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JPEG2000
中,對位平面的編碼過程采用三個過程進行,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需要這么作,到今天終于恍然大悟,至少有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1.?
從率失真的角度來考慮。在
JPEG2000
中采用的什嵌入式編碼方式,其好處是為了截斷和與率失真曲線最接近。下圖說明非嵌入式編碼的率失真曲線與理想失真曲線之間的關系,下凸曲線是理想曲線,而非嵌入式的編碼可以認為是直線(負比率),可以看到在中間的任一點將編碼停止導致的率失真是兩條線之間的差值,只有所有編碼都完成后才能與理想失真曲線重合。而嵌入式編碼保證在中間的某些點盡量與理想失真曲線重合,而減少中間過程的率失真損失,從而可以進行截斷。而在
JPEG2000
采用嵌入式編碼的手段之一就是碼塊的編碼過程。因此從率失真角度來說,多個編碼過程是優化的。
實際上,在多個編碼過程中,截斷點就是各過程的結束,當然定義截斷點不一定就是位平面的三各編碼過程結束,但如果按照位平面的編碼過程來截斷,那么也能保證率失真盡量與理想曲線接近。
另外這里有另外一個理由來說明為什么改進過程需要在清除過程的前面進行,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改進過程的率失真曲線斜率比清除過程大,因此根據對率失真貢獻最大先編碼的
原則,改進過程應該先于清除過程編碼。
2.?
另外一個好處是為了質量漸進。漸進是
JPEG2000
壓縮的一個特點,其中質量漸進是
5
各漸進策略中的一種,而其根據位平面的編碼來確定質量層,實際上每個編碼過程位質量層提供必要的信息。具體見包的定義。
另外,根據研究表明,三個編碼過程并不影響編碼的效率,因此采用三個過程編碼是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