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份,Scott Mayers發布了《Effective C++》第三版。作者根據當前C++的特點和設計模式,對第二版中半數以上的內容作了更新。此等佳作,不敢獨享,以肆同好。
什么時候一個空的class不是空的?C++會在何時做些什么事情?如果你不聲明它們,編譯器會為你聲明它們自己的拷貝構造函數、一個賦值運算符和一個析構函數。另外,如果你不聲明一個構造函數,編譯器還會為你創建一個。所有這些自動生成的函數都是public和inline的。例如,如果你寫下:
class
Empty {};
這和你寫下如下的代碼本質上是一樣的:
class
Empty {
??? Empty() {…} // default constructor
??? Empty(const Empty& rhs) {…} // Copy constructor
??? ~Empty() {…}? // destructor - whether it's virtual?
???
???
// copy assignment operator
??? Empty& operator=(const Empty& rhs) {}
}
當然,這些函數只有它們真正被需要的時候才會被創建。下面這些情況會使得這些函數被創建:
Empty e1; // default constructor & destructor
Empty e2(e1); // copy constructor
e2 = e1; // copy assignment operator
既然編譯器會為你創建這些函數,那么這些函數都做些什么工作呢?默認的構造和析構函數主要是讓編譯器放置一些執行“幕后工作”的代碼,例如調用基類和非靜態數據成員的構造和析構函數等。需要注意的是編譯器為你生成的這個析構函數并不是虛擬的,除非這個類的基類明確聲明了一個虛擬的析構函數。
對于拷貝構造函數和賦值運算符,編譯器生成的版本只是簡單的copy每一個非靜態數據成員。例如,考慮一個名為NamedObject的模板,它可以讓你把名字和類型T關聯起來。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NamedObject {
public
:
??? NamedObject(constchar* name, const T& value);
??? NamedObject(const std::string& name, const T& value);
?
private
:
??? std::string nameValue;
??? T objectValue;
};
由于NamedObject中聲明了構造函數,編譯器便不會再自做主張為你生成一個默認的。這是很重要的。這意味著如果你精心設計的類的構造方式,你就不用再去擔心編譯器會愚蠢的為你添加一個不帶參數的構造函數而破壞你的設計。
NamedObject
中既沒有聲明拷貝構造函數也沒有聲明賦值運算符,所以當需要的時候,編譯器會自動為你生成。顯然,下面的代碼需要拷貝構造函數的支持:
NamedObject<int> no1("Smallest Prime Number", 2);
NamedObject<int> no2(no1);
編譯器生成的拷貝構造函數必須要使用no1.nameValue和no1.objectValue來初始化no2中對應的成員。由于nameValue的類型是string,并且標準的string有一個拷貝構造函數,所以no2.nameValue就可以通過string的拷貝構造函數完成。另外objectValue是一個整數,對于這個內置類型,簡單的bit-copy就可以完成復制的任務了。
其實,如果需要的話,編譯器會按照和上面提到的相同的手法來為NamedObject來生成一個賦值運算符。但是,只有當生成的代碼在語法和語義都都正確的時候,編譯器才會為你執行生成工作,如果其中任何一方面除了問題,編譯器就會拒絕為你重載operator =。
例如:如果我們這樣定義NamedObject: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NamedObject {
public
:
??? NamedObject(const std::string& name, const T& value);
?
private
:
??? std::string& nameValue;
???
const T objectValue;
};
之后,下面的代碼會怎樣呢?
std::string newDog("Persephone");
std::string oldDog("Satch");
NamedObject<int> p(newDog, 2);
NamedObject<int> s(oldDog, 36);
p = s; // What should happen?
在復制前,p.nameValue和s.nameValue分別指向不同的string對象。這個復制應該對p.nameValue做怎樣的改變呢?直覺上,p.nameValue將會指向s.nameValue所指的string對象。但是這破壞了C++的一條基本的準則,C++不允許引用指向不同的對象。換句話說,難道改變p.nameValue所引用的對象應該要影響到其它對象所引用的字符串嗎?這是編譯器生成的賦值運算符應該做的事情嗎?
C++
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方法是拒絕編譯這樣的代碼。如果你想讓含有引用數據成員的類支持賦值功能,那么你就必須自己定義賦值運算符。對于含有const數據成員的類來說,故事是類似的。修改對象中的const成員總是非法的,所以編譯器對于如何處理這種問題一無所知。最后,如果基類把operator=聲明為private,那么編譯器同樣會拒絕為派生類生成operator=。畢竟,一方面,即便編譯器可以生成,operator=也只能處理派生類中屬于基類的那一部分;另一方面,派生類也根本無權訪問基類中的private成員。
時時刻刻讓自己記住
l
????????
編譯器會在必要的時候隱式生成類的默認構造函數、拷貝構造函數、operator=和析構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