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術面試:將來的同事面,很有針對性,內容要看是什么部門,這一關過不了的話,就直接回家吧
2. IQ題目:這個有點玄乎.....必須要事先準備,否則........一定要放松.....我面這關太緊張,影響了發揮
3. 技術經理面試:主要談項目經驗,沒什么技術內容,加面面英語,關鍵看是不是談得來了.....還是要放松
4. 項目經理面試:面比較寬,項目管理經驗、面向對象設計經驗(忽略了auto是一家應用軟件公司了,唉)
5. 人力資源面試:性格傾向、應聘動機、待遇心理預期、其他問題+加些許英語
總結:事先以為auto狂注重技術,面了才知道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技術只是敲門磚,如果看上了你,autodesk在技術上是不會為難你的,此時的側重點就變成其他能力的考察了......有點思想上的準備不足,不過還是受益頗豐,呵呵
posted @
2007-11-18 13:30 w2001 閱讀(43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1. 心理素質很重要,考官話語比較中性,態度不形于色,要沉得住氣
2. 他心里對面試者有初步估計的,認為你熟悉的一般點到為止,甚至根本不問,認為你不熟或造假的則窮追猛打
3. 考官極少評判你的好壞,但偶有稱贊之詞,可以理解成滿意
4. 面算法的時候要多說話,講得不對沒關系,思考不成熟不要緊,最怕的是沒想法
5. 聽清楚題目............
6. 想問題不要想得太復雜......
7. 措辭謹慎,要無懈可擊,考官一般非常喜歡引申、追問、即興發揮你的論點,從回答中尋找話題,是autodesk的特色.......
8. 命題不偏,定位也很適當,但很考驗個人技術積累和知識面
9. 注意知識點和思維的跳躍性,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10. 沒有必要過度表現自信、自卑,當作是與面試官是同事之間對等的交流,輕松點,搞點笑,哪怕得不到回應(其實,我感覺只是出于職業要求考官不能回應而已,但這并不代表沒效果,事實上,能夠毫無負擔地、輕松地、不為之所動地影響一堵墻壁,這說明你很強...不是一般的強...),其實你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
11. 重視考官的挫折感,防止情緒反彈,不要輕松地回答每一個你懂的問題。不要答對每一個問題。
12. 重視自己的挫折感及其給考官的印象,答不對問題要不以為然,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不能糾纏。
posted @
2007-11-15 08:23 w2001 閱讀(65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太easy了。假設多邊形是凸的,且射線端點p0不處于多邊形內,且射線單位方向矢量為n0。逐個取多邊形上的頂點,并且以其坐標構造自p0指向該頂點的矢量,如s、r。不難發現:s
×n0與r
×n0結果的Z分量符號是相反的。換而言之,只要在遍歷過程中發現一次符號相反的情況,射線必與多邊形相交,判定即可停止,無需全部遍歷完所有頂點;如果符號全相同,則射線與多邊形不相交。
posted @
2007-09-08 16:21 w2001 閱讀(77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1. 叉乘判別法(只適用于凸多邊形)
想象一個凸多邊形,其每一個邊都將整個2D屏幕劃分成為左右兩邊,連接每一邊的第一個端點和要測試的點得到一個矢量v,將兩個2維矢量擴展成3維的,然后將該邊與v叉乘,判斷結果3維矢量中Z分量的符號是否發生變化,進而推導出點是否處于凸多邊形內外。這里要注意的是,多邊形頂點究竟是左手序還是右手序,這對具體判斷方式有影響。
2. 面積判別法(只適用于凸多邊形)
第四點分別與三角形的兩個點組成的面積分別設為S1,S2,S3,只要S1+S2+S3>原來的三角形面積就不在三角形范圍中.可以使用海倫公式 。推廣一下是否可以得到面向凸多邊形的算法?(不確定)
