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歷經年余,適當此夜,論文終有小成。回首七載,生活于金陵,求學于河海,不免諸多感慨。其間辛苦,其中收獲,此跋千言,不能盡述。學生感戴之情,僅以此文,萬中難表其一。然曰:在此期間,輔我之恩師,助我之同窗,伴我之良友,育我之親人,學生感激涕零!
恩師在上,理當先敬而叩謝之。葛瑩副教授乃學生導師。教書育人,堪為表率。學高者師,身正者范,學生思量間,老師“師范”二字當之無愧。葛老師身體力行,傳學生以學識,且對學生為人處世言傳身教之。僅為此文,老師字斟句酌,反復商榷,耳提面命,不厭其煩。付出心血之多,或在學生之上。學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此后人生路長,定當銘記教誨,不負導師期待!
為學生恩師者,有李浩老師、何秀鳳老師、周紹光老師、王山東老師、鄭德華老師、陳仁喜老師、楊英寶老師、岳建平老師諸公。學生與多位恩師同處七年,感情深厚,不言而喻。學生有問,諸師必答。傳道授業解惑,學生甚為感念。七載寒窗間,于諸位老師,難免有所怠慢。雖是無心,過亦屬實。蒙諸位老師胸襟寬廣,諒解學生無禮。無知淺薄,學生以為愧。在此懷誠道謝,實表歉疚!
前路漫漫,吾等適才成行。武東輝、吳磊與吾同宿三年,相攜相顧,緣分不菲。今日一別,各赴鵬程。他日再會,定當一敘舊情。桂林、孫超、胥超、涂道勇,皆與吾并肩行過。猶憶當日,林下言歡,樓前賦歌。席間觥籌,歷然在目。人生快意,唯得知己。結友如卿等,三載不虛!
同門之誼,永結于心。師姐李心玉,王偉娜,張淑輝,師兄陳科,已赴前程。與諸君共度三秋,實吾至幸。兄姊在前,弟嘗與君等共嬉共言,同心同德。今而吾亦踏上新途。天南海北,長幼之情仍在。齊家立業之途,愿與諸君共勉!
同期杜艷琴,師弟胡維鑫、勞國羽、李愛國、路新強。卿等活潑大方。與汝等相處,輕松自在,無須多言。師妹陸鳳,行事穩健,為人嫻雅。同學三年,助益良多。此文之間,亦充蘊其辛苦,吾甚為感領。
及幼而漸長,歲月風聲之間,結識諸多志同道合之友。傅睿,UJ,張安琪,汝等或與吾行事艱困之間勉勵寬慰,令吾堅持至此,終有所獲;或諫愚之短,勵愚之長,令愚從善如流。有龔敏敏,付愷,徐磊,潘李亮,陳梓翰,凃鳴,李錦俊諸君,在吾求學期間,同行為師,互通有無;各抒己見,互學相長。求職期間,又得諸君幫扶。在此拜謝!
回想年前,河海于學,測繪局于習。此間受多位共事領導照顧,有前輩丁主任,聶主任,曹工,戴工,王工,同輩費昕、顧竹、張璐、陶冬冬。其間承蒙錯愛,理當拜揖。姝金琳,更對吾等以姐弟相待,與汝相識,予甚幸矣。
行文至末,已是中夜。朗月擎空,諸天墨色相環。清冷曠寥,思家之心猶生。憶求學期間,家父有恙。家慈恐吾擔憂,未露片語。及至春節還家,方知此事。更有祖母,謝世于庚寅三月十八。服孝期間,唯還家一日。祖父見予,誦袁枚文曰:“已予先一日夢汝來訣,心知不詳,飛舟渡江。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已辰時氣絕。四肢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遂解其意,頓覺無涯之憾永抱。每念及于此,皆慟而不能自持之。此文亦敬呈生身養育之父母,悉心教導之祖父母。惟愿不才,未失長輩希冀爾!
回望三年,學生雖難稱盡心克己,卻也能謹慎度之,自忖不算荒度。三年期間,有得有失,有功有過。前路其長,理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在此,謹祝師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同窗據天時,守地利,占人和,一展宏圖;師弟師妹后來居上,學有所成;祖母在天自安。遂以此文,敬謝諸位良師益友父母親人。學生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