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立 博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副主任醫師
婁思權 教授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 主任醫師
臨床上考慮為椎動脈型頸椎病,但并不十分肯定;或者當椎動脈型頸椎病保守治療無效,準備施行手術治療時,應當進行椎動脈造影,以明確椎動脈是否因椎間盤突出,鉤椎關節骨刺的壓迫或刺激,造成了椎動脈的扭曲、痙攣、變細、梗阻,或者椎動脈有無畸形及動脈硬化等,另外還可以觀察椎動脈的異常改變與頸椎活動的關系。
目前的椎動脈造影方法,大多采用從椎動脈以外的動脈穿刺插管,在電視透視監視下將插管送至椎動脈,然后注入含碘的造影劑,同時進行動態的透視觀察或者拍攝X線片。也可以在頸部向各個方向活動時,進行動態的透視觀察或者拍攝X線片,以明確椎動脈是否有扭曲、痙攣、變細、梗阻或者椎動脈有無畸形及動脈硬化等,以及椎動脈的異常改變與頸椎骨刺和頸椎活動的關系。
椎動脈造影并發癥較多,包括局部血管損傷、出血、感染、全身性過敏反應以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由于造影劑對椎動脈的刺激,導致椎動脈的痙攣引起一過性腦部缺血的癥狀,包括暫時性運動障礙、視力障礙以及頭暈等。椎動脈刺激引起腦部的并發癥與造影劑的濃度有關,濃度越高并發癥越常見。由于無創性的核磁共振椎動脈顯影技術的出現,其椎動脈顯影清楚,而且為無創性檢查, 目前在有核磁設備的醫院已基本取代椎動脈造影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