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聽一位教授講老子的《道德經》,其中有段話受益非淺,他如此描述的,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傳授社交技巧的書籍,書里面一般會教你如何微笑面對身邊的人,
讓微笑變成一種習慣,甚至要你每天對著鏡子練習五分鐘,這樣會讓別人喜歡你。
教授笑著說,遠在幾千年前的圣賢老子就告訴我們,這些方法都是技巧,只是表面功夫,
真正的根本在于境界,只有內心的修煉達到了這種境界,才能有發自內心的微笑。
我們應該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的修養,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學習如何讓微笑笑得更真實。
只有這樣,才有勇氣的面對一切,凡事表現自然,應對自如。
昨天湊巧看了“第一次心動”,一款類似于超女的綜藝節目,參賽選手的換成了帥哥,
都是學表演的年輕人,所以節目都是創意小品。很精彩,透露出年青人的朝氣和快樂,不免于驚嘆他們每個人的才華,但無法分辨孰優孰劣。當節目進行到評審與選手對話時,結果很快見了分曉,其中有三個選手,讓我印象深刻。
這三個人,被分別叫到一個較暗的房間中,與四位評審交談。
第一位,是個表演較好的選手,經過評審一番尖刻的問話后,
他的輕浮表露無疑,對個人利益的得失看得尤其重要,雖然他夠真實不虛偽,
但絕對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家伙,評審給他最后的忠告是要想做好演員,先學做人。
第二位,相貌甚好
評委問:你認為你會被淘汰嗎?
他回答:我是個有自信的人
評委問:你的自信源于什么?
他回答:我內心深處是自卑的,但是周圍人都喜歡我,所以我自信。
評委笑問:你認為我們喜歡你嗎?
他回答:喜歡
評委答:實話告訴你我們不喜歡,忠告你不要盲目的自信,不要做那種讓人初見喜歡而已的人
第三位:口才甚好
評委問:你認為我是什么樣的人?
他回答:好人一個!
評委說:說實話
他回答:還不了解!
(女)評委問:為什么你上臺時牽扶XX評委的手,而不牽我。
他回答:當時XX評委在我身旁,我自然牽她的手,沒考慮太多
(女)評委問:你那樣做讓我很不爽!
他回答:我現在牽可以嗎?
(女)評委問:晚了
他回答:對不起,我錯了
評審問:你為什么總是面帶微笑?現在笑,你不覺得很虛偽嗎?
他回答:我覺得這是一種禮貌,而且笑會讓我放松,我也是人啊,也會緊張!
評委答:忠告,分清表演和生活的區別,不要在生活中表演,你的內心比你的外表成熟很多!
三個人分別可以用三個詞對應,青澀,幼稚,成熟,三種不同的心境
暫且不考慮第三位選手的技巧成分到底有多少,成熟應該是最美的,不是嗎?
每個人內心得世界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任何試圖用自己思想做參照去研究別人想法得行為都是刻舟求劍,
所以,只有日久才能見人心,如果他能表演一輩子,那也就當是真的吧,謊話說了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的,不是嗎?哈哈,只要他心里覺得舒服!
我認為思想的成熟,需要不斷學習和完善,它必然經歷幼稚和青澀階段,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該成熟的時候,卻依然青澀!等到需要承受的時候,卻沒有能力應對!有學者這樣說過,獨立,完整的人是社會型得動物,嚴格意義得講,剛出生得嬰兒不能稱之為人,只有當他融入社會的那一刻起,才開始真正得人生,這種環境中,人和人之間保持一層依賴關系,脫離群體就無法獨活,于是,把自己修煉成為上善若水的人,至關重要!
---Ym 2007.01.06
posted on 2008-01-15 19:29
姚明 閱讀(242)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心情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