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時間,數模的征程就這樣結束了,很多感慨。說一說大概的進程吧。
First Day: Arrival
下午來到賓館,帶來了3臺筆記本電腦,配置好一切之后,去超市買了好些吃的,準備比賽的幾天好好儲存能量,哈哈。不過當時我們提著吃的回來的時候發現alpc55的那個組居然買了我們組2倍的吃的,我暈,吃得完么,懷疑:)
Second Day: 正式比賽第一天
早上拿到題目, 接下一看,A題是預測中國未來人口的題目,B題是關于北京迎奧運的公交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我們覺得A題已經具備比較成熟的模型,想在這上面創新已經空間不大,而B題由于數據量很大(4000個站點), 而且考慮起來情況復雜,對編程的要求較高. 2者都目標明確,卻又不好輕易下手,由于我們組對公交線路(圖論模型)還算熟悉, 我們選擇了B.
首先是找資料,我們去圖書館借了5本圖論的書, 在網上找到了關于北京交通信息,還有公交網絡處理的相關文章, 開始三人分開運作. 同時,我開始對題目給的數據進行預處理.題目的數據雖然是中文和數字混合,但是數據非常規范,經過我的測試,發現有些公交線路有少許不明確的地方,但是并不影響太多,經過大概2個小時的處理, 數據被分類和整理好了.
下午我和組友開始深入研究題目和討論算法, 他們通過對信息的逐步深入了解, 提出了一些可行方案, 我也開始細細研究. 到了快要吃晚飯的時候, 我們3個都對搜集來的資料作認真的閱讀和探討,同時我們基本的思路已經基本成型.于是我開始按照想法,依照改進的圖論算法試著開始編程實現. 到了晚上已經能夠運行出一些答案.可是可惜的是,我對自己的數據和答案作測試的時候,發現了一些bug(程序上的和題意理解上的),經過很長時間的修正,終于在深夜的時候得到我們覺得基本符合要求的答案. 但是這僅僅還是開始.
Third Day: 正式比賽第二天
今天是關鍵的一天.早上一起來,我就開始對昨晚的答案作測試,再次發現一次錯誤.修正之后,開始按照思路繼續進行. 到了下午的時候,終于把第一問得答案得到. 此時非常累了,可以沒有睡午覺, 開始繼續按照第二問的模型編程.因為程序在這個時候是關鍵, 這個地方拖累了會導致整個進程滯后. 這個時候, 組友關于第三問的模型也有了成型的想法,由于題目只需要提出理論模型, 他們倆已經開始在做論文底稿和第三問的工作.
第二問的模型只要成功建立,和第一問的解法是非常類似的.由于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一直讓自己的程序盡可能通用性好.所以第二問得解答非常順利,很快得到了我們想要的結果.經過對答案進行測試,沒有發現大的問題. 我們對自己的答案很有信心.
此時論文的進度也在加快了.由于我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終于安心的睡了.
Fourth Day: 正式比賽第三天
今天是論文和進一步擴展,還有第三問必須再深入討論的時候了.考慮到算法這方面可能執筆者是我比較好, 所以我的核心人物就是把模型建立與求解這一部分的算法盡可能描敘成易懂的數學模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由于自己寫論文的經驗不夠,總是寫得不好. 好在后來框圖等各種清晰的表達方案都被我采用,也將算法盡最大可能和數學語言靠近, 終于得到了自己認為還看得過去的方案. 等論文基本成型, 第三問卻發現存在大量問題. 我們不得不再次仔細考慮第三問,并且借助前面的模型, 對第三問做模型的改進. 到了晚上的時候,終于得到比較好的方案. 由于改動的地方不多,我們還是非常好信心的.
隨后就是對論文的完善. 3個人不斷的通讀論文, 修改其中含糊的地方, 添加一些零部件,使論文完整,清晰. 一直忙到深夜,后來實在太累了, 我也幫不上什么忙了, 我就先睡了..
Fifth Day: 結束
早上起來才知道, 昨天晚上組員忙到很晚才睡.大家早上醒來后,再作了一次最后的檢查修正.結果還發現了一個地方居然忘記寫了,補充了之后就到了交論文的時間.
交完論文,長舒一口氣.
回家.呵呵.
發現又記了一篇流水賬... 干嘛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