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是一個團隊生存和作戰的保障,沒有了紀律,這個團隊就會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沒有前進的方向。
一支富有戰斗力的軍隊,必定有鐵一般的紀律;一個合格的士兵,也一定具有強烈的紀律觀念。紀律,是團隊文化的精髓,團隊如果沒有紀律,就不能稱其為團隊。每個團隊建立之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指定明確的紀律規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團隊是人的組合,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但是團隊,尤其是軍隊,卻要力求避免這種個人的思想和行為,要求步調一致,所以紀律的約束不能缺少。
紀律文化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制定,一個是遵守和執行。紀律的制定,是少數領導者的事情,紀律的遵守和執行卻是所有成員包括制定者的事情。
紀律文化向來是中國人所缺少的。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的是個人的修養,講究的是獨善其身,喜歡“窩里斗”是國人一種普遍的心態。毛澤東就曾經說:“日本敢于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殘酷的現實,讓毛澤東那個時代的人們認識到了組織和紀律的重要性,所以紅軍從一開始就強調了組織和紀律的重要性。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親自制定和頒發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一系列紅軍紀律。
紅軍長征途中,《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得到了充分的執行。在那個軍閥混戰已久的年代,大部分軍隊與土匪沒有什么區別。軍隊所到之處,欺詐和強搶盛行,每過一處,當地幾乎十室九空。可紅軍當時就是那么“特殊”,他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正是這種秋毫無犯的紀律,使紅軍在相當艱苦的條件下,得到了最廣大群眾的支持,沿途不斷招募到新兵。紅軍經過之處,人們都以能當上紅軍為自豪。
美國歷史上個性最強的巴頓將軍,也深知紀律對于一個團隊的重要作用,他曾經說:“紀律是保持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們發揮最大潛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紀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戰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質還要強烈。”在軍隊中,沒有個性,只有紀律,這是巴頓將軍的警告,同時也是他成就事業的重要原因。
在作戰紀律方面,紅軍戰士不比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遜色。紅軍的主要作戰方式是運動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就對作戰紀律有了更高的要求。運動戰千變萬化,作戰計劃可能隨時更改,戰斗前制定好的計劃,可能根據形勢臨時改變。如果戰場上的士兵沒有絕對服從的紀律觀念,這種多變的戰術就會亂套,就會得不到充分的執行。四渡赤水時,沒有多少戰士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只知道在按照上面的命令行軍。戰士們不是沒有怨言,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是鐵一般的紀律保障了行軍策略的執行。
紀律是一個團隊生存和作戰的保障,沒有了紀律,這個團隊就會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沒有前進的方向。一個企業的使命說來也非常簡單,就是把已經制定的計劃變成現實,也就是執行。但是如何執行,卻是一門大學問。這時,紀律不可缺少,紀律是保證執行力的先決條件。紀律首先是服從,下級服從上級、部門服從公司、公司服從集團。令行禁止,決定的事和布置的工作必須有反應、有落實、有結果、有答復。
同時,紀律也保障自由和創造。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但我們同樣要遵守這個社會的規范、法律。只有遵守這些規范和法律,社會才能在和平的環境中發展,個人的自由才能得到保證。
具體到某一個企業、某一個公司、某一個團隊,為了更好地發展,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不受侵犯,都會制定一些條例、規章,以要求員工的行為。不要以為這是對員工自由的限制和剝奪,只有在這樣的紀律之下,每一位員工才能獲得自己的自由,才不會受到別人的侵犯,才能真正進行那些具有創造性的工作。企業的紀律正是對員工權利的最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