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天行健 君子當自強而不息

            【ZT】《道德經》第三十五章解析

                 《老子》第三十五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三十五章 意識論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徳,是以無德。

            德:屬于意識范疇,是人的世界觀、社會政治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總和。上德:來源于道或者符合于道的思想意識,具有客觀性、全面性。 不德:不固執于自我主觀意識。
            一個真正覺悟了的人,其所作所為,總是遵循客觀規律,從不盲從自我主觀愿望,憑感情、意氣用事,這樣的人才是具有道德的、遠見卓識的人。
            和“上德”相對的是“下德”,“下德”是沒有體悟道的、來源于現象世界的意識、思想、觀念,具有局限性和主觀片面性。 不失德:固執己見,不能拋開自我主觀意識。
            一個沒有體悟大道的人,總是執著于事物的表面現象,所以,他還沒有也不可能獲得正確的思想意識。

            上德無為而無不為,
            下德有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無為:遵循客觀規律而為,讓法則發揮作用。 無不為:無所不為。有以為:為了實現個人功利而有所作為。 以:這里是指個人目的。 為之:主觀而為,具有片面性。 無以為:無所作為,達不到預期目的。
            “上德”之人遵循客觀規律,以法治國,所以能夠取得無所不為的業績。“下德”之人強調有為,以智治國,是為了自我名利而為。“上仁”之人欲以仁恩天下,但 不會達到預期的目的。“上義”之人欲以義感天下,是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為。“上禮”之人欲以禮安天下,結果得不到天下人的響應,反而被人們推翻其統治, 拋棄其禮節。
            統觀“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只有“上德”是客觀行為,其它都是主觀行為。下德包含仁、義、禮。一個不明道的統治者,總是以自我名利為中心,所以,他所推行的仁、義、禮,都是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地位的。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義,
            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在道、德、仁、義、禮這一組概念中,它們的關系是包含關系,即道包含德,德包含仁,仁包含義,義包含禮。道作為世界的本質、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真理。 人們失去道則德不正,在德不正的情況下強調仁、義、禮,仁、義、禮必然向其反面轉化。失去了道,人們就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淪為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 觀念,外在的名利成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在名利的誘惑下,人的虛偽性、欺騙性、陰險性自然逐漸形成。仁、義、禮的本質是美好的,她是道德的行為體現,是有道 之士的自然流露。但是,歷代無道的統治者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無不對其作出人為的規定性,使其成為麻醉人民的思想工具。尤其是禮,它是道的最末節,最注 重表面現象,歷代統治者尤其強調它的作用,結果使得人性中淳樸、誠信的美德日趨淡薄。縱觀歷史和當今世界,實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披著禮的外衣去干不可告 人的勾當。這正是因為禮最重外飾的原故。所以說,禮是忠信淡薄和社會混亂的罪魁禍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前識者:人的外官所能意識到的,指表面的仁、義、禮。
            能夠為人們的外觀所意識到的,都是表面現象,具有虛偽性和欺騙性。舍本質而重現象,是人類走向愚昧的開始。具有天地之志的大丈夫,是不會執著于事物的表面 現象的,因為,欲實現天地之志,就必須證悟大道,配天地之德。因此,大丈夫拋開虛華的表面現象,修德悟道,去探求世界的內在本質。

            本章是《德經》的首章。辯證地分析了道與德、仁、義、禮的關系。這里,老子沒有否定德、仁、義、禮,相反,而是追求最純真,最完美的德、仁、義、禮。德即 自我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人類的正確意識(上德)只能靠識道來獲得,來源于表面現象的意識(下德)是主觀的、片面的。執著于認識事物的表面現象,真理 永遠無法獲得。用德、仁、義、禮治國,就是崇尚人治,愚化人民,人類永無自由。
            可以斷言,世界文化的中心必將轉移到中國的道家文化上來,而老子的道德思想必將成為整個人類的指導思想。



            posted on 2007-05-29 16:14 lovedday 閱讀(209)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公告

            導航

            統計

            常用鏈接

            隨筆分類(178)

            3D游戲編程相關鏈接

            搜索

            最新評論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国产无套内射久久久国产| 国产—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大美女久久久久久j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18| 狠狠久久综合| 久久高潮一级毛片免费|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99久久成人18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