學生的問題再說其它。

            第三,數據問題的確非常重要。我個人的觀點是對數據的處理(采集轉換等)比數據結構數
            據存儲等都更為關鍵也更加困難。但是,我想與此有關的問題仍然可以歸到上面的第二類
            中去(部分也許可以放到第三類里)。

            數據處理的重點難點在方法上,方法確定了實際操作起來往往是中學生程度的勞動密集型
            的工作(我提到的geoway當年初創的時候就是雇了一批外地中學畢業生搞數字化)。

            至於說GIS專業放到CS中,這未嘗不可,但只是必要條件而已,只對底層開發比較合適。
            我認識一個中科院的計算機博士,本來是做分布式計算的,生機所迫參與了一個GIS項目
            ,要寫個從DXF到SVG的轉換程序,結果一開始用了line來表示道路,使得所有的路都只剩
            了一個線段。這不是此人CS水平不高,還是由於其缺少某些GIS基礎知識。對於其它一些
            更復雜的應用領域中的問題,純CS畢業生應付起來恐怕會更加困難。

            我想談論GIS有幾個誤區應當避免:

            GIS的觀念不限于現在GIS軟件中所表達的那些概念和所提供的那些功能。也許可以這樣說
            ,從用戶數量上來說,現在的GIS軟件的功能滿足了90%的用戶的絕大部分需求。另一方面
            ,從功能的數量上來說,現在的GIS只滿足了各類功能需要的總和的10%。這一點很容易理
            解:商業軟件自然瞄準的是多數用戶使用最多的少數幾項功能,其它那些少數用戶偶然用
            用的數量繁多的各種奇怪功能在其市場被培養起來之前則不在考慮之列。

            GIS的基本概念的確沒有什么神秘,確實可以為絕大多數人掌握。但是,GIS也絕不僅止于
            這些基本概念。

            順便一提,不要把ESRI當成什么技術革新者。至少近十年來,ESRI的保守在業界內部可算
            是聞名的。
            loading...
            posted on 2006-05-15 10:24 空明流轉 閱讀(788) 評論(2)  編輯 收藏 引用

            評論

            # re: [轉載]gis行業的定位 2006-05-15 11:11 炙熱的太陽
            有沒有gis相關的源代碼呀,我也是剛開始學這個東西。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轉載]gis行業的定位 2006-10-05 13:50 學生
            你說得有道理啊  回復  更多評論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 久久不射电影网|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久久久|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久|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99久久99久久|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蜜桃麻豆www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vr|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免费视频1|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日韩欧美久久|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