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岫
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向上,衛生行政一日不能進展。……為民族進化計、為民生改善計,不可不取斷然手段以廢止舊醫,此乃國家大計,非區區主奴之見也!
魯迅
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于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于西方醫學的事實。
胡適
看這本書“敘述的西洋醫學每一個方面的演變過程,我們也可以明白我們現在尊為‘國醫’的知識與技術究竟可比人家第幾世紀的進步。”“回頭想想我們家里的陰陽五行的‘國醫學’,在這個科學的醫學史上能夠占一個什么地位。”
陳寅恪
“寧愿讓西醫治死,也不愿讓中醫看病。”
丁文江
我國現代地質學和勘礦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信仰新醫學”,“終身不曾請教過中醫,正如他終身不肯拿go-vern-ment干薪,終身不肯因私事旅行用免票坐火車一樣的堅決。”
李敖
中
國的醫學史,并不是什麼真的「醫學」史,而是一筆道道地地的「巫醫」史。換句話說,不太客氣的說,中國歷史上,根本沒有真正的「醫學」。中國傳統上關於
「醫」的記載,最早的是神農、黃帝等的假歷史,後來年代較近,產生了所謂「醫」的始祖「彭」與「咸」,就是屈原所謂的「吳將從彭咸之所居」的「彭」與
「咸」。所謂彭咸,根本統統是「巫醫」。可見「巫」和「醫」兩者,根本就是不分家的。換句話說,中國古代的所謂「醫」,根本就是神醫、就是「巫」、就是
「迷信」的另一個名字!「巫彭」與「巫咸」是殷商時代的人物。從這兩個所謂鼻祖以下,中國歷代都有所謂新一代——進化的、改良的一代——人物出現,都據說
是愈來愈不「巫」了,愈來愈「醫」了,其實都是扯淡!他們不論怎麼改來改去,不論是什麼「華陀再世」「歧伯復生」都統統屬於萬世一系的巫醫系統。這個系
統,直延伸到中華民國五十四年的所謂「中醫學院」,還沒有斷子絕孫,還是整年有數不盡的小「華陀」小「歧伯」出現,出現在這個可憐的國家,禍害這個可憐的
民族,使他們吃樹根草藥、吞蟲屎黑湯。
梁啟超
科學呢,本來是無涯涘
的。……
我們不能因為現代人科學智識還幼稚,便根本懷疑到科學這樣東西。即如我這點小小的病,雖然診查的結果,不如醫生所預期,也許不過偶然例外。至于診病應該用
這種嚴密的檢察,不能像中國舊醫那些“陰陽五行”的瞎猜。這是毫無比較的余地的。我盼望社會上,別要借我這回病為口實,生出一種反動的怪論,為中國醫學前
途進步之障礙。——這是我發表這篇短文章的微意。(1926年6月2日北京《晨報》副刊)
周作人
成
千上萬的中醫實在不是現代意義的醫生,全然是行醫的玄學家。什么辰州祝由科,靈子術的靈學家,國民精神養成所,這是原始社會的巫師行徑,是再早一個時代的
東西,不必說了,就是最純正的中醫學說也都是玄學的說法,倘若真是說得特別,即使荒唐古怪,也總還是夠得上說是獨有,可以標榜一個國字而名之曰“國術”!
但是不幸某一時期之醫學的玄學說法卻是世上普通的事,“以天地五運六氣配人身五藏六腑”與西洋中古之以七曜十二宮配人身各器官,陰陽濕燥之說與病源體液說
(Humoral'ism)等,藥物之形色數的意義與表征說(Theory of
Signature),根本上是一致,這種例不必等我外行人來多舉,只要請去查世界及中國醫學史就可看到很多。
孫中山
蔣夢麟先生追憶孫中山 先生說他是學西醫的,他知道中醫靠著經驗也能把病醫好。西醫根據科學,有時也會醫不好。但西醫之于科學,如船之于羅盤。中醫根據經驗如船之不用羅盤。用羅盤的,有時會到不了岸,不用羅盤的有時也會到岸,但他還是相信羅盤。
孫
中山先生患肝癌,協和醫院宣告束手無策時,仍然不愿服中藥。魯迅對此十分感動,寫道:“那時新聞上有一條瑣載,不下于他一生革命事業地感動過我,據說當西
醫已經束手的時候,有人主張服中國藥了;但中山先生不贊成,以為中國的藥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診斷的知識卻缺如。不能診斷,如何用藥?毋須服。人當瀕危之
際,大抵是什么也肯嘗試的,而他對于自已的生命,也仍有這樣分明的理智和堅定的意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見:《集外集拾遺》)
梁漱溟
梁漱溟從未出國留學,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鐘,人稱“最后的儒家”。下面這段文字,也許讀者很難想象竟是出自積極倡導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儒梁漱溟的筆下:
“中
國人雖然于醫藥上很用過一番心,講醫藥的書比講別的書都多。而其間可認為確實知識的依舊很少很少。用心用差了路,即是方法不對。……中國人無論講什么總喜
歡拿陰陽消長五行生克去說。……拿金、木、水、火、土來與五臟相配屬,……譬如這個人面色白潤就說他肺經沒病,因為肺屬金,金應當是白色,現在肺現他的本
色就無病。又姜若泡黑了用,就說可以入腎,因為腎屬水其色黑。諸如此類,很多很多。這種奇絕的推理,異樣的邏輯,西方絕對不能容,中國偏行之千多年!西方
