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解釋下物語的含義
【物語】日本的一種文學體裁,“物語”意即故事,由口頭說唱發展為文學作品。在日本文學史上,物語主要指自平安時代(794——1192)至室町時代(1336——1573)的傳奇小說、和歌氏小說、戀愛小說、歷史小說、戰記小說等而言。最著名的有《源氏物語》、《伊勢物語》、《竹取物語》、《平家物語》等。
日文"物語"一詞,意為故事或雜談.物語文學是日本古典文字的一種體裁,產生于平安時代,公元十世紀初,它在日本民間的基礎上形成,并接受了我國六朝,隋唐傳奇文學的影響.在源氏物語之前,物語文學分為兩個流派,一為創作物語如竹取物語,落洼物語,純屬虛構,具有傳奇色彩,一為歌物語,如伊勢物語,大和物語等,以和歌為主,大多屬于客觀敘事或歷史記述.這些物語,脫胎于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是向獨立故事過渡的一種文學形式,它的缺點就是缺乏內在的統一性和藝術的完整性.
另外源氏物語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學名著,對于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被譽為日本文學的高峰,作品的成書年代至今未有確切說法,一般認為是在1001至1008年之間,因此可以說,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介紹一下平家物語,它是十三世紀鐮倉時代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記述的是公元1156至1185年日本兩大武士集團源氏(此源氏并非彼源氏),和平氏爭奪權力的角逐,由于它反映的是日本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時期的歷史面貌,記述的是重大歷史事件.加以文詞生動,雅俗共賞,所以這部作品流行非常廣泛,其中主要人物幾乎家喻戶曉.
佐佐木八郎在所著平家物語研中所說.平家物語,作為國民文學,長期以來,廣為人們耳濡目染,其影響之大遠非源氏物語可比.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源氏物語還是平家物語.都深受我國文化影響.以平為例.共192節,其中含有引用中國典籍的為56節,占百分之二十九.共引用中國文詞典故共124處,直接引用原典文句的有72處,借用漢文典故的52處,凡所引用有確切出典的為108處,其余屬一般引用,無須確指于何書何文.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氏部從小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她在繼承本民族文學傳統基礎上,廣泛采用了漢詩文.單是引用白居易的詩句就達90余處,此外還大量引用禮記,戰國策,史記漢書等中國古籍中的典故.
簡單的說物語者,故事也。比如:《東京物語》也叫《東京故事》。
物語這種說法,似乎最早起源于日本。所謂物語,也就是將發生的事向人們仔細講說的意思。后來,“物語”成為了故事、傳說、傳奇之類的概括性的詞匯。從我的閱讀來看,物語的形式兼具敘事和抒情的特點,把歌與散文相結合的一種文體。
初春,大地都恢復了生機,對來自北海道的十七歲少女榆野卯月(松隆子飾)來說,更象徵著一個秘密夢想的開花結果。與父、母家人道別后,榆野便單人匹馬踏上一次冒險的旅程,來到東京的武藏野大學念書。新的城市、新的環境、新的房子、新的鄰居、新的腳踏車……
一切都是從未有過的經驗。在班上作自我介紹,當被問到一個理所當然的問題:“為什么會選擇武藏野大學,而不是別家呢'的時候,榆野的臉孔卻突然變
