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就聽說三毛的大名了,那時候不愛讀書,老姐買的幾本三毛書,我視而不見。心中一直有點遺憾
前段時間幫一位學文科的師姐修電腦,順便請教起她讀的書(我明白這方面她當然是專家,^_^)
談得興致頗高的時候,我向他提起三毛,于是她很慷慨大方的把她收集的三毛全集,包括三毛私家相冊一本不落的搬到我面前,好家伙這下子可及彌補當年的遺憾了,哈哈
讀了兩本,感覺比看電腦的技術書要輕松,舒服很多,腦袋里面會出現各種各樣書中描繪的景象,十分生動有趣,三毛會帶你感受一種全新的人生追求之中,她一直在尋找人生的終極目標,似乎已經被她找到和感受了(自由和愛情),作為讀者的我也會不自覺的同她一起感受和思考。有人這樣評價她的寫作,對西方文學敘述觀念而言,具有很強的“自剖自白性”,這種掏心掏肝的寫作方式,在滿足讀者的同時,實質上是把痛苦丟給了自己,很不幸的是荷西因潛水意外死后,她就是為她父母而活,直到48歲,她無法忍受世間的孤獨,于1991自殺于臺北的榮總醫院。
關于她的自殺,險些被我老姐蒙騙,在我看書之前她跟我說荷西是被車撞死的,荷西一死三毛就自殺了,死于38歲,我當時十分驚訝,當然也深信不疑,因為老姐看三毛書的時候我還在天天想著怎么樣玩的痛快。現在看來那個偽學者只會蒙騙我這種無知少年,真相揭穿的時候那家伙立刻繳械投降,做哈哈大笑狀。呵呵
----Ym 200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