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過度熱車損耗更大,合理熱車更健康
不少老司機都有熱車的習慣,久而久之,這就成了“江湖上”流傳甚廣的一條用車經驗。冬天,許多人不惜起個大早,原地長時間怠速熱車,以為愛車像人一樣,熱過身了運動起來更有精神。其實這是一條很不科學的經驗,原地怠速熱車不僅效果有限,而且還會加速三元催化裝置的老化。 當到達正常工作溫度及油壓時,引擎的潤滑系統處于最佳狀態。引擎在沒有負荷的狀態下,溫度的爬升是相當慢的,也就是說,引擎在怠速狀態下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 怠速熱車通常只能提高引擎的溫度,其他各機件仍然處在冷車狀態,例如變速器,如果車輛不跑起來它是不會熱的。另外,原地熱車延長了引擎升溫的速度,在引擎沒有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前,大量高濃度尾氣的排放增加了三元催化器的工作負擔,對車輛的性能也是不利的。
專家提醒:正確的熱車方式應是在汽車發動之后,只要機油燈熄滅即可行駛,此時油壓已達正常壓力,但仍不能大踩油門,應該先讓引擎在2000轉/分之內慢慢行駛,待水溫達到正常的溫度時才可深踩油門。事實上,在行駛當中引擎的磨損是極輕微的,大約90%以上的磨損發生在啟動瞬間,盡量減少啟動次數才是真正的愛車之道。
減少原地熱車時間,30秒到1分鐘轉速到1000左右之后,慢加油一擋行走,在行進間熱車,水溫上來之前保證轉速不超過2000轉,水溫上來后再正常行駛。好處:降低發動機轉速,減少磨損,同時把發動機以外的部位活動了。(就象運動員的準備活動了)還有減少了油耗(熱車時也走了一段路程呀)和污染(轉速下來了,廢氣肯定就少了),還減少了積碳。
posted on 2008-01-20 11:52 ningfangli 閱讀(226)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汽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