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網絡上出現了關于吳瑩瑩的各種各樣的說法 有的極力夸大這樣一位北師大的女大學生的神奇人生 有的則大力批判這是一種商業炒作
吳瑩瑩有100多項發明和3項專利,在國際、國內程序設計大賽中屢獲大獎,通過芭蕾舞分級考試四級、中國民間舞九級等等。
看看Yanhui對此事的評價
在吳瑩瑩事件中,媒體再次擔當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角色。很明顯,這是一次炒作,但并非出自吳瑩瑩本身的炒作。就在第一天出現“21歲女副總裁”新聞的時候,我聯系到吳瑩瑩,她第一句說就是說:“看到記者出的文章,都快哭了”。一直做采訪的經歷告訴我,這很正常,但一個媒體的記者在采訪中面對這樣一個沒有任何資歷,沒有出過鏡的人物的時候,在文章的方向和標題上肯定會向著某些“扎眼”的字面上靠,要營造出一種新聞效果。而吳瑩瑩的幾個關鍵詞“漂亮”“21歲”“副總裁”“民族舞”等等對于大眾來說,這就是一種刺激。“人比人該死,貨比貨改扔”,只有這種明顯的人與人之間的反差才是新聞性的重要根源。
這次被媒體集體攻擊 我覺得很不公平
她的確很優秀 雖然市面上對她的報道很夸張 但是這本身就是媒體和校方的炒作
而如今卻又重新批判她吹牛阿 虛假阿... 太不公正了
在現實中我雖然不認識她,但是我看得到她為國內的程序設計競賽作出的貢獻 經常的訪問 和 組織 還有30th ICPC的全程報道 她是配得上這些榮譽的
希望媒體有些事不要做得太過分 把別人光榮抬起的是你 把別人惡意砸下的還是你 何必呢?
吳瑩瑩有100多項發明和3項專利,在國際、國內程序設計大賽中屢獲大獎,通過芭蕾舞分級考試四級、中國民間舞九級等等。
看看Yanhui對此事的評價
在吳瑩瑩事件中,媒體再次擔當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角色。很明顯,這是一次炒作,但并非出自吳瑩瑩本身的炒作。就在第一天出現“21歲女副總裁”新聞的時候,我聯系到吳瑩瑩,她第一句說就是說:“看到記者出的文章,都快哭了”。一直做采訪的經歷告訴我,這很正常,但一個媒體的記者在采訪中面對這樣一個沒有任何資歷,沒有出過鏡的人物的時候,在文章的方向和標題上肯定會向著某些“扎眼”的字面上靠,要營造出一種新聞效果。而吳瑩瑩的幾個關鍵詞“漂亮”“21歲”“副總裁”“民族舞”等等對于大眾來說,這就是一種刺激。“人比人該死,貨比貨改扔”,只有這種明顯的人與人之間的反差才是新聞性的重要根源。
這次被媒體集體攻擊 我覺得很不公平
她的確很優秀 雖然市面上對她的報道很夸張 但是這本身就是媒體和校方的炒作
而如今卻又重新批判她吹牛阿 虛假阿... 太不公正了
在現實中我雖然不認識她,但是我看得到她為國內的程序設計競賽作出的貢獻 經常的訪問 和 組織 還有30th ICPC的全程報道 她是配得上這些榮譽的
希望媒體有些事不要做得太過分 把別人光榮抬起的是你 把別人惡意砸下的還是你 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