3. 角度和判別法(適用于任意多邊形)
double angle = 0;
realPointList::iterator iter1 = points.begin();
for (realPointList::iterator iter2 = (iter1 + 1); iter2 < points.end(); ++iter1, ++iter2)
{
double x1 = (*iter1).x - p.x;
double y1 = (*iter1).y - p.y;
double x2 = (*iter2).x - p.x;
double y2 = (*iter2).y - p.y;
angle += angle2D(x1, y1, x2, y2);
}
if (fabs(angle - span::PI2) < 0.01)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另外,可以使用bounding box來加速。
if (p.x < (*iter)->boundingBox.left ||
p.x > (*iter)->boundingBox.right ||
p.y < (*iter)->boundingBox.bottom ||
p.y > (*iter)->boundingBox.top) 。。。。。。
對于多邊形來說,計算bounding box非常的簡單。只需要把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最大最小值找出來就可以了。
對于三角形:第四點分別與三角形的兩個點的交線組成的角度分別設為j1,j2,j3,只要j1+j2+j3>360就不在三角形范圍中。
4. 水平/垂直交叉點數判別法(適用于任意多邊形)
注意到如果從P作水平向左的射線的話,如果P在多邊形內部,那么這條射線與多邊形的交點必為奇數,如果P在多邊形外部,則交點個數必為偶數(0也在內)。所以,我們可以順序考慮多邊形的每條邊,求出交點的總個數。還有一些特殊情況要考慮。假如考慮邊(P1,P2),
1)如果射線正好穿過P1或者P2,那么這個交點會被算作2次,處理辦法是如果P的從坐標與P1,P2中較小的縱坐標相同,則直接忽略這種情況
2)如果射線水平,則射線要么與其無交點,要么有無數個,這種情況也直接忽略。
3)如果射線豎直,而P0的橫坐標小于P1,P2的橫坐標,則必然相交。
4)再判斷相交之前,先判斷P是否在邊(P1,P2)的上面,如果在,則直接得出結論:P再多邊形內部。
posted @
2007-09-06 14:46 w2001 閱讀(26448) |
評論 (7) |
編輯 收藏
去年的今天我也是一名剛畢業的應屆畢業生,說實話啥都不懂,總認為只要自己有本事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做了一年之后,我開始明白,很多企業有很多問題,比如說福利問題、加班問題、管理問題,可能你含辛茹苦進入了一家所謂的知名企業,最后卻發覺被啃了,這種感受肯定不好受!為了讓大家少吃虧,我決定寫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先來說說社會保險。我相信就社會保險而言,大家最熟悉的名詞莫過于“四金”了,四金其實就是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但很多單位都說“我們交四金的!”那么應聘者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家公司不錯,但實際上四金的繳納是很有學問的,同樣交四金,可能你拿到的會比別人實際少。
為了更好的說明問題,我先來解釋一下社會保險的類型。在上海,社會保險分為城鎮保險、小城鎮保險、農保和綜合保險四種,因為我是上海人,對綜合保險不是很熟,這里只講城保和鎮保,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城堡和鎮保的待遇肯定比綜合保險要好。通常,只要單位能夠幫你申請到上海居住證(當然如果是上海戶口更好),就可以辦鎮保和城保了。
下面來說說鎮保和城保的區別:
區別1:繳費基數不同
大家應該聽過說,四金各占多少比例(如養老金22.5%),這里的比例是以什么為參照的呢?
