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隨筆-145  評論-173  文章-70  trackbacks-0

             

            by 李笑來 on 2010/03/26

            in 書——不得不看, 想明白(系列)

            總是有人聲稱:“還是讀紙質版的書更有感覺,電子書么,沒感覺……”

            真的么?好像確實如此。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更可能是因為尚未建立起看電子書的感覺,所以才“感覺”看紙質版的書“更有感覺”而已呢?

            說說記筆記這事兒。絕大多數人讀書是不做筆記的,他們只喜歡走馬觀花而已,所以,在這點上對他們來說讀電子書和讀紙質版的書毫無區別。在毫無區別的情況下,對電子書的感覺等于零,對紙質版的書卻“情真意切”──因為畢竟讀紙質版書已經有過許多年的經驗。

            記筆記,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摘抄”,另外一種是“批注”。很多人讀書不做摘抄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怕麻煩。說實話,也確實很麻煩──讀得起興之時卻要停下來摘抄確實掃興。有時我們會用畫線、畫框框、用高亮筆,甚至折頁或者各式各樣的書簽來做各種各樣的標記,然而,最終會發現,它們自身是沒有“檢索功用”的,所以,并不靈光。而重要的內容不摘抄到卡片上,那么將來幾乎無法檢索──后患無窮。有多少次你遇到過這種煩惱:“我在哪兒看到這事兒呢?”翻遍書架竟然沒找到的挫折感和懊惱只要有過一次就足以使人要么從此放棄讀書,要么從此立志養成讀書勤做卡片的習慣。

            讀書的過程中,看到某段精采的論述,總是不由自主地發會呆,想想身邊有哪些例子可以作為這段論述的補充證據,或者這個論述可以用來解釋那個長期以來沒想明白沒看透的現象……反過來,有時候看到一些胡說八道,也會震驚于它的“經典”、它的“流毒之廣”……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要在留白上記錄下來,將來不一定在什么時候會用得到。而如若不是“閑逛”,而是“有目的地找材料”,那還是要做出卡片,將來(抑或眼前的、抑或遙遠的)才能更加方便地檢索……(當然,在別人看來,你那是“信手拈來”……)

            我運氣好,小時候有個在圖書館作副館長的媽媽,所以家里從來不缺卡片……不過,我自己在那個邊疆小城市里長大直至十八歲離開的過程中,從未看到身邊的同學讀書做卡片。讀者也不妨觀察一下身邊的人群,就會知道讀書記筆記的人少到什么樣的程度,讀書做卡片的人又罕見到什么程度。原本小學生就該學會的事情,竟然是只有在研究生院里只有少數人懂得做的事情,是不是異常吊詭?

            可是,如果讀的是電子版,摘抄是沒多大必要的──因為數據就在那里,只要有良好的備份習慣,那些數據就不會丟失。所以,與其摘抄,還不如反復欣賞一下那些詞句,加深一下記憶。以后任何時候,只要記得只言片語,就很容易通過全文檢索直接找到原文。做卡片的時候,不僅要摘抄原文,還要記錄下出處,包括書名、作者名、ISBN、頁碼等等──可如果書是電子版,這些都可以省去,真是“太省事兒”了。用過一段時間電子書就知道,實際上連做標記都沒多大必要,因為只要有全文檢索,就可以隨時找到原文。所以,讀電子書的時候,省下的大量精力都用在“批注”這樣更加有趣的事情上,感覺真的特好……

            在設置好全文檢索的計算機上,筆記記在哪里都沒關系。可以直接在原文檔上做出批注(無論是pdf文件還是doc文件都支持批注功能),如果你像我一樣多少有點“潔癖”,不愿意“污染”原書的話,那就直接打開一個文本文件,把精采的文字拷貝粘貼進去(這相對與過去要摘抄到卡片上不知道省多少功夫──感覺特好……),而后把批注寫在下面,然后保存──甚至不需要關心文件名究竟是什么,保存在什么位置,因為有令人感激涕零的“全文檢索”(當然,“永遠為文件取一個有意義的名字”、并“把文件集中保存在特定的位置”是好習慣)……

            電子書還有紙質版書難望其項背的優勢。想象一下這種情況:你在讀一本有趣的書,讀著讀者看到一個你不理解的概念……用一個早就設置好的通用快捷鍵就可以呼出瀏覽器打開wikipedia,查個究竟;如果重要就直接保存起來,以便將來全文檢索……或者讀著讀者想起來前些天讀另外一本書時寫過的某個批注,于是通過全文檢索找到那個筆記,要么修改,要么補充……這種在電腦上可以瞬間做完的事情,讀紙質版書就會因磕磕絆絆而懶得做,或干脆不做,“感覺真輕松呢!”其實,不止是讀“學術書籍”用電子版更方便更有效,讀小說更是如此。比如,丹布朗的小說,一本下來,wikipedia怎么也得查過幾十個頁面才算夠用吧?

            另外,大抵上只有認真讀書的人才會做這樣的事情,然而,這么做的人通常會非常頻繁地地這樣做:拿著兩本書對照其中針對同一話題的文字,而后得出很多有趣的結論。想象一下你在寬屏顯示器上左半屏一本書,右半屏另外一本書,對比起來的感覺;再想象一下你左手按著一本書,右手按著另外一本書,沒有第三只手翻頁的感覺……

            所以,讀電子書的感覺實際上要比讀紙質版書籍的感覺好出不知道多少個等級!也許有些人會反駁:“紙質版的書,可以躺著看,可以在有光但沒電源的地方看,電子版的書行么?哼!”如果讀書一定要有這樣的感覺才行,那幾年前還真的沒什么辦法爭辯了,不過,現在Kindle、iPad,早已使這樣的抱怨或者質疑變得相當可笑。還有人提到紙質版的書有“書香”……我覺得屋子里上放個特定味道的香水瓶來得更直接一些。

            總結:跟著“感覺”走不靠譜。



            http://www.lixiaolai.com/index.php/archives/8908.html
            posted on 2010-03-27 00:25 deercoder 閱讀(382)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雜談
            久久青草国产手机看片福利盒子| 天天综合久久一二三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欧美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久久亚洲天堂|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色偷偷88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 大美女久久久久久j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久久偷看各类wc女厕嘘嘘|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