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下班的時候,從曹輝那里新搞到一本書,看樣子不錯哦!呵呵《The Productive Programmer》。。。所以呢,那個網絡流先放一會吧。。明天或者什么時候搞。。今晚讀讀書。。也挺不錯的。。
1 在《Programming Perl》一書中,Larry Wall 說到“懶惰,傲慢和缺乏耐性”是程序員的3大妹的。懶惰,因為你一直致力于減少需要完成的工作總量;缺乏耐性,因為一旦讓你浪費時間去做本該計算機去做的事情,你就會怒不可遏;還有傲慢,因為被榮譽感沖昏頭腦的你會把程序寫的讓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呵呵,恩,卓越的程序員就應如此啊!!
2 在小字里面看到這樣一段字: Hyperproductivity是指在高效的工具和工作 流程之下工作的工人得不到休息而過度疲勞、壓力過大的情況。。。。。
哥難道杯具的屬于這種情況嗎?。。。杯具啊。。
3 很多比較年輕的同時從來就沒有認真使用過命令行工具,自然也就無法理解為何這些工具能比時下那些漂亮的IDE還要高效。。。
小樂表示沒有認真的用過命令行。。。看來這本書讀的還是對的。。。
4 那些對于普通用戶而言能夠提高生產率的東西(比如漂亮的圖形界面 鼠標 下拉菜單等),對于其他一些人(程序開發者)來說確實他們獲得計算機最佳性能的障礙。“易用”“高效”在很多時候其實是不相關的。那些在使用圖形界面的過程中長大的程序開發人員們,對那些老一代聰明人所使用的不僅酷而且高效的技巧一無所知。。。他們的計算機大部分時間里根本不是在跑,簡直就是在散步。。。
5 Vi編輯器就是一個經典的“不需要鼠標”的引用。旁觀一個經驗豐富的VI用戶會使人心生敬畏。光標看起來就像是在跟隨者他們的眼睛。遺憾的是,它的學習曲線實在是太陡峭了,大概需要兩年堅持使用VI才能夠達到這種程度吧。另一個經典的的編輯器就是Emacs,同樣非常的以鍵盤為中心,然而,Emacs是一個原始的IDE:通過插件結構,它可以做的遠不止是編輯文件。VI用戶輕蔑的將Emacs成為“一個只有有限文本編輯能力的偉大的操作系統”。
VI和Emacs 都支持一個非常重要的加速器:永遠不要將你的雙手從字符按鍵上離開。
的確是,說實話,從大學開始搞計算機到現在已經3年了。。準確的說,自己接觸計算機到現在也就3年的時間。。想想一開始的那段時間,自己真的是什么都不懂。。然后慢慢搞到了這一步。。一個行業從業十年,不斷的學習,就能讓你成為一名專家。。我堅信如此!!!
不錯到現在開始,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接觸Linux,只是一些小打小鬧。。。。以后需要反思實踐了。。擴大自己的事業。。多接觸一些東西總不是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