得緋紅,一顆心急速跳動。 是的,榆野選擇武藏野是有原因的。只是,她怎好告訴別人呢? 武藏野,武藏野……只要每次提起這名字,榆野其實都會面紅耳赤。
她想起的,不是名作家國木田獨步寫的《武藏野傳奇》
雖然她還是因為這名字而有買那 本書,而是一個在北海道原野彈著結他的高佻的叫武藏野的男孩子。去年,他去了東京的武藏野大學念書,為了接近他,所
以榆野也來到了東京,來到了武藏野。不但如此,榆野在明查暗訪下,還知道了他居然在大學附近的武藏野堂書店里當兼職售貨員。可問題是,她倆其實并未曾真正
結交過…… (日本特急)
據說,1998年的下半年,當《四月物語》在日本上映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看導演巖井俊二的笑話。這部說長不長,說短不短(59分鐘)的電影,情節
簡單得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出來。不過讓幸災樂禍的人沒想到的是盡管它不太符合商業規律,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即便是在慣于吃文化快餐的香港和東南亞,它
也有相當不錯的反響。當然,這就是巖井俊二的一貫風格,他能用誰都找得著的簡單材料,做出一頓最美味的佳肴來。
巖井俊二在神戶大學他學的是油畫專業,畢業后讓他聲名鵲起的是他拍的電影《情書》和《燕尾蝶》,而這次在電影音樂上他也披掛上陣,親自擔任制作人。盡
管原聲大碟中的13首曲子分別是由坪井信八和岸內萌兩人譜寫,但音樂的統籌、監制和制作卻都由他一手擔綱(片頭字幕中打出的CLASSIC實際上就是他們
三人組合的代稱)。而最絕的是在片中完全免費出演女主角的影視歌才女松隆子竟然包辦了唱片中的鋼琴演奏。盡管她的水平實在是有限(你甚至可以辨別出她彈的
錯音),但這簡約和稚嫩的感覺正是巖井俊二想要的。
《四月物語》的情節幾乎無法用語言說出來,因為它實在是太簡單了——一個拙得可愛的高中女學生期望在大學校園里和昔日暗戀的心上人不期而遇。可當你看
見漫天飄舞的粉紅色櫻花花瓣,在下午暖風和煦的大街上輕盈穿過的自行車和在夕陽中的草地上孑然而立的少女身影,你馬上就能體會到巖井俊二所想要講的絕對不
僅僅是這些。
影片的第一段音樂是松隆子把手輕輕放在逐漸離家遠去的火車車窗上時開始的,它只是幾個簡單的由鋼琴彈奏出的音符,卻為影片定下了輕柔、溫和而又美麗的
基調。巖井俊二不愧是拍Music Video出身的日本音樂電視大師,他的畫面和音樂總是配合得如此恰到好處:當滿載貨物的大客車駛在撒滿櫻花的街頭
時,漸起的長笛和鋼琴像是一陣風把花瓣吹散在空中;當松隆子騎著自行車在四月的陽光穿行在街道中時,那流暢無比的吉他宛如一記最溫柔的拳頭打在你的心坎
上;而在草地中那悠然自得的釣魚練習中,又是一陣跳動的弦樂輕輕托起了主人公在微風中飛揚的長發。當然最絕的,還是結尾長達七分鐘的點睛之筆:女主人公在
五藏野的書店里終于和自己的心上人相遇,在瓢潑大雨中,他為她一把又一把的撐傘(這其中鋼琴短暫而又突然的停頓把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在鋼琴和長
笛的交相輝映中,回響著女主人公執著的問候;在吉他和細碎的鼓點襯托下,她在大雨中幸福地奔跑。最后,從傘上滴落的雨珠突然慢放變成清晰的一粒,而在長笛
的優美旋律中,女主人公的微笑成了電影的最后一個畫面。
從巖井俊二最初的《愛的捆綁》,到《情書》和《燕尾蝶》,再到這部散文詩似的《四月物語》,音樂一直是巖井俊二最為看重的表現手段之一。他對于電影音
樂的品味和運用在世界級的導演中無人能出其右,而這張《四月物語》的電影原聲大碟是巖井俊二所有的電影原聲之中,最為輕松自然也是最清純浪漫的一張。當你
在春天的傍晚,帶這自己的隨身聽爬到樓頂,邊聽著《雨的奇跡》邊俯瞰整個城市,你會感到如同片中主人公一樣的幸福和愉悅,也會忘掉一切阻擋在你面前的憂愁
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