如果是城保,那么就應該按第一個月的全部稅前實際工資來算(并非試用期工資總額),當然這是相對畢業生而言的,如果是已經工作過的人則按照去年你的月平均工資來算,但請注意很多公司并不是按照法律規定的繳費基數給的,通常會給一個固定的相對較低的基數(如2000,2600等),雖然嚴格意義上講這不合法,但很多單位都這么做,似乎也沒有人管!而鎮保則是按去年上海市平均工資的60%來算的,而與你的實際工資無關,比如去年的上海市月平均工資是2460,那么你的繳費基數則是1476。
區別2:四金繳費的組成部分不同
城保是分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兩部分的,而鎮保則只有單位繳費部分。具體繳費比例如下:
城保
單位:養老金 22.5%, 醫療保險金 12%, 失業保險金 2%, 公積金 7%
個人:養老金 8%, 醫療保險金 2%, 失業保險金 1%, 公積金 7%
鎮保
單位:養老金 17%, 醫療保險金 5%, 失業保險金 2% , 公積金 7%
個人:公積金 7%,其他不需要繳納
Tip
這里的公積金大家會發現一個規律,企業繳納多少,個人就要繳納多少,而且公積金是全部近個人賬戶的,所以越多越好!但相對而言,鎮保的基數低,所以拿到的公積金少。雖然有些單位參加鎮保,允許繳納補充公積金,但這些補充的錢都是你自己的,單位是不繳納的。當然有些人會覺得合算,因為四金是可以避稅的,所以多繳納肯定合算!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城保單位繳納部分比鎮保多出了12.5%,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企業愿意繳納鎮保。當然,從個人繳納部分看,大家會有一個感覺——那豈不是鎮保合算嗎?其實不見得,我之前工作的那家公司就給我們灌輸這樣的思想——即鎮保對于員工沒有損失,僅僅是企業少交點,training的ppt竟然叫“提高員工福利,降低公司成本”,怎么可能!(真tmd無恥,就知道欺騙畢業生,騙一個算一個)。在接下來的區別中會將發現問題出在哪里!
區別3:醫療保險待遇不同
城保的醫療保險有0.5%是進個人賬戶的,這些錢就是我們常說的醫保卡里面的錢,當然錢用光了就只能自己掏了,所以如果繳費基數高的話,醫療保險里面的錢會多點。另外,城保對于所有醫院適用,包括地段醫院。另外,醫保卡在門急診、住院、大病等情況下都可以使用(大家可能會覺得納悶,為啥我要說這個,這是因為鎮保不是所有情況都適用的,見下)
Tip
請大家注意,個人繳納部分不等于進入個人賬戶的部分,其實城保的個人繳納部分大部分是進社會統籌賬戶的,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認為:我多交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都給別人用了,所以很多人愿意把城保基數降低或者干脆選擇鎮保!
鎮保的醫療保險是不進個人賬戶的,也就是說你的醫保卡里面是沒有錢的,所以不要指望用醫保卡看病,去看的話也只有一個結果——刷卡的人會告訴你的醫療保險賬戶沒有開通過!鎮保的適用范圍也有限制,僅限住院和大病,也就是說如果你生小毛小病是不能報的,等于沒有!
Tip:醫保卡就是社會保障卡,不會專門發醫保卡的!
區別4:城保與鎮保轉換銜接的問題
這一點是由《關于本市從業人員社會保險關系轉移銜接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的,具體的我就不在這里帖了,大家網上搜一下就知道了!我主要解釋一下其中的意思,因為我一開始看也看不懂!
首先是什么情況下會發生轉換——當我們退休要申請領養老金時,勞動局會要求我們作一個選擇,選擇城保還是鎮保,這種情況是怎么回事呢——即我們在過去的工作中即繳過城保,也繳過鎮保。在退休后,由于鎮保的福利相對城保差,我們當然選擇城保,那么鎮保的部分怎么辦呢?它會按照一個比例將繳費年限轉換為城保繳費年限,這個比例是這樣計算出來的:
假設你當年鎮保的繳費基數為1476,而同年你城保的繳費基數是4000(你的實際工資),那么公式就應該應該是:(鎮保繳費基數*12*24%)/(城保繳費基數*12*36.5%),按照剛才的數字來算的話,結果則是0.24,也就是說這一年我的鎮保繳費年限轉換為城保只有0.24*12=2.88月,所以這就是損失!大家要明白,不管是城保還是鎮保,繳費年限必須滿15年才能領取社會養老金,如果你一直繳的是鎮保,即使我們按1:2的比例算,你必須做30年才可以滿足城保的領養老金的要求!(我之前的公司人事經理盡然還幫我說:你如果覺得城保繳費年限不夠,那你退休選鎮保不就好了!這也算人說出來的話!簡直就是禽獸!)
