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舟子
自從教廷為伽里略平反后,伽里略便成了一致公認的英雄,玩兒偽科學的人也就最喜歡以伽里略自居。神創論者固然開口閉口
“我們就象當年的伽里略”呀,連算命先生也因為算命被視為不科學而憤憤不平,據說就象伽里略之受到教庭的迫害。一個科學勝利的史實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反科學
的借口,人類的思維有時真是匪夷所思。
科學是件好東西,凡事給貼上科學的標簽就仿佛身價百倍,“科學的神創論”在基督教教徒中頗有市場,而“科學的算命法”也并不是什么新鮮的玩意。要把我
們的祖宗在人類的蒙昧時代所冥想出來的一套哲學加一件科學的保護套,也不用花費太多的苦心,畢竟,已有不少中國的科學官僚在為它們撐腰,而一批又一批的江
湖騙子們也都大搖大擺地被請進中國的高等學府作集體催眠的表演--這,算得上世紀末中國科學界的一大怪現象。
但是一種理論是否是科學的,是否能被全世界的科學界所接受,絕不是中國的科學官僚所能主宰得了的。現在的科學學普遍認為,要判斷一個理論是否科學,要符合邏輯的、經驗的、社會學的和歷史的四套標準,缺一不可。具體地說:
在邏輯上,它必須是:1)符合“奧卡姆剃刀”的原則,即必須是簡明而非繁瑣的,而不是包含一大堆假設和條件,為以后的失敗留好了退路;2)本身是自洽
的,不能一會說先造動物再造人,一會又說先造人再造動物;3)可被否證的,不能在任何條件下都永遠正確、不能有任何的修正;4)有清楚界定的應用范疇,只
在一定的條件、領域能適用,而不是對世間萬事萬物,無所不能,無所不包。
在經驗上,它必須:1)有可被檢驗的預測,而不是只是一套美麗的空想;2)在實際上已有了被證實的預測,也就是說,一個科學理論不能只被否證,而從未
被證實,否則這樣的理論是無效的;3)結果可被重復,而不是一錘子買賣,或者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只有你一個人作得出那個結果,別的研究者重復不出來,還
要怪別人功夫不如你。4)對于辨別數據的真實與否有一定的標準,什么是正常現象,什么是異常現象,什么是系統誤差,什么是偶然誤差,都要劃分得清清楚楚,
而不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結果隨意解釋。
在社會學上,它必須:1)能解決已知的問題,如果連這也辦不到,這種理論就毫無存在的必要;2)提出科學家們可以進一步研究的新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
模型,也就是說,它不光要有解釋,還要有預測,否則也沒什么用處;3)提供概念的定義,而且必須是切實可行的,不是象“氣功場”、“天人感應”之類子虛烏
有、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的偽概念。
在歷史上,它必須:1)解釋已被舊理論解釋的所有的數據,也就是說,你不能只挑對自己有力的數據作解釋,而無視對己不利的數據,否則就還不如舊理論;
那些宣揚算命多準、禱告多有效的,其慣用伎倆就是挑出成功的巧合大肆宣染,而隱瞞了無數失敗的例子;2)跟其它有效的平行理論相互兼容,而不能無視其它理
論的存在。比如,“科學的神創論”如果要取代進化論這種“舊”理論,就不僅要解釋已被進化論很好地解釋了的所有的數據,而且不能不理睬與進化論相容得非常
好的現代生物學的其它學科以及天文學、地質學、物理學、化學等的成果。同樣,有人聲稱“氣功科學”是最尖端的科學,那么它不僅要包容現代醫學的研究成果,
還必須與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平行學科不互相抵觸。
除此之外,還必須知道,科學沒有國界,沒有種族、文化的界限,凡是聲稱某種科學只有中國人(或熟悉中國文化的外國人)才能掌握的,肯定不是真科學。
科學也與信仰無關,凡是聲稱“信則有,信則靈”的,肯定不科學。對于科學來說,如果是有的、靈的,你不信也照樣有、照樣靈;如果是沒有的、不靈的,你信了也不會就有、就靈。
科學承認自己不會永遠正確,它會出錯,但是知錯能改。如果根據某種理論預測世界杯的比賽結果,結果沒有預測對,從科學的角度看,就必須承認這種理論至
少是有缺陷的;相反地,如果只是怪罪預測者水平不夠、對這種理論沒有真正掌握,那么相當于認定這種理論永遠正確、只能被證實而不能被否證,那與科學無關。
歸根結底,科學是一種方法,是戰勝愚昧無知的最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