人講學說理全都要步步踏實,于論理一毫不敢茍。中國人講學說理必要講到神乎其神,詭秘不可以理論,才算能事。若與西方比看,實在不只是論理的缺乏,竟是
“非論理的精神”太發達了。非論理的精神是玄學的精神,而論理者便是科學所由成就。從論理來的是確實的知識,科學的知識;從非論理來的全不是知識,且尊稱
他是玄學的玄談。但是他們的根本差異,且莫單看在東拉西扯聯想比附與論理乖違,要曉得他所說話里的名辭(term)、思想中的觀念、概念,本來同西方是全
然兩個樣子的。……他所說的心肝脾肺,你若當他是循環器的心,呼吸器的肺……那就大錯了,他都別有所指。所指的非復具體的東西,乃是某種意義的現象,而且
不能給界說的。……他是以陰陽消長五行生克為他根本的道理,而‘陰’、‘陽’、‘金’、‘木’、‘水’、‘火’、‘土’”都是玄學的流動抽象的表號,所以
把一切別的觀念也都跟著變化了。……中國人既然無論講什么,都喜歡拿陰陽等等來講,其結果一切成了玄學化,有玄學而無科學。”
儒
學倡導者梁漱溟,在其著名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拿中醫作例子分析了中國“有玄學而無科學”,沒有走上科學道路的原因,頗為精采。這里只引開頭的幾句
話:中國說是有醫學,其實還是手藝。西醫處方,一定的病有一定的藥,無大出入;而中醫的高手,他那運才施巧的地方都在開單用藥上了。十個醫生有十樣不同的
藥方,并且可以十分懸殊。因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藥,都是沒有客觀的憑準的。究竟病是什么?“病灶”在哪里?并不定要考定,只憑主觀的病情觀測罷了!(在中
國醫學書里始終沒有講到“病”這樣東西。)某藥是如何成分?起如何作用?并不問。只拿溫涼等字樣去品定,究竟為溫為涼,意見也參差的很。他那看病用藥,哪
能不十人十樣呢?
如果我們稍微認真地想一想,有些所謂的“國粹”難道不是無視客觀實際,用缺乏證據、虛玄而不加
界定的抽象詞語,在牽強附會自圓其說的框架內,進行似是而非的推理的產物嗎?上海中醫藥大學二位教授指出:現代中醫依然“受著巫韻的操縱”,在組方用藥上
保持其巫術特征。所以,像“‘仙方’巫技”之類的“太極湯”,被“作為醫學成果,堂而皇之地登在醫學院的學報上。”
傅斯年
“我
是寧死不請教中醫的,因為我覺得若不如此便對不住我所受的教育。”“中國現在最可恥最可恨最可使人短氣的事,不是匪患,不是外患,而應是所謂西醫中醫之
爭。……只有中醫西醫之爭,真把中國人的劣根性暴露得無所不至!以開了四十年學校的結果,中醫還成問題!受了新式的教育的人,還在那里聽中醫的五行六氣等
等胡說!自命為提倡近代化的人,還在那里以政治的或社會的力量作中醫的護法者!這豈不是明顯表示中國人的腦筋仿佛根本有問題?對于自己的身體與性命,還沒
有明了的見解與信心,何況其他。對于關系國民生命的大問題還在那里妄逞意氣,不分是非,何況其他。對于極容易分辨的科學常識還在混沌的狀態中,何況較復雜
的事。到今天還在那里爭著中醫西醫,豈不是使全世界人覺得中國人另是人類之一種,辦了四十年的學校不能脫離這個中世紀的階段,豈不使人覺得教育的前途仍在
枉然!”
嚴復
啟蒙思想家嚴復就把中國的醫藥歸為風水、星相算命一類的方
術,缺乏實際觀察和邏輯推理,是純屬臆造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虛玄話語:中國九流之學,如堪輿、如醫藥、如星卜,若從其緒而觀之,莫不順序;第若窮其最初之所
據,若五行支干之所分配,若九星吉兇之各有主,則雖極思,有不能言其所以然者矣。無他,其例之立根于臆造,而非實測之所會通故也。(嚴譯《穆勒名學》嚴復
按語,1905)距今整整100年前,即20世紀元年,嚴復告誡其甥女:“聽中醫之言,十有九誤,切記切記。”
陳獨秀
1915
年,陳獨秀在《新青年》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極力呼喚民主與科學,聲討專制與蒙昧,其中就有對中國傳統醫學的批判:醫不知科學,既不解人身之構造,
復不事藥性之分析,菌毒傳染,更無聞焉;惟知附會五行生克寒熱陰陽之說,襲古方以投藥餌,其術殆與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氣”之一說。其說且
通于力士羽流之術;試遍索宇宙間,誠不知此“氣”之為何物也!
曾國藩
早在清咸豐十年,曾國藩對其子紀澤患病身體虛弱十分焦慮,但叮囑千萬不要服鄉醫所開之方藥。因為“凡目所見者,皆庸醫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來,決計不服醫生所開之方藥,亦不令爾服鄉醫所開之方藥。"[曾國藩教子書>
吳汝綸
同
治進士、桐城派文人吳汝綸也“于中醫之一筆抹殺”,臨終前身患重病,仍然拒絕中醫。傳統中醫連人體和疾病的基本形態都不曾做過起碼的合乎實際的觀察,難怪
清末的“古文老師”吳汝綸都認為“吾國醫家殆自古妄說”,是“含混醫術”,至死拒絕中醫。鄭觀應則說:“中醫多模糊影響之談,貴空言而罕實效。”
郭沫若
“中醫和我沒緣,我敢說我一直到死決不會麻煩中國郎中的。”
巴金
干凈徹底消滅舊醫,平生所愿,活得長些再長些,一定要親眼看到它的死亡,親眼看到人人都清楚認識到舊醫就是巫術,像老鼠過街一樣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