另外,如果你設有鎮保個人補充賬戶,帳戶里面的錢也會有7折左右的折算!
區別5:授眾不同
城保是針對市區的,而鎮保是針對郊區的(浦東新區目前被認定為郊區),并且鎮保推出的初衷是針對失地農民,而不是企業員工,當然現在范圍擴大到全體從業人員。
Tip
有些單位通過搞人事外包達到強制鎮保的目的!即讓你和一家浦東的人事服務公司簽協議,然后告訴你只能參加鎮保,公司沒有城保!其實從法律角度講,有欺詐的嫌疑,因為并沒有告知員工鎮保與其人事外包是有聯系的!(我之前的公司就是這么做的!我公司的注冊地是普陀區,屬于市區,但它卻故意把人事外包給一家浦東的公司!簡直就是無賴行為!)
網上就有人寫過這樣帖子:
特別要預防單位提出把勞動關系轉到勞務公司的花招。因為這個“轉”,也意味勞動關系的轉移,即你與勞務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與實際使用你的用人單位變成了 勞務關系。社會保險是隨勞動關系走的,你的社會保險也由勞務公司為你繳納了。從表面看,你在公司的工作、工資等其他待遇并沒有變化,但是如果這個勞務公司 是郊區的,或注冊在郊區,則完全可以給你繳納小城鎮社會保險。
說得也就是這種情況!所以大家千萬要小心!
Tip
有些公司會幫你繳納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這個保險很好,因為它可以讓你報銷80%-90%的醫藥費,而不需要使用醫保卡,醫保卡里的錢則可以到醫保定點藥房買藥?
Tip
城保和鎮保都有補充養老金和補充公積金,但并不是所有的單位都愿意為你繳納,這個要看單位愿不愿意了。外面通常所說的六金,其中的兩金就是指補充養老金和補充公積金。
最后,我來總結一下。如果一家公司的人事要和你談福利,我們必須關注以下幾點:
1. 是鎮保還是城保?(建議選城保)
2. 繳費基數是多少?
3. 有沒有補充公積金和補充養老金?
4. 有沒有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自己需不需要繳費(單位好的話是全部由單位繳)
5. 公司是否有人事外包?外包到哪里?屬于市區還是郊區?
大家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人事都會告訴你這些,等你簽完協議后,她就會說你簽協議之前怎么不問?你可以不簽這份協議的呀?!(tmd遇到這種人事真想抽他——良心被狗吃掉了。)
大家如果對城保和鎮保有任何疑問,可以通過tonyqus@gmail.com聯系我。以上內容中如果有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指出,謝謝!
From: http://www.cnblogs.com/tonyqus/archive/2007/05/10/721668.html
posted @
2007-07-21 21:36 w2001 閱讀(91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題目:
有三個六位數,分別是ABCDEF、CDEFAB、EFABCD。
A、B、C、D、E、F分別代表一位數,可能是1~9之間的任何一個,但是他們都是不同的數。
已知這三個六位數滿足下列條件:
ABCDEF×2=CDEFAB (1)
CDEFAB×2=EFABCD (2)
問A=?、B=?、C=?、D=?、E=?、F=?
