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_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_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丁香五月_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twzheng's cppblog

『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鼠標旋轉!』 http://www.cnblogs.com/twzheng

  C++博客 :: 首頁 :: 新隨筆 :: 聯系 :: 聚合  :: 管理 ::
  136 隨筆 :: 78 文章 :: 353 評論 :: 0 Trackbacks

稱球問題經典形式

                                      

 

稱球問題的經典形式是這樣的:

  “有十二個外表相同的球,其中有一個壞球,它的重量和其它十
一個有輕微的(但是可以測量出來的)差別。現在有一架沒有砝碼的
很靈敏的天平,問如何稱三次就保證找出那個壞球,并知道它比標準
球重還是輕。”

  這可能是網上被做過次數最多的一道智力題了。它的一種解法如
下:

將十二個球編號為1-12。

第一次,先將1-4號放在左邊,5-8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壞球在1-8號。
    第二次將2-4號拿掉,將6-8號從右邊移到左邊,把9-11號放
    在右邊。就是說,把1,6,7,8放在左邊,5,9,10,11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壞球在沒有被觸動的1,5號。如果是1號,
       則它比標準球輕;如果是5號,則它比標準球重。
        第三次將1號放在左邊,2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1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2.如果平衡則5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3.這次不可能左重。
      2.如果平衡則壞球在被拿掉的2-4號,且比標準球輕。
        第三次將2號放在左邊,3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2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2.如果平衡則4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3.如果左重則3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3.如果左重則壞球在拿到左邊的6-8號,且比標準球重。
        第三次將6號放在左邊,7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7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2.如果平衡則8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3.如果左重則6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2.如果天平平衡,則壞球在9-12號。
    第二次將1-3號放在左邊,9-11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壞球在9-11號且壞球較重。
        第三次將9號放在左邊,10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10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2.如果平衡則11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3.如果左重則9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2.如果平衡則壞球為12號。
        第三次將1號放在左邊,12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12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2.這次不可能平衡;
          3.如果左重則12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3.如果左重則壞球在9-11號且壞球較輕。
        第三次將9號放在左邊,10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9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2.如果平衡則11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3.如果左重則10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3.如果左重則壞球在1-8號。
    第二次將2-4號拿掉,將6-8號從右邊移到左邊,把9-11號放
    在右邊。就是說,把1,6,7,8放在左邊,5,9,10,11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壞球在拿到左邊的6-8號,且比標準球輕。
        第三次將6號放在左邊,7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6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2.如果平衡則8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3.如果左重則7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2.如果平衡則壞球在被拿掉的2-4號,且比標準球重。
        第三次將2號放在左邊,3號放在右邊。
          1.如果右重則3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2.如果平衡則4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3.如果左重則2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3.如果左重則壞球在沒有被觸動的1,5號。如果是1號,
       則它比標準球重;如果是5號,則它比標準球輕。
        第三次將1號放在左邊,2號放在右邊。
          1.這次不可能右重。
          2.如果平衡則5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輕;
          3.如果左重則1號是壞球且比標準球重;

  夠麻煩的吧。其實里面有許多情況是對稱的,比如第一次稱時的
右重和右輕,只需考慮一種就可以了,另一種完全可以比照執行。我
把整個過程寫下來,只是想嚇唬嚇唬大家。

  稍微試一下,就可以知道只稱兩次是不可能保證找到壞球的。如
果給的是十三個球,以上的解法也基本有效,只是要有個小小的改動,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第一第二次都平衡的時候,第三次還是有可能
平衡(就是上面的第2.2.2步),那么我們可以肯定壞球是13號球,可
是我們沒法知道它到底是比標準球輕,還是比標準球重。如果給的是
十四個球,我們會發現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只稱三次,就保證找出壞球。

  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就是:對于給定的自然數N,我們怎么來解有
N個球的稱球問題?

  在下面的討論中,給定任一自然數N,我們要解決以下問題:
⑴找出N球稱球問題所需的最小次數,并證明以上所給的最小次數的確
 是最小的;
⑵給出最小次數稱球的具體方法;
⑶如果只要求找出壞球而不要求知道壞球的輕重,對N球稱球問題解決
 以上兩個問題;

  還有一個我們并不是那么感興趣,但是作為副產品的問題是:
⑷如果除了所給的N個球外,另外還給一標準球,解決以上三個問題。

 二、記號

  我們先不忙著馬上著手解決上述問題。先得給出幾個定義,尤其
是,要給出比較簡單的符號和記法。大家看到上面給出的解法寫起來
實在麻煩——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要用這種方法來描述稱40個或1000個
球的問題!

  仍舊考慮十二個球的情況和上面舉的解法。在還沒有開始稱第一
次時,我們對這十二個球所知的信息就是其中有一或較輕,或較重的
壞球,所以以下24種情況都是可能的:
  1. 1號是壞球,且較重;
  2. 2號是壞球,且較重;
  ……
  12. 12號是壞球,且較重;
  13. 1號是壞球,且較輕;
  14. 2號是壞球,且較輕;
  ……
  24. 12號是壞球,且較輕。
沒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說“1、2號都是壞球,且都較重”之類。當
我們按上面解法“先將1-4號放在左邊,5-8號放在右邊”稱過第一次
以后,假設結果是右重,稍微分析一下,就會知道上面的24種情況中,
現在只有8種是可能的,就是
  1. 1號是壞球,且較輕;
  2. 2號是壞球,且較輕;
  3. 3號是壞球,且較輕;
  4. 4號是壞球,且較輕;
  5. 5號是壞球,且較重;
  6. 6號是壞球,且較重;
  7. 7號是壞球,且較重;
  8. 8號是壞球,且較重。
我們把諸如“1號是壞球,且較重,其他球都正常”和“2號是壞球,
且較輕,其他球都正常”這樣的情況,稱為一種“布局”,并記為:
  (1重) 和 (2輕)
我們把“先將1-4號放在左邊,5-8號放在右邊”這樣的步驟,稱為一
次“稱量”。我們把上面這次稱量記為
  (1,2,3,4; 5,6,7,8)

