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0-11-06 18:35
S.l.e!ep.¢% 閱讀(500)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epoll
LT(level triggered)是缺省的工作方式,并且同時支持block和no-block socket.在這種做法中,內核告訴你一個文件描述符是否就緒了,然后你可以對這個就緒的fd進行IO操作。如果你不作任何操作,內核還是會繼續通知你的,所以,這種模式編程出錯誤可能性要小一點。傳統的select/poll都是這種模型的代表.
ET (edge-triggered)是高速工作方式,只支持no-block socket。在這種模式下,當描述符從未就緒變為就緒時,內核通過epoll告訴你。然后它會假設你知道文件描述符已經就緒,并且不會再為那個文件描述符發送更多的就緒通知,直到你做了某些操作導致那個文件描述符不再為就緒狀態了(比如,你在發送,接收或者接收請求,或者發送接收的數據少于一定量時導致了一個EWOULDBLOCK 錯誤)。但是請注意,如果一直不對這個fd作IO操作(從而導致它再次變成未就緒),內核不會發送更多的通知(only once),不過在TCP協議中,ET模式的加速效用仍需要更多的benchmark確認。
struct epoll_event struEvent;
struEvent.events = EPOLLIN | EPOLLOUT | EPOLLET;
struEvent.data.fd = hSocket;
??? epoll_ctl(m_hEpoll, EPOLL_CTL_ADD, hSocket, &struEvent);
如果將監聽套接字m_hListenSocket和epoll關聯起來,則代碼如下:
struct epoll_event struEvent;
struEvent.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struEvent.data.fd = m_hListenSocket;
??? epoll_ctl(m_hEpoll, EPOLL_CTL_ADD, m_hListenSocket, &struEvent);
如果想使用LT模式,直接把事件的賦值修改為以下即可,也許這就是缺省的意義吧。
struEvent.events = EPOLLIN | EPOLLOUT; //用戶TCP套接字
struEvent.events = EPOLLIN;???? //監聽TCP套接字
不過,通過測試確定,這兩種模式的性能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最大可以達到10倍。100個連接的壓力測試,其他環境都相同,LT模式CPU消耗99%、ET模式15%。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borefo/archive/2009/09/22/457710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