解答:令x=AB,y=CDEF,根據式1,則有2*(10000x+y)=100*y+x,即19999x=98y,考慮一下98=2*7*7,兩端同時略去一個7,得2857x=14y,x、y都是自然數,2857、14互質,所以y=2857,x=14,或者(y=5714、x=28,y=8571、x=42)。下面來繼續驗算式2,可發現括號里面的解都不合適,因此舍去,所以得解:ABCDEF=142857
posted @
2007-04-23 16:22 w2001 閱讀(44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http://218.94.142.104/
http://bbs.nju.cn
posted @
2007-04-20 13:29 w2001 閱讀(79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題目:
學校提早放學,女兒自己回家,走10分鐘后碰到父親來接,坐父親摩托車回家,到家時比平時遲到了1分鐘,原因是父親下班遲了7分鐘,那么學校提早放學幾分鐘?(平常的話,一般女兒放學時爸爸正好騎車到校門口)
圖示:
家----------------------------學校
|--------爸爸-------->|<--女兒---|
|<-------一起---------|
題解1:
- 此類題目的特點:描述非常模糊,比如,沒有說明爸爸和女兒行走的方向;沒有說明爸爸下班之后是從公司出發的還是從家里出發的;沒有說明公司、家、學校的相對位置;沒有說明其他的一切一切情況... 總之很多沒有說明,這便要靠問,如果問不到,便猜測一種對分析最有利的情景,如上圖
- 爸下班晚了7分鐘,如果女兒沒有提前放學,并且在學校等他的話,那么其實回家應該也遲到7分鐘的,但最終回家只晚了1分鐘,這完全是因為女兒已經提前向家里走了幾分鐘的緣故,因此,女兒提前走的這幾分鐘,省了爸爸一來一回共計7-1=6分鐘,即爸爸和女兒相遇時,他們離學校距離為3分鐘摩托車的路程
- 同時由此可知,摩托車走3分鐘的路程,走路則要10分鐘
- 列方程,令:從家里到相遇點摩托車需要走t分鐘的路程,則有:
(正常下班時刻 + t + 3 = 正常放學時刻) (a)
(提前放學時刻 + 10 = 正常下班時刻 + 7 + t) (b)
- 消去t和正常下班時刻,得到:正常放學時刻 - 提前放學時刻 = 6
題解2:
由于父親遲下班7分鐘,中途遇到小孩,然后回家,到家時比平常晚1分鐘,那么每段路省了3分鐘;所以父親遇到小孩時比平常(準時放學時)只晚了7-3=4分鐘,但小孩已經走了10分鐘了,所以學校比往常早放6分鐘。
posted @
2007-04-18 19:43 w2001 閱讀(1704) |
評論 (4) |
編輯 收藏
討論前提
考慮到UDP的無狀態特性,目前針對其的NAT實現大致可分為Full Cone、Restricted Cone、Port Restricted Cone和Symmetric NAT四種。值得指出的是,對于TCP協議而言,一般來說,目前NAT中針對TCP的實現基本上是一致的,其間并不存在太大差異,這是因為TCP協議本身便是面向連接的,因此無需考慮網絡連接無狀態所帶來復雜性。
用語定義
1.內部Tuple:指內部主機的私有地址和端口號所構成的二元組,即內部主機所發送報文的源地址、端口所構成的二元組
2.外部Tuple:指內部Tuple經過NAT的源地址/端口轉換之后,所獲得的外部地址、端口所構成的二元組,即外部主機收到經NAT轉換之后的報文時,它所看到的該報文的源地址(通常是NAT設備的地址)和源端口
3.目標Tuple:指外部主機的地址、端口所構成的二元組,即內部主機所發送報文的目標地址、端口所構成的二元組
詳細釋義
1. Full Cone NAT:所有來自同一個內部Tuple X的請求均被NAT轉換至同一個外部Tuple Y,而不管這些請求是不是屬于同一個應用或者是多個應用的。除此之外,當X-Y的轉換關系建立之后,任意外部主機均可隨時將Y中的地址和端口作為目標地址和目標端口,向內部主機發送UDP報文,由于對外部請求的來源無任何限制,因此這種方式雖然足夠簡單,但卻不那么安全