  (1-4; 5-8)
也就是在括號內寫出參加稱量的球的號碼,并且以分號分開放在左邊
和放在右邊的球號。在最一開始,我們有24種可能的布局,而在經過
一次稱量(1-4; 5-8)后,如果結果是右重,我們就剩下上述8種可能
的布局。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用盡量少的稱量,而獲得唯一一種可
能的布局——這樣我們就知道哪個球是壞球,它是比較重還是比較輕。

  這里我們注意到沒有必要去考慮兩邊球數不相等的稱量。因為壞
球和標準球重量之間的差別很小,小于標準球的重量,所以當天平兩
邊球數不一樣時,天平一定向球比較多的那邊傾斜。所以在進行這樣
一次稱量之前,它的的結果就可以被預料到,它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
新的信息。事實上在看完本文以后大家就很容易明白,即使壞球和標
準球重量之間的差別很大,也不會影響本文的結論。因為考慮這種情
況會使問題變麻煩,而并不能帶來有趣的結果,我們就省略對此的考
慮。

  現在我們看到,上面關于十二個球問題的解法,其實就是由一系
列稱量組成的——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組合,而是以這樣的形式構成的:
  稱量1
    如果右重,則
      稱量3
        ……
    如果平衡,則
      稱量2
        ……
    如果左重,則
      稱量4
        ……

省略號部分則又是差不多的“如果右重,則……”等等。所以這就提
示我們用樹的形式來表示上面的解法:樹的根是第一次稱量,它有三
個分支(即三棵子樹,于是根有三個子節點),分別對應著在這個稱
量下的右重、平衡、左重三種情況。在根的三個子節點上,又分別有
相應的稱量,和它們的三個分支……如果具體地寫出來,就是

                                       |--右--( 1輕)
                         |--右--(1 ; 2)|--平--( 5重)
                         |             |--左--(    )
                         |
                         |             |--右--( 2輕)
         |--右--(1,6-8;  |--平--(2 ; 3)|--平--( 4輕)
         |        5,9-11)|             |--左--( 3輕)
         |               |
         |               |             |--右--( 7重)
         |               |--左--(6 ; 7)|--平--( 8重)
         |                             |--左--( 6重)
         |
         |                             |--右--(10重)
         |               |--右--(9 ;10)|--平--(11重)
         |               |             |--左--( 9重)
         |               |
         |               |             |--右--(12重)
(1-4;5-8)|--平--(1-3;    |--平--(1 ;12)|--平--(13輕, 13重)*
         |          9-11)|             |--左--(12輕)
         |               |
         |               |             |--右--( 9輕)
         |               |--左--(9 ;10)|--平--(11輕)
         |                             |--左--(10輕)
         |
         |                             |--右--( 6輕)
         |               |--右--(6 ; 7)|--平--( 8輕)
         |               |             |--左--( 7輕)
         |               |
         |               |             |--右--( 3重)
         |--左--(1,6-8;  |--平--(2 ; 3)|--平--( 4重)
                  5,9-11)|             |--左--( 2重)
                         |
                         |             |--右--(    )
                         |--左--(1 ; 2)|--平--( 5輕)
                                       |--左--( 1重)
(*:對應十三個球的情形。)
這里“右”、“平”和“左”分別表示稱量的結果為“右重”、“平
衡”和“左重”所對應的分支。在樹的葉子(就是最右邊沒有子節點
的那些節點)部分,我們標出了“能夠到達”這些節點的布局,也就
是說在進行每一節點上的稱量時,這個布局所給的結果和通往相對應
的葉子的道路上所標出的“右”、“平”和“左”相符合。從這個圖
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根下的左分支和右分支是對稱的:只需要把
所有的“右”改成“左”,“左”改成“右”,“輕”改成“重”,
“重”改成“輕”;節點(1-3; 9-11)下的左分支和右分支也有這個
特點。

  (如果有朋友對樹理論感興趣,可以參考隨便哪一本圖論或者離
散數學的書。在這里我們只用到樹理論里最基本的知識,所用的名詞
和結論都是相當直觀的。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樹理論,用不著特別去學
也可以看懂這里的論證。)

  所以給定一棵三分樹(就是說除了葉子以外其他的節點都有三個
子節點的樹),在每個不是葉子的節點上給定一個稱量,并且規定這
個節點下的三個分支(子樹)分別對應右重、平衡、左重的情況,我
們就得到了一種稱球的方法。我們把這樣一棵三分樹稱為一個“策略
或一棵“策略樹”。你可以給出一個平凡的策略,比如說無論發生了
什么事總是把1號和2號球放在左右兩側來稱(在葉子上我們沒有寫出
相應的布局,用@來代替):

                   |--右--@A
      |--右--(1; 2)|--平--@
      |            |--左--@
      |
      |            |--右--@
(1; 2)|--平--(1; 2)|--平--@
      |            |--左--@
      |
      |                         |--右--@B
      |            |--右--(1; 2)|--平--@
      |            |            |--左--@
      |            |
      |            |            |--右--@
      |--左--(1; 2)|--平--(1; 2)|--平--@
                   |            |--左--@
                   |
                   |            |--右--@
                   |--左--(1; 2)|--平--@
                                |--左--@

當然這么個策略沒什么用場,只能讓我們知道1號球和2號球之間的輕
重關系。另外我們看到,每個分支不一定一樣長,上面這棵策略樹根
下面左分支就比較長。

  一棵樹的高度是葉子到根之間的結點數的最大值加一。比如說上
面這個圖中,葉子A和根間有1個節點,而葉子B和根間有2個節點,沒
有和根之間的節點數超過2的葉子。所以它的高度是2+1=3。前面十二
球解法策略樹的高度也是3。一棵沒有任何分支,只有根節點的樹,我
們定義它的高度是0。

