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p;
int row = 5;
int column = 10;
p = new int*[row];
for (int i=0; i<row; i++) {
p[i] = new int[column];
}
指針即是地址(0xf0765fea),是無符號整數,占用四個字節,32位。怎么判斷一個指針所指向的類型?
去掉一個 * 和變量名后所留下的部分就是指針所指向的類型。
如 int *p; 去掉一個 * 和變量名 p 后就只有 int 了,所以 p 指向 int 的整形數。
float **p; 則 p 指向的類型是 float *,即 float 類型的指針,或 float 類型的地址,也即數組。
那么在給 p 分配內存時,p = new float*[23],即指向一些
在C或C++中有一個很好的地方是,即使你定義的變量是指針,但可與用訪問數組下標的方法來訪問指針所指向的數據;int **p; *(*(p+i) + j) 等同于 p[i][j],使用數組下標來訪問更直觀。
使用變量來聲明數組的長度,使程序更具有健壯性. int length = 10; int array[length].
給定一個二維數組和一個位置數loc,怎么確定這個數對應數組中的那一個位置?
array[loc / column][loc % column]
當定義一個數組時,但沒有初始化,這時數組的內容是還是原來內存中的值。
void * 的使用
可以把任何類型的指針直接傳給 void* 的變量。
但是反過來,卻不能直接把 void* 傳給其他類型指針,必須明確的進行強制類型轉換
int *pi;
void * pv = pi; // Ok
float *pf = (float*)pv; // Ok
double *pd = pv; // Error
char *str = (char*)malloc(sizeof(char) * number);
malloc分配一段內存,返回這段內存的首地址,其值為 void *,這樣,不管什么類型的指針都可以用這個函數來進行內存分配,void * 實現了相當于 C++ 中的函數模板的功能,實現了在C中的多態。各種類型說明符,就是為了說明每次進行存取的時候操作多少字節。
數組名是這個數組的首地址,與他的第一個元素的地址是指向同一個地址,但數組卻是一個常量,只能進行右值計算,是不可改變的。指針變量也是指向地址,但指針變量是可以改變的,可以進行右值計算,也可以左值計算。
字符數組的結束符號是'\0',其整型值是 0,即 NULL
雖然這樣,但在OpenGL中,如在 glGenTextures 的調用中,經常用的是第一個元素的地址,而不是用數組名。
用數組實現折半查找:
在最壞的情況下,1024個元素只需要進行10查找,但查找前要先排序
返回要查找的數在數組的下標,當不在數組中是,返回 -1,因為數組下標是從0開始的。
int binarySearch(const int *p, const int g, int low, int height) {
int mid;
while (low <= height) {
mid = (low + height) / 2;
if (g < p[mid]) {
height = mid - 1;
} else if (g > p[mid]) {
low = mid + 1;
} else {
return mid;
}
}
return -1;
}
快速排序:
void quickSort(int *p, int low, int height) {
if (low >= height) {
return;
}
const int l = low;
const int h = height;
int ref = p[(low + height)/2];
int temp = 0;
// 如果沒有等于這個條件,那么如 3, 2, 1時,就會造成下一次排序為1,2 ; 2, 3,多出來一個 2
while (low <= height) {
// 找到大于等于 ref 的數,這里很重要,如果用 <= 的話,即找到比 ref 大的數,
// 可能會造成數組越界
while (p[low] < ref) {
low++;
}
while (p[height] > ref) {
height--;
}
// 這個條件是必須的,否則不能正確排序, l1,3,4,2,2,3,h5, 3為ref
// 第一次排序后,1, 3, l4, 2, h2, 3, 5
// 第二次排序后,1, 3, 2, lh2, 4, 3, 5,這時還可以進行下一次排序
// 第三次排序,h仍在2處,但l要找大于等于他的數,即1, 3, 2, h2, l4, 3, 5
// 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那么就要進行交換,1, 3, h2, 4, 2, l3, 5,有錯誤發生
if (low <= height) {
temp = p[low];
p[low] = p[height];
p[height] = temp;
low++;
height--;
}
}
quickSort(p, low, h);
quickSort(p, l, height);
// 第一次壓入(low, height)
// 從棧中取出一對(low, height)進行每個片段的排序
// 每排完一遍后,即上面的while執行完一次,壓入(low,h)和(l,height)
// 利用棧消除遞歸
return;
}
排序一般當元素個數大于三十個時利用快速排序的速度比較快,當元素個數小于三十個時,利用選擇排序比較好,所以一般都是選擇排序和快速排序結合起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