2. Restricted Cone NAT:它是Full Cone的受限版本:所有來自同一個內部Tuple X的請求均被NAT轉換至同一個外部Tuple Y,這與Full Cone相同,但不同的是,只有當內部主機曾經發送過報文給外部主機(假設其IP地址為Z)后,外部主機才能以Y中的信息作為目標地址和目標端口,向內部主機發送UDP請求報文,這意味著,NAT設備只向內轉發(目標地址/端口轉換)那些來自于當前已知的外部主機的UDP報文,從而保障了外部請求來源的安全性
3. Port Restricted Cone NAT:它是Restricted Cone NAT的進一步受限版。只有當內部主機曾經發送過報文給外部主機(假設其IP地址為Z且端口為P)之后,外部主機才能以Y中的信息作為目標地址和目標端口,向內部主機發送UDP報文,同時,其請求報文的源端口必須為P,這一要求進一步強化了對外部報文請求來源的限制,從而較Restrictd Cone更具安全性
4. Symmetric NAT:這是一種比所有Cone NAT都要更為靈活的轉換方式:在Cone NAT中,內部主機的內部Tuple與外部Tuple的轉換映射關系是獨立于內部主機所發出的UDP報文中的目標地址及端口的,即與目標Tuple無關;在Symmetric NAT中,目標Tuple則成為了NAT設備建立轉換關系的一個重要考量:只有來自于同一個內部Tuple 、且針對同一目標Tuple的請求才被NAT轉換至同一個外部Tuple,否則的話,NAT將為之分配一個新的外部Tuple;打個比方,當內部主機以相同的內部Tuple對2個不同的目標Tuple發送UDP報文時,此時NAT將會為內部主機分配兩個不同的外部Tuple,并且建立起兩個不同的內、外部Tuple轉換關系。與此同時,只有接收到了內部主機所發送的數據包的外部主機才能向內部主機返回UDP報文,這里對外部返回報文來源的限制是與Port Restricted Cone一致的。不難看出,如果說Full Cone是要求最寬松NAT UDP轉換方式,那么,Symmetric NAT則是要求最嚴格的NAT方式,其不僅體現在轉換關系的建立上,而且還體現在對外部報文來源的限制方面。
參考:UDP"打洞"原理
posted @
2007-04-13 15:43 w2001 閱讀(8104)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前段時間研究過如何求最長連續公共子序列和最長連續子字符串,以前一個同學正好問起來,這里貼出來解法:
問題的關鍵還是如何定義子問題,假設有:
Xm = x1 x2 x3 ... xm
Yn = y1 y2 y3 ... yn
1. 最長公共子序列(不必連續)
定義f(m, n)為Xm和Yn之間最長的子序列的長度
于是有f(m, 0) = f(0, m) = 0
如果xm != yn, 則f(m, n) = max{ f(m-1, n), f(m, n-1) }
如果xm = yn,則f(m, n) = f(m-1, n-1) + 1
問題歸結于求f(m, n)。依照公式用Bottom-up DP可解。
2. 最長連續子字符串(必須是連續的)
定義f(m, n)為Xm和Yn之間最長的子字符串的長度并且該子字符串結束于Xm & Yn。因為要求是連續的,所以定義f的時候多了一個要求字符串結束于Xm & Yn
于是有f(m, 0) = f(0, m) = 0
如果xm != yn, 則f(m, n) = 0
如果xm = yn, 則f(m, n) = f(m-1, n-1) + 1
因為最長字符串不一定結束于Xm / Yn末尾,所以這里必須求得所有可能的f(p, q) | 0 < p < m, 0 < q < n, 最大的f(p, q)就是解。依照公式用Bottom-up DP可解。
轉載自:http://blog.csdn.net/atfield/archive/2007/01/28/1496132.aspx
我的補充:最長連續子字符串問題與最大子段和問題有點類似。
posted @
2007-03-24 03:55 w2001 閱讀(188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