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算是實現Ray-Tracing Rendering的完美方式了吧,以快門速度、光圈大小、感光度作為控制參數,渲染出想要表達的光影效果。
有時候,你會突然對某事很感興趣,但理性思維會讓你冷靜一下,看是不是一時沖動。N年前,對攝影的需求僅滿足于旅游記錄,所以一般DC就足夠。一個多月前,想要提升照片品質的需求突然串了出來,讓這種想法發酵了幾天后,發現可能是該入一臺DSLR的時候了。在Nikon D7000/Pentax K-5/Canon 60D中選擇了K5,就成像效果D7000與K5是同一檔次,喜歡K5的手感和味道,小巧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這樣同樣喜歡攝影的Rain也可以用得很好。賓得的對焦系統和鏡頭群一向都被CN飯噴,不過個人認為K5的對焦在日常拍攝中已經夠用,鏡頭少但全。對于剛使用DSLR不久的我來說,DA 18-55mm F/3.5-5.6 AL雖然在成像銳度方面弱了點,但日常的風景人像還是足夠了。DA 55-300mm F/4-5.8 ED近端大光圈拍人像的虛化效果和遠端打鳥的遠攝效果都還比較滿意,由于55-110光圈可以恒定在4,110-200最大光圈恒定在4.5,所以兩者組合起來在性價比上要比DA 18-135mm F/3.5-5.6 ED高。鳳凰50mm F/1.7手動頭,在成像效果方面真心對得起315RMB,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這里。
攝影技術的提高是個漫長的過程,對初級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我總結如下:
1)器材的熟悉到精通:閱讀使用手冊,熟知各個按鈕及選項的意義。
2)保證對焦點(想拍攝物)清晰。
3)相機的基本原理:快門、光圈、感光度對影像的影響。
4)構圖:左右對稱、三等分、曲線、對角線、T/L型、明暗對比…
5)光線感知:如何才能做到合適的曝光。
6)利用學到的新知識,不斷練習,讓相機成為你的另一只眼睛。
在參考書方面,雖然反感“寶典”之流,但《數碼單反攝影完全寶典》還算是本不錯的入門書了,涵蓋了DSLR的基礎知識,加上配圖(包括拍攝參數),可以提升對好照片的認知。
寫此文的同時,快門數也近3k了,遂將一些習作(沒有后期)整理了放入flickr上,ID就萌一點吧『Pentax的小眼睛』。
彼得森的《理解曝光》是我學習的第二本書,對掌握測光技巧從而正確曝光有很大幫助,距離所想即所得的目標有近了一步。此書還涉及了快門速度、光圈對拍攝效果產生的影響,應該是入門者必讀的一本經典之作。
國慶去了廈門,經過一個月的準備,拍出的片較之前有很大進步,感覺生活又多了些樂趣。