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人很好,但性格不好。
一起出差,他走的時候就說,借出差的機會一定買一款相機。起先在網上看攻略,和我坐下來咨詢哪款相機功能更好,我也是個相機白癡,給不出什么好的建議。于是就給同學打電話咨詢,前前后后不下20多個電話,那天終于定下來買的牌子,我和他去商場看貨。
反反復復了很多次,剛出商場就后悔了,經我一勸,總算回到了住處。接下來的幾天,就在后悔和哪如當初中度過的。在我看來,相機根本沒有給他帶來什么享受,反而成了一種負擔。
其實想想,我們的生活中,這種糾結的人還不在少數,人生的很多時間都是在與過去決斷的事情中較勁、反悔中,悄無聲息的把當下的時光和美好輸得精光。很多時候,人生的失敗不是因為沒有實現,是錯過享受的最好時光。
譬如,做父母的時候,我們糾結在:既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優秀,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做老師的糾結,既不允許學生插嘴,又希望學生有創新精神;做孩子的糾結,既厭惡父母管束,又懶得自己出來打拼;做學生的糾結,是既不認同老師某些觀點,又怕得不到毫無意義的分數。做愛人的,既放不下你愛的人,也舍不得愛你的人。做朋友的,既想得到他的鼎力相助,又害怕他帶來的麻煩
人生也是如此,我們有三分之一的行動,卻用三分之二的時間來后悔,不僅扭轉不了已成定局的事實,也會錯過當下新的經過,更怕倉促了即將到來的明天。人生若調成糾結模式,就會不由自主的進入一種死循環里,無聲無息中消耗掉了你所擁有的眼前。
posted on 2015-08-20 14:36
jay 閱讀(73)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