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僵硬現象是肌肉疲勞的結果。它很容易產生(尤其是田徑跑、跳運動員的下肢肌肉),對訓練的妨害極大,因此要很好防治。
原因 在運動訓練中發現:訓練水平低的新隊員,或因病傷,長期未參加正規訓練的老隊員,猛然進行大強度、大運動量的訓練(或比賽)以后,肌肉負擔量很大,
而局部代謝的功能低,得不到充足的氧氣,肌肉里面氧化不足的產物——乳酸便大量積聚。乳酸刺激神經,使肌肉的放松受到抑制,結果出現了肌肉痙攣(抽筋)現
象。在這種情況下,技木不好或動作稍猛,肌肉就會拉傷、扭傷。肌肉痙攀了,收縮與放松的幅度減小,交替的頻率加快,這又反過來加速肌肉的疲勞;長期大強度
的運動刺激,會使大腦皮層的工作能力降低(保護性抑制)。這時,如果得不到即時合理的休息,疲勞反復出現,直至僵硬。不少運動員就是在系統訓練一個時期
(一月以上)后,不肯主動積極的休息。等到腿(以腿為例,后同)抬不動,動作施展不開,甚至疼痛不已的時候,再減量減強度,已經挽救不及了;天氣關系,冬
天肌肉不容易活動開,不注意的話,也會造成僵硬現象。
癥狀 僵硬初期,僅僅在訓練后覺得腿部有點酸痛,次日又好了。三四天至一周后,逐漸感到腿部肌肉愈來愈緊,發脹、發硬,好像要裂開似的。訓練時,準備活動
不易做開,跑起來覺得肌肉變短(保護性攀縮),拉得厲害(好像要拉傷了),熟練的技術不能隨意完成。可是訓練后,若做些放松按摩,燙燙澡,過了兩三天又好
了。如果再不減運動量,一兩周后,肌肉就疼痛起來。走路痛,睡覺也痛,下樓更痛。同時感到深部肌肉變成了一塊塊的。再發展下去,肌肉里條狀,發硬。進而表
皮失去光擇,發燒、腫脹,到處有觸壓痛。此時注意不要同拉傷混淆(拉傷有痛點,且可摸到損傷的硬結)。
治療 經大夫確診后,可采用按摩、燙澡、臘療、紅外線照射等方法治療。以前三種為佳,按摩最好。手法是以手掌(雙手重疊),間或用拇指,沿肌纖維的方向,
由下向上按(向心性,以促進靜脈血、淋巴液、組織液的回流)。以撫摩開始,震抖結束(采用小震抖——抓住患者腳腕震抖—和大震抖—屈髖、膝,轉動髖關節,
猛一拉直其腿一兩種方法。按摩的手法宜重。
上述療法可單獨使用,亦可綜合治療。輕患者二三次,比較重的一星期,嚴重者二星期左右即可治愈。
訓練安排上,輕者可保持原計劃,不加強度;較重者要減小強度和運動量;嚴重者必須停止訓練,在可能的情況下,其他部位也可做些輕微的活動,幫助患者復原。
預防 一、 系統訓練到一定階段后,應采取措施,注意地休息;
二、 訓練中,用力部位必須經常交替,活動力求全面,手段多樣。絕對防止今天練跑,明天練跳,后天練越野跑這種過于集中(下肢)的訓練方法;
三、 培養自我放松的能力,訓練后進行自我按摩或互相按摩;
四 、 合理安排運動量,注意自我監督。
肌肉緊繃
造成肌肉緊繃的原因有兩個:1單方面的長時間給肌肉施加壓力,如不正確的工作姿勢等,屬功能性緊繃;2心理性的肌肉緊繃。這種情況往往是人體對日常壓力以及內心未經化解的沖突,或者現實生活所留下的烙印所產生的反應。我們每天都會接受大量的信息,使肌肉不斷處于緊繃狀態,但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過渡性的。假如我們的負擔大大超過我們應付的能力,往往就會造成身體局部肌肉的周期性緊繃。在遇到身體需要做出反應的危險時刻,肌肉緊繃是有利的,例如在汽車沖過來時跳向路邊或者從危險的地方跑開等。此時,緊繃狀態便得到充分體現,事后就會出現自然的放松。但是,當一個人受到上司的訓斥、因考試而筋疲力盡,或者處于不合理的工作壓力之下時,他無法一躲了之。他的肌肉緊繃會使姿勢僵化、脖頸發硬、呼吸不暢。奇怪的是我們經常不會意識到這些現象,只是感覺到由此引起的不舒服、背疼、頭疼、呼吸困難和肌肉酸麻等。
如果肌肉長時間緊繃,就會造成難以忍受的肌肉僵硬和疼痛,尤其是肩膀和頸部,久而久之可能出現鈣質沉積,那不但會增加痛苦,而且很難治愈。長期的肌肉緊繃還可能造成骨骼錯位,形成關節痛。因此,肌肉一定要經常得到放松。頭疼的原因很多,除周期性偏頭痛之外,以頭部或頸部肌肉緊繃所造成的最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