  顯然,策略樹的高度就是實行這個策略所需要的稱量的次數。我
們的目的,就是找到一棵“好”的策略樹,使得它的高度最小。

  什么是“好”策略?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十二球解法策略樹。我們
說過,葉子上的那些布局都是從根開始通向葉子的。比如說布局(7重),
它之所以在那片葉子上是因為按照這個策略,三次稱量的結果是“右
左右”;又比如說布局(11重),它之所以在那片葉子上是因為按照這
個策略,三次稱量的結果是“平右平”。如果兩個布局通向同一片葉
子,那么就是說按照這個策略,三次稱量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于是
我們就不能通過這個策略來把這兩種布局區分開來。比如說在十三個
球的情況下,(13輕)和(13重)都通向和“平平平”相對應的葉子,這
兩個布局中13號球或者輕或者重,于是我們知道13號球一定是壞球,
但是通過這個策略我們不可能知道它到底是輕還是重。

  所以對于標準的稱球問題(找出壞球并知其比標準球重或輕)的
“好”策略,就是那些能使不同的布局通向不同的葉子的策略。

三、每個球都已知可能為輕或可能為重的情況

  先引入一個記號:對于任意實數a,我們用{a}表示大于等于a的最
小整數,比如說{2.5}=3,{4}=4;我們用[a]表示小于等于a的最大整
數,比如說[2.5]=2,[4]=4。

  我們首先考慮這樣一種布局的集合。假設m,n為兩個非負實數,
不同時為0。在編號從1到m+n的m+n個球中,我們知道1到m號球要么是
標準球,要么比標準球重,而m+1到m+n號球要么是標準球,要么比標
準球輕;我們還知道其中有一個是壞球(但不知輕重)。換句話說,
我們知道真實的情況是以下m+n種布局之一:
  1. 1號是壞球,且較重;
  2. 2號是壞球,且較重;
  ……
  m. m號是壞球,且較重;
  m+1. m+1號是壞球,且較輕;
  m+2. m+2號是壞球,且較輕;
  ……
  m+n. m+n號是壞球,且較輕。
有一種特殊的情況是m=0或n=0,也就是說壞球的是輕還是重已經知,常
常被用來單獨作為智力題。

結論1:
1)在以上條件成立的情況下,要保證在m+n個球中找出壞球并知道
 其輕重,至少需要稱{log3(m+n)}次。
2)如果m和n不同時為1,那么稱{log3(m+n)}次就足夠了。如果
 m=n=1,并且另有一標準球,那么稱{log3(m+n)}={log3(1+1)}=1
 次也足夠了。

  這里log3表示以3為底的對數。

  需要對2)作點說明。如果m=n=1而沒有標準球的話,那么是永遠也
稱不出壞球來的。把兩個球一邊一個放在天平上,必然是1號重2號輕。
但是由于沒有標準球,我們無法知道是壞球比較重所以1號是壞的,還
是壞球比較輕所以2號是壞的。如果有標準球,只要把1號球和標準球
比較一下。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1號球是壞球,且比較重;如果天平
平衡,那么2號球是壞球,且比較輕。策略樹如下:(用s表示標準球)

      |--右--(  )
      |
      |
(1; s)|--平--(2輕)
      |
      |
      |--左--(1重)

   現在來證明1)。在上面我們看到,可能的布局是m+n種(1重,2重,
……,m重,m+1輕,m+2輕,……,m+n輕)。假設我們已經有一個策
略能保證在這m+n個球中找出壞球并知道其輕重,那么每一個布局都要
通向策略樹上的不同葉子,這棵策略樹至少需要有m+n片葉子。但是一
棵高度為H的三分樹最多只能有3H片葉子。于是這棵策略樹必須滿足條

  3H ≥ m+n
也就是
  H ≥ log3(m+n)
考慮到H是整數,我們就證明了
  H ≥ {log3(m+n)}

  現在我們要具體找到一棵高度為{log3(m+n)}的策略樹,使得m+n
種布局通向它的不同葉子。我們對k=m+n使用數學歸納法。

  首先k=1。那么稱都不要稱,因為必有一壞球,那么壞球就是唯一
的1號球。如果是m=1,n=0,那么1號球比較重;如果是m=0,n=1,那
么1號球比較輕。需要的稱量次數為{log3(1)}=0。

  對于k=2。m=1,n=1的情況已經討論過了。考慮m=2,n=0。這時我
們知道壞球比較重。只要把1號球和2號球放在天平兩邊一稱,哪個比較
重哪個就是壞球。策略樹如下:

      |--右--(2重)
      |
      |
(1; 2)|--平--(   )
      |
      |
      |--左--(1重)

m=0,n=2的情況完全類似。

  假設對于m+n<k的情況我們都可以用{log3(k)}次稱出壞球。考慮
m+n=k的情況。我們把1到m號球稱為第一組球,m+1到n號球稱為第二組
球。

  設H={log3(m+n)}={log3(k)}。那么我們有
  3H-1 < k ≤ 3H
  3H-2 < k/3 ≤ 3H-1
  3H-2 < {k/3} ≤ 3H-1
于是
  {log3{k/3}}=H-1。

  現在我們把這k個球分為三堆,第一堆和第二堆分別有{k/3}個球,
并且這兩堆中屬于第一組的球的數目一樣(于是屬于第二組的球的數
目也一樣),第三堆中有k-2{k/3}個球(也就是其余的球)。舉一個
例子,如果m=7,n=3,那么這三堆可以分成這樣:(當然不是唯一的
分法)
  第一堆:1,2,3,7 (屬于第一組的3個,第二組的1個)
  第二堆:4,5,6,8 (屬于第一組的3個,第二組的1個)
  第三堆:9,10

  這樣的分堆總是可能的嗎?如果m或n是偶數,那就很簡單。比如
說假設m是偶數,有兩種可能性。如果m/2≥{k/3},那么就從第一組球
中各取{k/3}個球作為第一和第二堆(這時在第一第二堆中只有第一組
的球);如果m/2<{k/3},那么就把第一組球分為相同的m/2個球的兩
堆,再分別用{k/3}-m/2個第二組球去把它們補充成{k/3}個球的兩堆
(這時在第三堆中就只有第二組的球了)。很顯然這樣的分堆符合上
面的要求。

