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1-03-26 10:13
Mato_No1 閱讀(473)
評論(1)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經(jīng)典問題的模型
今天終于搞懂了RMQ問題無比神犇的ST算法……
【離線RMQ問題】
題意:對于一個序列A[1..N],共有M次提問,每次都是問A[l..r](1<=l<=r<=N)中的最值,求出每次提問的答案。
(1)純暴力枚舉:O(NM);
(2)樹狀數(shù)組:O(M(logN)^2)【見
樹狀數(shù)組解決離線RMQ問題】
(3)ST算法:O(MlogN)……
ST算法是基于分塊DP的。
設(shè)F[i][j]為A[i..(i+2^j-1)](共2^j個元素)中的最值(前提是不能越界,即i+2^j-1 <= N),顯然F可以通過DP的方式得到:
F[i][j] = min||max{F[i][j-1], F[i+2^(j-1)][j-1]}
邊界:F[i][0]=A[i]。
DP求F的值的時間復(fù)雜度為O(NlogN)(一共只有NlogN個F值有意義);
然后,對于求A[l..r]中的最值,只要將A[l..r]拆成若干連續(xù)的段,使得每段的長度都是2的整數(shù)次冪就行了,比如A[3..28]可以拆成A[3..18]、A[19..26]、A[27..28]三段,長度分別是16(2^4)、8(2^3)、2(2^1),所以min||max{A[3..28]} = min||max{F[3][4], F[19][3], F[27][1]}。
關(guān)鍵是怎么拆?方法:求出(r-l+1)(即A[l..r]的長度)的二進制形式,然后從高位到低位依次遍歷,如果找到1位就加上目前的位對應(yīng)的冪,如(28-3+1)=(11010)2,所以依次找到F[3][4]、F[3+2^4][3]、F[3+2^4+2^3][1]。注意此時需要預(yù)先設(shè)一個數(shù)組B,B[2^i]=i,以方便找到某個取出的冪對應(yīng)的指數(shù)。
顯然,最多只有l(wèi)ogN段,所以一次提問的時間復(fù)雜度為O(logN)。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先求出log(r-l+1)的值(下取整),設(shè)為x,然后F[l][x]和F[r-2^x+1][x]中的較大/較小值就是A[l..r]中的最值。這樣,一次提問的時間復(fù)雜度就降到了O(1)。問題是,系統(tǒng)log函數(shù)灰常慢,也許算一次log函數(shù)值的時間已經(jīng)超過了logN,這樣顯然得不償失。所以仍然推薦上面的方法。
【核心代碼(以求最小值為例,最大值類似)】
分段法:
int MIN(int l0, int r0)
{
int min = INF, h = l0, d0, b0;
for (int d = r0 - l0 + 1; d; d -= d0) {
d0 = d & -d; b0 = B[d0];
if (F[h][b0] < min) min = F[h][b0];
h += d0;
}
return min;
}
求log值法:
int MIN(int l0, int r0)
{
int v = (int)floor(log2(r0 - l0 + 1.0)), s1 = F[l0][v], s2 = F[r0 - (1 << v) + 1][v];
return s1 <= s2 ? s1 : s2;
}
求F數(shù)組值的預(yù)處理代碼(注意,如果采用求log值的方法就不需要B數(shù)組了):
void prepare()
{
re(i, n) F[i][0] = a[i];
int x;
re2(j, 1, MAXS) {
if ((1 << j) <= n) B[1 << j] = j;
x = n - (1 << j) + 1;
re(i, x) F[i][j] = min(F[i][j - 1], F[i + (1 << j - 1)][j - 1]);
}
}
【后經(jīng)效率測試,發(fā)現(xiàn)當(dāng)N=M=100000的隨機數(shù)據(jù)中,兩種方法都可以在0.4s以內(nèi)得出正確結(jié)果,其中l(wèi)og值法比分段法略慢0.01s左右,相差不大,但考慮到“盡量少使用數(shù)學(xué)函數(shù)”的原則,仍推薦分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