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這個詞首先讓我迷惑。
大體上說,東方人和西方人理解不同。英文中,意義通常就是”meaning”,而本文的標題直譯為 “ Meaning of life”——標準哲學課題。Meaning側重于是什么,指代什么。如此理解,生活的意義就可表述為生活到底是什么?它包括些什么?
深一點的理解則是,生活到底為著什么?由何而起,又有什么目的?
而我認為,中文中的意義更加深刻,不僅僅代表涵義,更著重于因為什么而重要。
生活因為什么而重要?
小小論述一番后,發現談論生活的意義比想象的還要復雜。我坐在這小小的屋子里,暖暖的燈光照著我,窗外夜色深邃,一片寂靜。
不可否認,正如梁漱溟所說,人類的生命實在是可悲憫的。無論是從人類的整體,還是一個個逝去的和即將逝去的個體。
吃、喝、玩、樂、酒、色、財、氣、功、名、利、祿、忠、信、孝、廉、儉、貪、搶、詐、騙、妒、殺……生活中樣樣俱全,樣樣可以帶來滿足,樣樣值得懷疑。
生存的本能和懶惰的天性主宰著90%的人類歷史和90%的人類生活。倘若除卻其中不多的理性的光芒,總的看來人類歷史不過是一部人類動物發展史。人類的生活并不比動物好多少??赡芪覀儚姶笠恍?,可支配我們的欲望也放大了不知多少倍。
難道生活就是這些?
去wiki查了一下生活的意義,得到一張長長的列表。
嚴格的來說,是一張生活的目的清單,也就是開頭所說的第二層的意義。
大致不過三類:
意義在于:
要賺很多錢,過富人的生活。
要找到所愛的人,結婚生子,傳宗接代。
要建功立業。
等等,或遠或近,我將之歸為欲望一類。
意義在于
沒有意義,就是活著而已。生命是一種體驗。
做好應做的工作,應做的事情。
孝順父母,保護家庭,保衛國家。
做上帝(真主)的仆人
等等,或遠或近,我將之歸為責任一類。
意義在于
擴展全人類的知識疆界。
探索生命的意義。
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
等等,或遠或近,我將之歸為使命一類。
欲望深究起來,還是要歸于我們的動物性,趨利避害,比如希望吃得好,穿的好等等。是種族為了繁衍,千百年來固定在我們身上的責任?;钪捅Wo自己族群的存活和壯大,是所有動物的共同本性,也是默默承擔的責任。
責任和使命的區別在于:一個是默默承擔著,可能出于社會倫理的安排,動物的本能,宗教的義務;一個是主動承擔著,出于自身的思考,和理性的選擇。二者的區別有時很模糊,也不影響這兩類生活的積極性。
光默默承擔著責任,和動物差別不大,和我們面前的電腦軟件一樣沒有什么區別。
光接受著使命,且不論這使命正義與否,好壞與否,總是有悖人之本性,不可人人做到,推而廣之的。也不符合人類生活得意義。光想象一生背負著一些使命,就夠讓人莊重和壓抑的了。圣人畢竟是很少的,我甚至懷疑大部分是人造的。
生活因為什么而重要?因為什么而多姿多彩?
答案呼之欲出,我也無從辯駁和懷疑。
生活因為我們有選擇的自由而重要,因為選擇而精彩。
失去了選擇的自由,我們就淪為機器。圣人我說了,極有可能是人編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