  如果m和n都是奇數,事情就有點復雜。首先如果(m-1)/2≥{k/3}
的話,那么按上面的方法也很容易把球按要求分為三堆。但是如果
(m-1)/2<{k/3},我們就必須先從第一組中各拿出(m-1)/2個球放入第
一和第二堆,再從第二組中各拿出{k/3}-(m-1)/2個球將它們補充到各
有{k/3}個球為止。這就需要從第二組中總共拿得出2({k/3}-(m-1)/2)
個球來。所以必須有
  2({k/3}-(m-1)/2) ≤ n

  2{k/3} ≤ (m-1)+n
  2{k/3} ≤ k-1
這個不等式在k=3或k>4時總是成立的,但是對k=4就不成立。所以我
們要對k=4且m,n都是奇數的情況作特殊處理。我們只需考慮m=3,n=1
這種情況。把1號球和2號球放在天平兩端,如果不平衡,那么較重的
那個是壞球;如果平衡,那么把1號球和3號球放在天平兩端,平衡則
4號球為壞球且較輕,不平衡則3號球為壞球且較重。策略樹如下:

      |--右--(2重)
      |
      |            |--右--(3重)
(1; 2)|--平--(1; 3)|--平--(4輕)
      |            |--左--(   )
      |
      |--左--(1重)

m=1,n=3的情況完全類似。

  于是現在我們就可以毫無障礙地假設,我們已經將m+n=k個球分為
這樣的三堆:第一堆和第二堆分別有{k/3}個球,并且這兩堆中屬于第
一組的球的數目一樣(于是屬于第二組的球的數目也一樣),第三堆
中有k-2{k/3}個球(也就是其余的球)。

  我們把第一堆球和第二堆球分別放在天平的左右兩端。如果平衡,
那就說明壞球在第三堆里,這樣我們就把問題歸結為一個k-2{k/3}個
球的問題;如果右邊比較重,那么我們得到結論:要么是壞球比較輕,
并且它在第一堆中的第二組球,也就是可能較輕的那些球中,要么是
壞球比較重,并且它在第二堆中的第一組球,也就是可能較重的那些
球中,下面它就歸結為一個{k/3}個球的問題了;如果是左邊比較重,
那么我們也完全類似地將問題歸結為一個{k/3}個球的問題。開始的策
略樹如下:(小球的編號作了適當變化:假設1,2,……,s為第一堆
中的第一組球,1',2'……,s'為第二堆中的第一組球,(s+1),……
為第一堆中的第二組球,(s+1)'為為第二堆中的第二組球)

                                  歸結為壞球在
                           |--右--(1',2',……,s',s+1,……)中
                           |      的問題({k/3}個球)
                           |
                           |
(1,2,……,s,s+1,……;      |
1',2',……,s',(s+1)',……)|--平--歸結為壞球在第三堆中的問題
                           |      (k-2{k/3}個球)
                           |
                           |      歸結為壞球在
                           |--左--(1,2,……,s,(s+1)',……)中
                                  的問題({k/3}個球)

考慮到k-2{k/3}≤{k/3},另外此次稱量后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一個標準
球(如果不平衡,第三堆里的球均為標準球,否則第一第二堆里的球
均為標準球)。根據歸納假設,上面得到“左”、“平”、“右”三
種情況歸結后的問題都可以用{log3{k/3}}=H-1次的稱法來解決。所
以加上這第一次稱量,k個球只需{log3(k)}次稱量就可以找出壞球。

  在這節的最后我們給出一個具體的例子:如果有27個球,其中有
一個壞球,而且已知第一堆1-14號球如果其中一個是壞球,那么它比
標準球重,第二堆15-27號球如果其中一個是壞球,那么它比標準球輕。
根據結果1,我們知道只要[log3(27)]=3次就可以找出壞球。

  按照上面的稱法,首先將27個球分為三堆,第一第二堆的個數為
{27/3}=9個球,而且其中分別屬于第一和第二組的球的個數相同。于
是我們可以取:
  第一堆: 1-7,15-16
  第二堆:8-14,17-18
  第三堆:19-27
現在把第一和第二堆放在天平左右兩端,如果平衡,我們就歸結為在
19-27號9個球中其中有個較輕壞球的問題;如果右邊重,我們就歸結
為壞球在8-14,15-16中的問題;如果左邊重,我們就歸結為壞球在
1-7,17-18中的問題。這三種情況都是9個球的問題。

            |--右--歸結為壞球在8-14,15-16中的問題
            |
            |
(1-7,15-16; |
  8-14,17-18|--平--歸結為壞球在19-27中的問題
            |
            |
            |
            |--左--歸結為壞球在1-7,17-18中的問題


  三種情況中我們只具體做一種:壞球在1-7,17-18中的問題。同
樣地我們將其分為三堆
  第一堆:1-3
  第二堆:4-6
  第三堆:7,17-18
照上面類似地我們有策略樹

          |--右--歸結為壞球在4-6中的問題
          |
          |
(1-3; 4-6)|--平--歸結為壞球在7,17-18中的問題
          |
          |
          |--左--歸結為壞球在1-3中的問題

于是變成了3個球的問題,解決方法就很顯然了,我們把上面的策略樹
寫完整:

                        |--右--( 5重)
          |--右--(4 ; 5)|--平--( 6重)
          |             |--左--( 4重)
          |
          |             |--右--(17輕)
(1-3; 4-6)|--平--(17;18)|--平--( 7重)
          |             |--左--(18輕)
          |
          |             |--右--( 2重)
          |--左--(1 ; 2)|--平--( 3重)
                        |--左--( 1重)

類似地我們寫出壞球在8-14,15-16中的問題的策略樹:

                          |--右--(12重)
            |--右--(11;12)|--平--(13重)
            |             |--左--(11重)
            |
            |             |--右--(15輕)
(8-10;11-13)|--平--(15;16)|--平--(14重)
            |             |--左--(16輕)
            |
            |             |--右--( 9重)
            |--左--(8 ; 9)|--平--(10重)
                          |--左--( 8重)

