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現在的愛情故事也悄悄的發生變化,一個御宅族青年將自己在電車上邂逅美女并出手相救乃至相戀結婚的故事事無巨細的公開在網絡上,更有無數網友出謀劃策,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人們總是喜歡隱藏另一個真實的自己,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將自己隱藏起來,不讓別人觸摸到真實的自己從而得到保護,或者是逃避一些現實,在虛擬的世界中尋求另一種生活和成就感。而事實上,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限正越來越模糊,對很多人來說,虛擬的網絡或者游戲世界以及動漫,卻真實的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現實世界中擁有的與網絡中擁有的正相互交織在一起,虛擬的貨幣虛擬的裝備對很多人來說卻顯得很重要,已經可以用現實生活中的金錢來衡量。電車男現象,觸動了我們的哪根神經?

《電車男》源于網上討論區,男主角是典型御宅族青年,整日沉迷電腦游戲上網。某天,他在電車上看到一位斯文的美女被醉漢騷擾,于是出手相助擊退色狼,美
女大為感激。其后,美女送上一個名牌愛瑪仕茶杯,男生就在網上吐露心聲,闡述這奇妙經歷,吸引到一班不同背景的網友獻計,男生后來被冠上網名電車男,美女
就被喚作“愛瑪仕小姐”。網友鼓勵電車男追求愛瑪仕小姐,指導他改形象,結局大團圓,戇男抱得美人歸。
名詞解釋
御宅族:“御宅”的日語讀音是“OTAKU”。廣義上來說是只對一種特定事物有強烈狂熱,狂熱到對它的相關資料和訊息無所不知的程度的人。狹義上則是專
門針對對動漫迷戀到無以復加且非常有研究的人,目前在日本所稱呼的御宅族多是這種意思,且多為貶義。實際上現在提到御宅族,人們腦海里浮現的往往是整天足
不出戶,不修邊幅,毫不關心生活,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研究動漫,很難融入普通人的社會。這類人的外形上有很大共通性——多半有些白胖,胡子刮得不干
凈,服裝儀容很差,愛戴一副厚厚的眼鏡……
電車男現象:日本青年中今年以來最流行的當紅詞匯之一,自從電車男的故事在日本大街小巷傳開之后,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效仿電車男的
穿著打扮,更有趣的是有年輕人每天流連在電車上,希望可以像電車男那樣擁有一段美麗的電車戀情。電車男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一種不可忽視的現象,最近日
本更出現各種各樣研究電車男現象的小說、評論書籍,可見這一現象影響之廣。
銀幕背后
《電車男》原本是一個網名為“電車男”的青年男子,在日本最大的論壇2ch上發表的一個帖子,在這個帖子里,“電車男”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和“愛馬仕小
姐”之間的點點滴滴,從認識到逐漸走近最后甚至相戀結婚,都巨細無疑地發表在論壇上。而這期間,更有很多熱心網友為這個不通世物的御宅族出謀劃策。“電車
男”的經歷在日本網絡上成了最當紅最讓網友們津津樂道互相傳頌的故事。
于是,去年10月底,小說本《電車男》問世,由于本書為眾網友的帖子所組成,所以出版社將作者署名為“中野獨人”(日文意思是“網上的單身”)。但雖
然說是小說,也不過是把網上的帖子整理出來,非常忠實原創,甚至連當時帖子里的各種表情符號也都忠實地記錄在內,小說也是按照論壇帖子的形勢出現。
小說《電車男》一問世,就造成瘋狂的效應,短短7個月創下了100萬冊的超高銷售紀錄。隨后推出朗讀劇版本、漫畫版、舞臺劇版,同樣獲得極大的成功,今年7月7日還將播出《電車男》的電視劇版。
簡短評價
原本就是來自真實經歷沒什么大改變的《電車男》,無論是內容還是出現的人物,都讓人感覺很真實,就像這個故事發生在你身邊。不過,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感
覺文章對愛馬仕小姐的描寫欠缺真實的味道,這可能跟作者們并非專業作者,加上只是在網絡上的隨性記述有關。不過電影卻彌補了這一缺憾,且整個過程更加流
暢,讓人產生一種親切感。
當初會改編成電影的消息一出來,就讓所有“電車男”的fans欣喜不已,盡管其他角色的選擇上讓大家著實緊張了一下,但原著中就一直強調愛馬仕小姐長
得很像中谷美紀,在讀者們心目中早就認定愛馬仕小姐非中谷美紀不可了,而扮演電車男的山田孝之,只是一身用心且不會顯得格格不入的御宅族打扮,就讓絕大部
分觀眾接受了他。
另外,電影比小說讀本占了一個優勢,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上網,也并非所有網蟲都能習慣手中所捧的書籍也是完全的網絡格式,甚至連各種表情符號也全部在上面,讓不少讀者感覺閱讀起來很辛苦,電影就沒有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