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yè)那年秋天.我到鎮(zhèn)上的磚窯廠去打工,老板給我推來輛膠皮枯轆拉車說:.你拉土吧.’
于是我就成了運(yùn)土組一名最年輕的組員。運(yùn)土在這個窯場是重力活,除了我,這個組里墓本上是三十多歲至四十來歲身強(qiáng)力壯有耐力的中年人。
我們的任務(wù)是每人一輛拉車,到距窯廠近一公里遠(yuǎn)的采土點裝滿土后,一車一車運(yùn)到窯廠來,每人每天20車,也就是說,一天20次往返.差不多要走。公里左右,最要命的是,從采土點到窯廠,是。度左右一個漫長的陡坡道,平常一個人拉一輛空車都很吃力.何況裝滿一車沉重得像石塊的黃土呢我弓著腰,拼命拽著拉車的背帶,繃緊雙腿使勁地往上拽.胳膊發(fā)麻.兩腿累得直打哆嗦,汗珠叭噠叭噠地摔到地上,在落滿厚厚浮塵的陡坡上砸出一串又一串的麻點。第一天艱苦地結(jié)束了,當(dāng)滿天亮起銀釘似的一顆穎星斗時.拖著滿身的酸痛到記事板前一看.別人的任務(wù)都完成了,只有我才運(yùn)了車,我愣了.怎么會這樣呢?他們拽著拉車慢慢蹭蹭地在陡坡上左拉右拐,只有我是拼了命狠若勁兒直線走的,怎么還比他們少,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啊第二天運(yùn)土,看若我累得站都站不直的樣子,胡子拉碴的劉大叔說:“你這樣拽車不行,人累垮了,任務(wù)還是一準(zhǔn)完不成。”
劉大叔邊說邊給我做示范:“瞅,德住神慢慢來。先往右斜若走,再往左斜著走,就這樣一直左斜右斜.不用太費(fèi)力就拽上去了.”我看著劉大叔的車轍,左斜右斜.一直呈“之“字型地蜿蜓若爬上了陡坡,我心里直覺得好笑:這樣走,至少比直線多走了一倍的路,怎么能又快又省力呢但我還是依照劉大叔他們的走法試了試,一試果然省力了許多,天將黑的時候,我和劉大叔們一樣,很輕松地拽完了2。車黃泥土.開始的時候我挺納悶,怎么走曲線比走直線還省力還更快呢?但漸漸我就明白了,劉大叔他們這種上陡坡走曲線的方法,左一斜右一料的,就把陡坡的陡度一點點斜緩了.化解了,3。度左右的陡坡,被他們斜來斜去。
或許被他們斜成了10度或5度。
其實,人生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何嘗不都是一個個負(fù)重爬漫漫陡坡的過程呢?我們精疲力竭地拼命走直線.期望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登臨人生輝煌的頂點,但結(jié)果恰恰是那些輕輕松松不斷用生命智慧緩和人生陡坡的曲線者走在了我們的前面,他們鎮(zhèn)定、從容,用智慧的曲線分解了人生的漫漫坡度.人生的陡坡上,直線并不是最短的距離.能夠使我們更省力更輕松達(dá)到成功頂點的,是曲線一樣的味活匆效
posted on 2015-07-07 14:10
jay 閱讀(127)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