和壞球在19-27中的問題的策略樹:

                           |--右--(19輕)
             |--右--(19;20)|--平--(21輕)
             |             |--左--(20輕)
             |
             |             |--右--(25輕)
(19-21;22-24)|--平--(25;26)|--平--(27輕)
             |             |--左--(26輕)
             |
             |             |--右--(22輕)
             |--左--(22;23)|--平--(24輕)
                           |--左--(23輕)


  于是最終將此三棵策略樹拼起來的到最終解法:

                                         |--右--(12重)
                           |--右--(11;12)|--平--(13重)
                           |             |--左--(11重)
                           |
                           |             |--右--(15輕)
             |--右--(8-10; |--平--(15;16)|--平--(14重)
             |       11-13)|             |--左--(16輕)
             |             |
             |             |             |--右--( 9重)
             |             |--左--(8 ; 9)|--平--(10重)
             |                           |--左--( 8重)
             |
             |                           |--右--(19輕)
             |             |--右--(19;20)|--平--(21輕)
             |             |             |--左--(20輕)
             |             |
             |             |             |--右--(25輕)
(1-7,15-16;  |--平--(19-21;|--平--(25;26)|--平--(27輕)
  8-14,17-18)|       22-24)|             |--左--(26輕)
             |             |
             |             |             |--右--(22輕)
             |             |--左--(22;23)|--平--(24輕)
             |                           |--左--(23輕)
             |
             |                           |--右--( 5重)
             |             |--右--(4 ; 5)|--平--( 6重)
             |             |             |--左--( 4重)
             |             |
             |             |             |--右--(17輕)
             |--左--(1-3;  |--平--(17;18)|--平--( 7重)
                       4-6)|             |--左--(18輕)
                           |
                           |             |--右--( 2重)
                           |--左--(1 ; 2)|--平--( 3重)
                                         |--左--( 1重)

  對一棵策略樹正確性的驗證比較容易(雖然比較煩)。首先檢查
是否所有的布局都在某片葉子上了;其次就是檢驗每個布局經過樹中
的每個節點的流向是否正確,就是說用此節點上的稱量方法,它所屬
的左中右分支符合實際。

  四、問題的解答

  現在我們就可以來回答第一節中的問題了。

結論2:現有N個小球,其中有一個壞球不知比標準球輕還是重。
我們令H={log3(2N)}。
1)要保證在N個球中找出壞球并知道其輕重,至少需要稱H次。

  假設N≠2,我們有
2)如果N<(3H-1)/2,那么稱H次就足夠了;
3)如果N=(3H-1)/2,那么稱H次足以保證找到壞球,但不足以保
 證知道壞球比標準球輕還是重;
4)如果N=(3H-1)/2,而且還另有一個標準球,那么稱H次足以保
 證找到壞球和知道,知道壞球比標準球輕還是重。

  假設N=2,我們有
5)如果還另有一個標準球,稱H={log3(2*2)}=2次足以保證找到
 壞球和知道壞球比標準球輕還是重。

  5)看起來有點奇怪,不過這其實很顯然。如果有超過兩個球,我
們知道壞球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總找得出來;但是如果只有兩
個球,一個好球一個壞球,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沒有一個標準
球的話,我們無論如何不可能知道哪個才是好的。

  首先假設結論成立,我們來看看幾個具體例子。如果是12個球,
那么
  H = {log3(2*12)} = 3,
而且
  12 < (33-1)/2 = 13。
所以根據2)我們知道稱3次可以找出壞球并知其輕重。如果是13個球,
那么
  H={log3(2*13)}=3,
而且
  (33-1)/2=13。
根據3)我們知道稱3次可以找出壞球但不一定能知其輕重。但是如果另
有一個標準球的話,稱3次就可找出壞球且知其輕重。

  一般地,能由H次稱量找出壞球并知道其輕重的最大小球數量為
  (3H-1)/2-1 = (3H-3)/2;
能由H次稱量找出壞球但不需要知道其輕重的最大小球數量為
  (3H-1)/2;
有一標準球,能由H次稱量找出壞球并知道其輕重的最大小球數量也為
  (3H-1)/2。
為了比如說為了找出壞球并知道其輕重,則3次最多可以稱12個,4次
為39個,5次為120個,6次為363個等等;為了找出壞球卻不需知道其
輕重,則3次最多可以稱13個,4次為40個,5次121個,6次364個等等
——但是如果另有一個標準球,那么就可以用相同的次數來知道壞球
的輕重。

  首先我們證明至少需要稱{log3(2N)}次。這和上節類似問題的證
明幾乎相同。我們看到,N個小球可能的布局是2N種(1重,2重,……,
N重,1輕,2輕,……,N輕)。所以相應策略樹至少需要有2N片葉子。
但是一棵高度為H的三分樹最多只能有3H片葉子。于是這棵策略樹必
須滿足條件
  H ≥ {log3(2N)}。

  現在我們來證明3)的后半部分:如果N=(3H-1)/2,那么稱H次還
是不足以保證知道壞球比標準球輕還是重。

  我們知道第一步稱量一定是各放n(這里2n≤N)個球在天平兩端,
然后看天平的狀況再決定后面的步驟。此時有三種情況
1)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壞球就在剩下的N-2n個球里。這時候根據1),
 我們還需要{log3(2(N-2n))}次來找到壞球并知其輕重;
2)如果是左邊重,則要么是壞球比較輕,而且壞球在右面n個球里,
 要么是壞球比較重,而且壞球在左面n個球里。這時根據結論1,我
 們還要{log3(2n))}次來找到壞球并知其輕重;
3)如果是右邊重,那么有和上面類似的結論,我們還要{log3(2n))}
 次來找到壞球并知其輕重。

