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再想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碰到過這樣的事情:有誰生病了,找醫生診斷,最好
是找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給診斷;購買住房、汽車、電腦等高檔商品,要找相關
的專家咨詢一下;遇到“官司”,就找律師代理法律事務或者當顧問;理財則找
理財專家做策劃。當今,信息的爆炸,經濟全球化的沖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
由此帶來的問題顯然不是一般人就可以從容應對的,因而,各種各樣的專家逐漸
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現實中,大部份的專家都能夠恪守職業道
德,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客觀公正的立場、精通的專業知識、獨到的見解、豐富
的經驗,為人們指點迷津,排憂解難。在搶得商機、贏得經濟效益、獲得公共利
益等方面,專家們在評估、論證和決策所起的作用更大。這樣的專家,無疑是值
得我們信賴和尊敬的。
然而,我們不時也會聽到某些“專家”的“高論”:只有拉大貧富差距,社
會才能進步;要適當提高房價、火車票價來遏制需求的增加;中國的股市目前還
不算泡沫;中國石油的價格比×國還低得多,要與國際接軌還要繼續漲價;中國
的電話費和上網費在世界上屬偏低的等等。在為偽科學鳴鑼開道的烏合之眾中,
我們看到了“專家”的身影。在某些虛假藥品的宣傳廣告中,我們看到了“專家”
的表演。剛剛又看到了某候選院士參與 “抗癌藥——雙靈固本散”“臨床研究”
的報道。前些年,風靡全國、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水變油技術”,也是經過
“專家”們鑒定出來的“成果”。這些“專家”的所作所為,其原因究竟是知識
老化、還是人情所累、或利益驅使、抑或居心叵測,我們不得而知,只是慘了那
些盲目聽信、上當受騙的人們。
如今,我們所處的社會錯雜紛紜,物欲橫流。面對著困惑,我們應持的基本
態度是:相信知識而不迷信專家。要永遠帶著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敢于質疑專家
的意見,不受所謂“專家”的迷惑。如何做到正確分析和判斷,這就要求人們必
須不斷自我充實各種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