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四書五經》翔實的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實資料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學思想。歷代科舉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 、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時至今日,《四書五經》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仍對我們現代人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
《四書五經》在社會規范,人際交流,社會文化等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其影響播于海內外,福蔭子孫萬代。
《四書五經》延續中華文化的千古名篇,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
《大學》(春秋)孔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要實現這三個修養目標,必須按照八個條目來循序漸進地實行。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論語》(春秋)孔子
在古人心目中,此書是修身治國的寶訓。因此,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中國人的圣書。它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過深遠、持久的影響,后人稱之為“半部論語治天下”。
《中庸》(春秋)子思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劂中。
《孟子》(戰國)孟軻
孔子以后最有影響的一位儒家大師。被世人奉為“亞圣”。唐代思想家韓愈認為,孔子的精髓惟孟軻傳承,“柯之死,不得其傳”,足見孟子的地位。
posted on 2008-01-27 13:12
姚明 閱讀(284)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