  如果我們在H次里可以稱出壞球并知其輕重,那么我們必然要有
  {log3(2(N-2n))} ≤ H-1 和 {log3(2n))} ≤ H-1
但前一個式子表明
  2(N-2n) ≤ 3H-1
也就是
  2((3H-1)/2-2n) ≤ 3H-1
所以
  3H-1 ≤ 2n+1/2
考慮到3H-1為整數,于是
  3H-1 ≤ 2n
但3H-1又是奇數,而2n是偶數,所以
  3H-1 < 2n。    (*)
而后一個式子表明
  2n ≤ 3H-1
同樣考慮到奇偶性
  2n < 3H-1。    (**)
我們看到(*)和(**)式是矛盾的。

  所以對N=(3H-1)/2的情況,只用H步是不能夠稱出壞球又知道它
的輕重的。它的原因在于,雖然理論上N=(3H-1)/2,那么可能的布局
是(3H-1)種,而一棵H層的策略樹有3H片葉子,看起來葉子足夠多了。
但是由于第一步的稱量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這3H-1種布局平均地分配
在左中右三棵子策略樹上,總有一個分支上承受的布局會超過3H-1種,
于是在此分支上就無法用剩下的H-1次稱量來稱出壞球又知道它的輕
重。

  接下來我們同時證明結論2中的2)、4)和5)。也就是說,我們要具
體找到一種策略,如果N<(3H-1)/2,那么不用標準球在H次內找到壞
球又知道它的輕重的;如果N=(3H-1)/2或者N=2,則允許使用一個標
準球來達到同樣目的。仍舊使用數學歸納法。

  首先對N=1,{log3(2N)}=1且N=(31-1)/2,允許使用標準球。因
為只有一個球,而題目的條件是有一個壞球,所以這唯一的一個就是
壞球,現在只需要知道它比標準球重還是輕。這只要把標準球和這個
小球在天平上比較一次就可以了,策略樹如下(我們用s表示標準球):

      |--右--(1輕)
(1; s)|--平--(   )
      |--左--(1重)

  對N=2和N=3,{log3(2N)}=2。我們給出下面高度為2的策略樹,
很容易驗證其正確性。

N=2,允許使用標準球:

      |--右--(1輕)
      |            |--右--(2輕)
(1; s)|--平--(2; s)|--平--(   )
      |            |--左--(2重)
      |--左--(1重)

N=3:

                   |--右--(1輕)
      |--右--(1; 3)|--平--(2重)
      |            |--左--(   )
      |
      |            |--右--(3輕)
(1; 2)|--平--(1; 3)|--平--(   )
      |            |--左--(3重)
      |
      |            |--右--(   )
      |--左--(1; 3)|--平--(2輕)
                   |--左--(1重)


  現在假設對小于N的情況,稱法都已經找到。考慮N(現在假定N>3)
個小球的情況。仍記H={log3(2N)}。

  首先如果N<(3H-1)/2,我們把N個球分成三堆:第一堆和第二堆
中分別有{N/3}個球,第三堆中為剩下的球,有N-2{N/3}個。我們把第
一和第二堆小球放在天平左右端進行第一次稱量。

  三種情況: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壞球在第三堆的N-2{N/3}個里,問題歸結為
N-2{N/3}個小球,稱H-1次,而且此時我們可以隨便從第一或第二堆里
拿出一個球來作標準球。但是
  N-2{N/3} ≤ 3{N/3}-2{N/3} = {N/3}
但由N<(3H-1)/2有
  N ≤ (3H-1)/2-1 = (3H-3)/2
所以
  N/3 ≤ (3H-1-1)/2
右邊一定是一個整數,所以我們最終得到
  N-2{N/3} ≤ {N/3} ≤ (3H-1-1)/2。
根據歸納假設,在有標準球的情況下,N-2{N/3}個球的問題可被H-1次
的稱量解決。

  如果左邊重,則要么是壞球比較輕,而且壞球在右面{N/3}個球里;
要么是壞球比較重,而且壞球在左面{N/3}個球里。這時根據結論1,我
們還要{log3(2{N/3}))}次來找到壞球并知其輕重。和上面的計算完全
一樣,
  N/3 ≤ (3H-1-1)/2
于是
  2{N/3} ≤ 3H-1-1
  {log3(2{N/3}))} ≤ H-1
所以仍舊可以用剩下的H-1次稱量解決問題。

  如果右邊重,完全類似于左邊重的情況。

  現在考慮N=(3H-1)/2的情況,這時允許用一個標準球。我們可以
把球分成三堆。第一堆為(3H-1+1)/2個,第二堆為(3H-1-1)/2個
再加上標準球,所以第二堆一共也是(3H-1+1)/2個球,第三堆是剩
下的
  (3H-1)/2-(3H-1+1)/2-(3H-1-1)/2 = (3H-1-1)/2
個球。我們把第一和第二堆小球放在天平左右端進行第一次稱量。

  三種情況: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壞球在第三堆的(3H-1-1)/2個里。根據歸
納假設,在有標準球的情況下,這可被H-1次稱量解決。

  如果左邊重,則要么是壞球比較輕,而且壞球在右面(3H-1+1)/2
個球里;要么是壞球比較重,而且壞球在左面除了附加的標準球以外
的(3H-1-1)/2個球里。這時根據結論1,我們還要
  {log3(3H-1+1)/2+(3H-1-1)/2)} = H-1
次來找到壞球并知其輕重。所以這也可以用剩下的H-1次稱量來解決問
題。

  如果右邊重,完全類似于左邊重的情況。

  這就完全證明了結論2中的2)、4)和5)。剩下的就是3)的前半部分:
如果N=(3H-1)/2,那么稱H次足以保證找到壞球(但可能不知道輕重)。

  這很簡單,如果我們拿掉一個球,那么根據2),一定能用H次稱量
來找到壞球并且知道輕重——唯一的例外是,如果被拿掉的那個恰好
就是壞球——那么這時候所有稱量的結果都是天平保持平衡。如果發
生了這樣的事,所有稱量的結果都是天平保持平衡,我們就可以斷定
壞球就是那個被拿掉的球,當然這時這個球從來沒有上過天平,我們
絕無可能知道它是比標準球重,還是比標準球輕。

