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存廢的論戰中,魯迅是一個被反中醫藥斗士們作為旗幟來標榜的重要人物。張功耀 、方舟子等人無不拿著魯迅的一句“中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到處招搖。
請讀者們注意,只抓著別人的一兩句話,就確定他對某問題的全部觀點往往是片面的。
記得文革時,強的一派叫喊著毛澤東的“革命是暴動”去打人,弱的的一派則叫喊著毛澤東的“要文斗,不要武斗”到處逃,弄得老百姓也不知誰說得對。
如果我們針鋒相對,也能如上照搬一個《論魯迅是中醫藥堅定的支持者》的論文:
——魯迅曾在《經驗》一文中對《本草綱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部書“含有豐富的寶藏”。還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對秦始皇在”焚書坑儒“中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加以肯定。在雜文《我的種痘》中,他稱贊了我國中醫學上的一個重大成就——古代的種痘法。1930年,魯迅先生還翻譯了日本的《藥用植物》一書。這部書吸收了當時生藥研究的最新成果,對豐富、促進中醫學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他還收集了中醫書籍,門類有藥物、診斷學、內科學、針灸學、食物治療、醫學史及叢書等,還親自修補古代醫書。
許廣平在一篇回憶錄中說,魯迅在居住上海的最后十年中,常和周建人談到《本草綱目》或其他中醫用草藥治急病見效的實例,并親自向朋友介紹用《驗方新編》上的中藥方治病,又說他年輕時曾生過“抱腰龍”的病,也是在鄉間用草藥治好的,可惜忘記了藥名。他常對一些效果很好的中醫驗方因年久失傳而湮沒無聞深表惋惜,希望有人加以科學整理。可見魯迅不但在理論上認識中醫中藥之可貴,在實際生活中也這樣相信的。
所以,魯迅是中醫藥堅定的支持者。——
那么,魯迅是反對中醫,還是支持中醫的呢?魯迅不是圣人,他的思想會隨著他對事物了解的深入而變化的。
魯迅的一生對中醫藥的態度經歷了一個從否定到肯定的變化過程,這才是對魯迅較為客觀的評價。你可以說魯迅曾反對過中醫,或贊揚過中醫;但你不能以此就說魯迅是反中醫或挺中醫的代表人物。
科學論戰重要的是擺事實,講道理,不要動不動就拿名人來說事,名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少點名人,多點事實,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有一種病叫“名人妄想綜合癥”,其癥狀主要有兩點,一是把名人當成神,二是自己也想出出名,如果西醫治不好,不妨也求中醫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