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
率失真(distortion-rate),其實指的是圖像失真度與編碼碼率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其中的
圖像失真度,目前一般采用原始圖像與編碼重建圖像之間的峰值性噪比PSNR來衡量,這個PSNR可以是亮度PSNR,也可以是亮度與色度PSNR的線性組合。一般最簡單的情況下,采用亮度的PSNR(Y-PSNR)來作為主要衡量依據。其中所謂的
峰值信號,即圖像中像素的最大值(比方說像素亮度的最大值);其中所謂的
噪聲,指的是原始圖像與重建圖像中各像素值的均方差(差值的平方取均值);將兩者一除,取其比值,再轉換成分貝形式,即為PSNR。
其中的
編碼碼率,指的是選取不同編碼參數、量化參數、預測模式時最終所需傳輸的運動矢量、參考幀編號、預測殘差值等總體編碼數據的多少。
率失真優化:其一般目的就在于,在以盡可能小的編碼碼率下,獲取的圖像失真度盡可能的少,唯有如此,編碼器的編碼效率才是最高。當然,也不排除率失真優化的一些其他的特殊目的,比方說,在保證碼率不過上限的情況下失真度最小、在保證失真度不過下限的情況下碼率最小,等等
率失真分析:指某種可合理選擇編碼/量化參數及預測模式、從而實現率失真優化的建模、優化、分析過程。在H.264的編碼器中,一般均采用
基于拉格朗日的優化算法來進行選取相應的編碼參數及預測模式,從而達到編碼控制及率失真優化的目的。

率失真優化過程的算法及實現優化程度,將極大地影響編碼器運行效率及配置要求,同時也極大地影響編碼器編碼效率和質量,因此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posted on 2009-03-08 16:18
w2001 閱讀(1554)
評論(1)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視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