 五、四十個球的例子

  最后我們來解決一下40個球,沒有標準球的問題。我們知道
  40 = (34-1)/2
所以我們可以稱4次找出壞球,但是因為沒有標準球,就不一定能知道
壞球的輕重。

  順便先考慮13個球,另有一標準球的問題。
   13 = (33-1)/2
所以稱3次可以找出壞球,因為有標準球,我們還可以同時知道壞球的
輕重。

  根據上一節的證明過程,這時我們要把這13個球分為3堆:
  第一堆:1-5
  第二堆:6-9,再加上標準球s
  第三堆:10-13
我們把第一和第二堆小球放在天平左右端進行第一次稱量。

  如果是左邊重,那么要么是第一堆1-5號球中有一個是壞球,而且
它比標準球重,要么是第二堆6-9號球中有一個是壞球,那么它比標準
球輕。用結論1來解決的問題,第三節末尾我們處理過27個球的問題,
9個球的問題就是小菜了:

                           |--右--( 4重)
             |--右--(3 ; 4)|--平--( 6輕)
             |             |--左--( 3重)
             |
             |             |--右--( 8輕)
(1-2,6;3-4,7)|--平--(8 ; 9)|--平--( 5重)
             |             |--左--( 9輕)
             |
             |             |--右--( 2重)
             |--左--(1 ; 2)|--平--( 7輕)
                           |--左--( 1重)


  如果是右邊重,那么和上面的情況對稱,只要把策略樹中的“左”
和“右”互換,“輕”和“重”互換即可。

  如果平衡,那么就化為4個球(10-13號)有一個標準球2次稱出的
問題。雖然還可以往下照葫蘆畫瓢地遞歸一次,不過4個球的情況就太
簡單了,所以直接寫出策略樹:

                          |--右--(10輕)
            |--右--(10;11)|--平--(12重)
            |             |--左--(11輕)
            |
            |             |--右--(13輕)
(10,11;12,s)|--平--(13; s)|--平--(    )
            |             |--左--(13重)
            |
            |             |--右--(11重)
            |--左--(10;11)|--平--(12輕)
                          |--左--(10重)


  把左中右三個分支拼起來我們就得到13個球有一標準球稱3次的策
略樹:

                                   |--右--( 1輕)
                     |--右--(1 ; 2)|--平--( 7重)
                     |             |--左--( 2輕)
                     |
                     |             |--右--( 9重)
       |--右--(1-2,6;|--平--(8 ; 9)|--平--( 5輕)
       |       3-4,7)|             |--左--( 8重)
       |             |
       |             |             |--右--( 3輕)
       |             |--左--(3 ; 4)|--平--( 6重)
       |                           |--左--( 4輕)
       |
       |                           |--右--(10輕)
       |             |--右--(10;11)|--平--(12重)
       |             |             |--左--(11輕)
       |             |
       |             |             |--右--(13輕)
(1-5;  |--平--(10,11;|--平--(13; s)|--平--(    )
6-9,s)|        12,s)|             |--左--(13重)
       |             |
       |             |             |--右--(11重)
       |             |--左--(10;11)|--平--(12輕)
       |                           |--左--(10重)
       |
       |                           |--右--( 4重)
       |             |--右--(3 ; 4)|--平--( 6輕)
       |             |             |--左--( 3重)
       |             |
       |             |             |--右--( 8輕)
       |--左--(1-2,6;|--平--(8 ; 9)|--平--( 5重)
               3-4,7)|             |--左--( 9輕)
                     |
                     |             |--右--( 2重)
                     |--左--(1 ; 2)|--平--( 7輕)
                                   |--左--( 1重)

  現在可以考慮40個球,無標準球的問題了。根據上一節的證明過
程,我們首先拿掉第40號球,使之變為39個球的問題。然后我們把這
39個球分為3堆:
  第一堆:1-13
  第二堆:14-26
  第三堆:27-39
把第一和第二堆小球放在天平左右端進行第一次稱量。

  如果是右邊重,那么要么是第一堆1-14號球中有一個是壞球,而
且它比標準球重,要么是第二堆15-27號球中有一個是壞球,那么它比
標準球輕。這恰好是第三節末尾我們解決過的例子!這個策略樹分支
我們可以完全拷貝過來。

  如果是左邊重,那么和上面的情況對稱,只要把策略樹中的“左”
和“右”互換,“輕”和“重”互換即可。

  如果平衡,那么問題轉化為本節開始的13個球,有一標準球的問
題(可取1號球為標準球),上面的策略樹也可拷貝過來,只是要把原
來的1-13號球和這里的27-39號球一一對應(只要把所有的號碼加26即
可)。

  把左中右三個策略分支合并起來,并考慮到如果所有稱量結果都
是平衡的話,則第40號球為壞球的結論。我們就得到了下面的關于稱
40個球的巨無霸策略樹,它有81片葉子:

                                                |--右--( 1輕)
                                  |--右--(1 ; 2)|--平--( 3輕)
                                  |             |--左--( 2輕)
                                  |
                                  |             |--右--(18重)
                    |--右--(1-3;  |--平--(17;18)|--平--( 7輕)
                    |         4-6)|             |--左--(17重)
                    |             |
                    |             |             |--右--( 4輕)
                    |             |--左--(4 ; 5)|--平--( 6輕)
                    |                           |--左--( 5輕)
                    |
                    |                           |--右--(23重)
                    |             |--右--(22;23)|--平--(24重)
                    |             |             |--左--(22重)
                    |             |
                    |             |             |--右--(26重)
      |--右--(1-7,  |--平--(19-21;|--平--(25;26)|--平--(27重)
      |       15-16;|       22-24)|             |--左--(25重)
      |        8-14,|             |
      |       17-18)|             |             |--右--(20重)
      |             |             |--左--(19;20)|--平--(21重)
      |             |                           |--左--(19重)
      |             |
      |             |                           |--右--( 8輕)
      |             |             |--右--(8 ; 9)|--平--(10輕)
      |             |             |             |--左--( 9輕)
      |             |             |
      |             |             |             |--右--(16重)
      |             |--左--(8-10; |--平--(15;16)|--平--(14輕)
      |                     11-13)|             |--左--(15重)
      |                           |
      |                           |             |--右--(11輕)
      |                           |--左--(11;12)|--平--(13輕)
      |                                         |--左--(12輕)
      |
      |                                         |--右--(27輕)
      |                           |--右--(27;28)|--平--(33重)
      |                           |             |--左--(28輕)
      |                           |
      |                           |             |--右--(35重)
      |             |--右--(27-28,|--平--(34;35)|--平--(31輕)
      |             |          32;|             |--左--(34重)
      |             |       29-30,|
      |             |          33)|             |--右--(29輕)
      |             |             |--左--(29;30)|--平--(32重)
      |             |                           |--左--(30輕)
      |             |
      |             |                           |--右--(36輕)
      |             |             |--右--(36;37)|--平--(38重)
      |             |             |             |--左--(37輕)
      |             |             |
      |             |             |             |--右--(39輕)
(1-13;|--平--(27-31;|--平--(36,37;|--平--(39; 1)|--平--(40壞)
14-26)|     32-35,1)|        38,1)|             |--左--(39重)
      |             |             |
      |             |             |             |--右--(37重)
      |             |             |--左--(36;37)|--平--(38輕)
      |             |                           |--左--(36重)
      |             |
      |             |                           |--右--(30重)
      |             |             |--右--(29;30)|--平--(32輕)
      |             |             |             |--左--(29重)
      |             |             |
      |             |             |             |--右--(34輕)
      |             |--左--(27-28,|--平--(34;35)|--平--(31重)
      |                        32;|             |--左--(35輕)
      |                     29-30,|
      |                        33)|             |--右--(28重)
      |                           |--左--(27;28)|--平--(33輕)
      |                                         |--左--(27重)
      |
      |                                         |--右--(12重)
      |                           |--右--(11;12)|--平--(13重)
      |                           |             |--左--(11重)
      |                           |
      |                           |             |--右--(15輕)
      |             |--右--(8-10; |--平--(15;16)|--平--(14重)
      |             |       11-13)|             |--左--(16輕)
      |             |             |
      |             |             |             |--右--( 9重)
      |             |             |--左--(8 ; 9)|--平--(10重)
      |             |                           |--左--( 8重)
      |             |
      |             |                           |--右--(19輕)
      |             |             |--右--(19;20)|--平--(21輕)
      |             |             |             |--左--(20輕)
      |             |             |
      |             |             |             |--右--(25輕)
      |--左--(1-7,  |--平--(19-21;|--平--(25;26)|--平--(27輕)
              15-16;|       22-24)|             |--左--(26輕)
              8-14, |             |
              17-18)|             |             |--右--(22輕)
                    |             |--左--(22;23)|--平--(24輕)
                    |                           |--左--(23輕)
                    |
                    |                           |--右--( 5重)
                    |             |--右--(4 ; 5)|--平--( 6重)
                    |             |             |--左--( 4重)
                    |             |
                    |             |             |--右--(17輕)
                    |--左--(1-3;  |--平--(17;18)|--平--( 7重)
                              4-6)|             |--左--(18輕)
                                  |
                                  |             |--右--( 2重)
                                  |--左--(1 ; 2)|--平--( 3重)
                                                |--左--( 1重)

posted on 2007-03-26 14:23 譚文政 閱讀(498) 評論(1)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基礎知識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_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_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丁香五月_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沐欲 | 亚洲深爱激情| 欧美巨乳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日韩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主播| 免费在线成人av| 欧美极品色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白皮肤| 亚洲色诱最新| 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v|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久久久|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 另类综合日韩欧美亚洲| 99视频超级精品|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色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 | 牛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黑人| 日韩一级免费| 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久久丁香| 亚洲日韩视频|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一区| 亚洲欧洲日本mm| 西瓜成人精品人成网站| 亚洲乱亚洲高清| 久久国产婷婷国产香蕉| 亚洲小说春色综合另类电影| 久久视频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在线 | 亚洲理伦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高清| 亚洲免费一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看片| 欧美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国产有码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看片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www| 久久国产成人| 欧美一区=区| 欧美天天在线| 亚洲精品日本| 亚洲乱码精品一二三四区日韩在线| 亚洲欧美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欧美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女人久久久| 激情小说另类小说亚洲欧美 | 国内精品嫩模av私拍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二区| 9l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免费试看一区|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99精品欧美一区|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91| 亚洲精品少妇30p| 洋洋av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视频免费一|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av| 国内精品亚洲| 老司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搞黄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大师| 午夜久久影院| 麻豆av福利av久久av|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欧美激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欧美一级午夜免费电影| 激情久久婷婷| 欧美好骚综合网| 一区二区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极品| 国产精品女主播在线观看| 久久岛国电影|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mv| 亚洲精品永久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浪潮|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天堂|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网站在线| 在线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调教 | 久久久久在线观看| 洋洋av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av成人黄色|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影视|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色777777在线观看影院|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 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看| 99re在线精品|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彩视频美女艺术照福利| 99re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国产经典视频|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99精品视频网| 91久久线看在观草草青青|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欧美在线精品免播放器视频|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在线| 亚洲电影欧美电影有声小说| 在线成人av.com|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稀缺呦系列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软件 | 国产视频丨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深夜福利|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 欧美少妇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软件| 欧美日韩一级黄|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欧美四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调教| 国产精品激情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私房写真福利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国内自拍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 91久久久亚洲精品| 一区二区日韩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人人看| 欧美成人资源| 亚洲人线精品午夜| 9久草视频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性感激情|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人人看| 欧美第一黄网免费网站|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 在线欧美福利| 亚洲特色特黄|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欧洲在线视频| 羞羞色国产精品| 欧美wwwwww|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网| 欧美成人免费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久久米奇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无毛| 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农村妇女精品| 亚洲一区综合|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毛片| 亚洲欧美精品|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樱桃 | 亚洲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欧美国产高潮xxxx1819| 国产日韩精品久久| 一本色道综合亚洲| 欧美成人情趣视频| 久久福利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